浅谈初中语文的语感教学

2014-02-27 17:15徐正升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能力

徐正升

摘要: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朗读背诵、听说环境、阅读训练、尝试写作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70-01

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的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的感悟能力,既然语感作为一种能力,绝不是靠灌输生成,而只能在实践中习得,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1.训练学生朗读背诵来积淀语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

1.1 朗读能力的训练

1.1.1 朗读示范。教师能成为学生模仿标本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朗读。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近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如《有的人》中的缓慢语调,《我的自白书》的铿锵有力,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1.1.2 注重朗读技巧。朗读训练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朗读技巧包括,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方面。掌握了这些学生就读出了《海燕》的勇敢和《孔乙己》的迂腐,就从内心喊出了《周总理你在哪里》。

1.1.3 激励学生采取多种样式增加阅读量。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1.2 背诵是朗读的融会贯通。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到今天,让我们把祖国文章的精美充分吸收借鉴于语言表达及写作当中。领略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正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的学生记住这些,但要避免机械背诵,让创造性有所拓展,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

2.渗透语感培养,需要注重人格塑造

语言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生命的起始,因此语言是人类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和人的生活、生存以及生命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世界的拓展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则会促进学生在语言世界中的发展。我们曾经看过《三巨人》的故事,古往今来,不少的文人墨客,文豪名流都是通过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进行写作,通过作品来传递自身的感悟与理想。因此,语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构建,并视其为最高层次意义上的一种语文能力以及核心本质。教师拥有着教化育人的职责,因此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悟,为教学工作赋予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的魅力。

3.注意意象的积累,实施语感的培养

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完整与否,快与慢均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低。语言符号也是一种不可小觑的语言要素,在读者反应批评中,读者与作者曾经被放到一起比较,因此只有脑中拥有了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够更快的进行发散思维,组成相应的更加新奇鲜明的新意象。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效地利用课文内容、结构,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加强语感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

4.培养语感技能,加强实践研究

一说到技能,大家可能想到的有很多,体育技能,文学技能等等,然而技能的培养唯有在实践中进行方能奏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能动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实质上也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关于语言学习的理论知识。

5.通过口语交际。培养语感

我们可给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给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交际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的神妙,洞察言语的精髓,把握言语的理解,从言语实践中习得丰富的语感。例如:我们可进行小记者采访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按时收听新闻,天天写日记,办手抄报、黑板报,摘抄名言警句,广泛阅读课外名著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才干,又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延伸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6.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与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要学好语文,培养语感,就要多写。我觉得写有两方面:一是机构性写,如抄写、默写、听写等。二是创造性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就是其它学习形式,其它练习形式所取代不了的。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语言思维能力,而写作的训练对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如鲁迅的《百草园》中的第二自然段,作者极力描绘了,春、夏、秋三季的自然景物和乐趣,写得具体、真切、生动。同样写色彩,菜畦用"碧绿"修饰,桑椹用"紫红"形容;同是写声音,鸣蝉是"长吟",油蛉是"低唱",蟋蟀是"弹琴",给人的感受不同。因此,学了后可让学生模仿此段的景物描写,学习运用恰当的词语,写一段表现景物的话:再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作者着重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来刻画韩麦尔先生的性格,因此学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写一段话,通过描写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扩展训练中,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感。

总之、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