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握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2014-02-27 19:41郑香慧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统一课文

郑香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44-01

对"文道"的诠释,古人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宋朝的周敦颐曾说:"文所以载道也"。意思是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的。用现代人话来说,"文'"是指文章的主要形式;"道"则是指文章所蕴涵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融为一体,犹如人的肉体与灵魂,是辩证统一相依相存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我们是用课本中的文章,都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相统一的教材,是经过精心筛选确定,它作为一个有形和无形的整体出现在学生面前,对增进学生的语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起到双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强调和坚持"文道统一"这一教学理论和原则。

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做了正确的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生在校思想教育,主要源于思想品德的校内思想性较强的活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课中思想内容的影响。语文课中的文章都是选用文字艺术性较高,思想、品德及情操较高尚的范文,所有课文的主体推崇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引导人们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人。许多课文还直接出自领袖人物之手、英雄人物之手,可以这样说,除了单纯的语文教学成份,许多课文可直接作为思想品德的教材,所以教授语文课肩负着双重使命,即"传文"与"授道"。

要求注重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 ,并不意味着在具体做法上一概而论,面面俱到。有的文章"思想性较强,如《艰苦的岁月》这篇课文,文章配以一座雕塑的照片,一个小红军在聚精会神地聆听老红军吹笛,形象地刻画了体形消瘦、衣衫褴褛的一老一少红军形象。课文从这座雕塑展开了对老少两代红军的介绍,并恰当地展开了联想和憧憬。通过教授课文,充分使学生了解那段艰苦岁月,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苦性,崇敬红军精神,崇尚吃苦耐劳、坚毅拼搏的人生观,从而受到积极的革命传统教育。但在教授《爬山虎的脚》一文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掌握爬山虎的有关知识就行。不要把里面的东西拔高上升成"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有时要联系历史和社会实际,但是联系的内容应是课文思想内容的合理引申,而不是生搬硬套,甚至离题发挥。联系要根据课文展示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知识层次,应是亲切,自然恰到好处。

掌握运用好"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文、理并举,潜移默化,最终求得二者有机的统一。教师应全面、深刻的理解课文,把课文的语文因素和思想因素,确定恰当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搞好教学设计。同时要切实按照语文科的性质来进行教学,既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课,也不要把语文上成政治课,还要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毕竟是基础工具课,应该有意识的处理好课文中语言、文字、知识、思想等诸因素的关系,才能做到"文道"的统一。

猜你喜欢
语文课统一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背课文的小偷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统一数量再比较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