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综合服务的模式探讨

2014-02-27 13:16:40张春宇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服务

张 杰 周 伟 张春宇 朱 珺

(1.攀枝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四川 617000;2.攀枝花市电化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四川 617000)

0 引言

信息化服务是以满足人的各种学习需求和自身价值实现为导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媒体,实现教育服务的各主体、各环节和服务资源的协同运作和动态集成,为教育服务对象提供基于网络的综合服务[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及其管理的现代化。为了让师生享受信息化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带来便捷和服务,需要给教育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让教育跨越式发展。如何有效利用校园网,做好教育信息化服务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1.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均建立了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服务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各自的信息化服务。但由于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陈旧,导致信息化服务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服务系统功能单一,服务流程混乱,信息繁复和凌乱;信息资源服务导向差,对资源数据往往追求大而全,忽视资源内容更新和创新让办学失去特色;信息服务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使用者需要定制栏目或功能,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

1.2 服务关系分析

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学生是主体,是主要被服务对象。从服务关系模型(见图1)上看,运用综合服务的方式,即可以实现学生自主网络学习、网上作业、网上问题解答,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信息活动,完全体现信息化服务的优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全天候方便快捷地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优质服务,实现优质的信息服务,解决信息服务中的难题。

图1 服务关系模型图

2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

2.1 建立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分类和梳理信息资源

(1)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中应统一信息化数据交换标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可对原有信息服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清除,搭建统一管理的中央数据库,实现各个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实现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存储、数据视图、数据管理和单一来源数据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安全性[1]。

图2 数据交换

(2)校园信息化各应用系统通过共享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使高校数字校园实现统一门户网站,让高校各孤立单一系统、各种应用系统实现共享,用户不再用很多的用户名和密码分别登录各个业务系统,只要登录门户系统就可以登录其他应用系统,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3)门户系统完全按照用户角色登录系统,系统按照角色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将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教师、学生、辅导员、职工和管理者,按角色类别推送相关信息。如对学生教学使用方面的资源(教务系统、网上课堂、课件资源、素材库等)、校园服务信息(招生就业、一卡通、电话网络费用)、校园资讯(影视视屏、新闻动态、短信、微信、微博等)进行分类,方便了使用者。

2.2 深度挖掘教育信息资源,实施相关资源信息推送

2.2.1 数据挖掘是创新服务的源泉

数据挖掘是特色服务的基础,由于高校数据资源丰富,只有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不断挖掘有效信息数据,才能不断促进高校信息服务水平。所以要大力开发新信息资源,尤其是学校发展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需要信息深加工,挖掘信息价值,使其形成完善的教学信息资源。

2.2.2 加强资源利用分析

根据群体特点和利用资源情况,实施策略性资源的推送,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资源。做好这样的服务,必须加大信息资源的更新,有效的资源利用统计,切实做好资源利用服务。

2.2.3 实施特色资源推送

特色资源库是高校独有的信息资源,代表了学校学科发展水平和特色教学信息水平。针对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信息资源,做好特色信息分类和梳理,实施个性化数据推送,满足数据信息特色化。

2.3 搭建符合学生、学生、管理人员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个性服务

完善教学及管理要求服务系统,在系统开发上要基于面向用户的方法去开发,注重用户需求,重视流程化设计,使用工作流、协同等技术,实现多平台跨系统的数据整合,让各管理部门实现在统一网络办公环境下事务的协同处理。做好电子档案、科研、学工、电子图书等信息服务与统计工作。做到针对性的服务,探索信息服务的内在关联,如学生借阅、专业资料借阅与学校学科发展,文献和信息的定题定向服务的关系,推出管理信息与策略,便于促进信息利用。

2.4 实现各系统、部门联合的统一呼叫平台,便于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信息化高度发展,对信息化服务的方式上也发生较大的变化[3]。从过去的单一电话服务,转变为师生习惯的网站服务、短信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统一呼叫服务方式。如同电信等部门通过电话 114、网上营业厅、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集中服务,服务的范围和服务外延加大,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内某一部门的业务,也不限于信息化业务,只要是对学校师生相关的故障和困难,都可以帮助解决,畅通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信息交流[2]。

3 信息化综合服务的保障措施

3.1 以服务制度来确保服务质量

服务的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服务质量依靠管理措施、管理制度来落实。信息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高效化。提高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服务水平,必须在制度上下力气、花功夫。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服务中做到有“章”可循,让信息利用处于良性循环中,以制度来保证服务质量的落实。

3.2 加强资金的筹措和管理,确保服务落实

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从建设到运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对于不断发展的学校,应提高管理者对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一定要认识到信息化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重要性。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服务的落实。

3.3 提高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校园网络信息服务保障体系需要雄厚的人才队伍作保证。高质量服务需要高要求的专门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是懂教育、懂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应当具备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加强人员培训,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服务意识培养,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和业务水平。

4 结束语

建立高校信息化综合服务服务平台,实现统一资源服务模式,可以改善了传统服务方式与手段,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信息化环境下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1]刘伟科等.构建高校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几种思路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

[2]付光辉.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互动服务平台[J].教育技术导刊,2006.4.

[3]孟广均,霍国庆.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杨宏林.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6.10.

猜你喜欢
信息化资源服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资源回收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