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秋萍
果园农药污染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文/王秋萍
【导读】 果园农药使用量常常高于一般大田作物,而且喷施农药少量附着到树体,多数进入了土壤、大气和水体,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比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对此,业界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果园用药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农药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每年基本稳定在23万t左右,各种制剂约120万t。而果园农药使用量更是高于一般大田农作物。调查表明,平均每667 m2果园每年农药成本在200元左右,是大田农作物的3~4倍。果园大量喷施的农药,实际只有少量药剂附着在果树上,而大部分漂浮于空气或散落到土壤、水体中,造成果品及环境污染,对果园生态平衡造成较大破坏。随着病虫抗性的增强和数量的增加,病虫害防治工作日益艰难。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果园农药面源污染成因及其防治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是病虫害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比例低。果园盲目打药,随意增加施药数量和施药次数等现象突出。不少果农认为病虫害防治就是打药,而每次打药都是多种农药综合使用,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为害带来的损失。但果农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最佳时期等缺少必要的了解,在化学防治措施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大量、高频率地用药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反而可能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果园环境污染,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并可能使得果树病虫害因抗性增加而变得更加难以防治。
二是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污染严重。调查表明,山西省临汾市每667 m2果园残留的农药包装物为30~40个,按全市果园面积12 万hm2计算,每年丢弃的农药包装物多达630万个以上。这些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渠边河畔,遇浇水或降雨,包装物中的农药被释放,最终污染果园及周边环境。
三是施药设备落后,绿色植保新产品缺乏。
据调查,因药械设备落后和施药方法不规范,果园施用的农药量仅有约30%附着到果树上,70%以上的农药扩散到环境中,严重破坏了果园生态环境。另外,生产中缺少能保护果园天敌,又能有效解决农药面源污染问题的绿色植保新产品,无法满足替代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客观需要。
四是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一些果园对内外环境清理不彻底,特别是果实采收后留下的病虫枝、残枝、败叶及杂草等清除不彻底,为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埋下了隐患;一些果园忽视预防机制,错过病虫害防治的有利时机,防治效果很差;一些果园在修剪过程中对工具消毒不严格,用带有病菌的剪锯修剪,形成人为传播,同时,对修剪伤口消毒不严格,保护不当,造成树势衰弱,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总之,这些果园由于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在病虫害大发生时不得不加大农药用量和次数,形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天敌的恶性循环。
五是违规使用毒性大的农药。农业部先后发布公告,明确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农药数量有数十种,但是有些果农在病虫害发生后首选施用的仍是毒性大的农药,包括一些禁止使用的农药。原因包括,一些果农受劣质农药防效不佳之害,而喜欢选择毒性大的农药以提高防效;一些果区对病虫害情报预报不及时,防治工作缺乏科学性,果农只有按自己的经验用毒性大的农药进行防治;一些农药经销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愿意经销一些不容易压货的毒性大的农药。违规使用毒性大的农药,既加重了环境污染,又可能增加病虫害的耐药性,并给果品食用安全带来隐患。
当前,果品安全生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要想吃上放心果品,关键是要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果园环境污染。一方面,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在于预防,只有当病虫害达到或超过经济阈值,即将造成经济损失时,才采用必要的防治方法,将其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一方面,应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即以生态平衡为核心,综合应用各种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滋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并在科学、准确预测预报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农业防治是基础。通过适宜的农业措施来降低有害生物的数量,提高果树抗性,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的果园生态环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基本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一些常规农业措施,如选择抗病品种,采用高光效树形,合理负载,增强树体抗性;冬前深翻果园,铲死、冻死越冬虫卵;果树生长季节及果实采收后剪除病虫枝梢、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翘皮和枝干病斑,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减少病虫越冬基数,降低为害率;有腐烂病的树体可采用“刮皮、抹泥、包扎薄膜”等简单有效的方法,果树萌芽前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消毒,减少初侵染源等。
生物防治是重点。指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微生物,以生物的代谢物来调控害虫密度,或抑制病原菌的传播蔓延。因此,在果园一定要保持、利用好天敌,通过果园种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招引瓢虫、草蛉、捕食性蓟马、蜘蛛、食蚜蝇和小花蝽等天敌,达到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目的。同时,冬季在树干基部捆草把或种植越冬作物、园内堆草等,人为增加蜘蛛、小花蝽、捕食螨和瓢虫等天敌的越冬场所。还可推广利用沼液防治红蜘蛛,用辣椒水、草木灰浸出液、黄蒿浸出液等防治各种害虫;用大蒜汁等防治腐烂病等;用波尔多液防治早期落叶病,用苦参碱防治蚜虫等;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树上施用细菌性农药苏云金杆菌防治卷叶虫、天幕毛虫等。
物理机械防治。主要包括利用热力、光波和射线等机械,进行捕杀、诱杀或阻隔等措施。目前在生产上已有应用的,主要有阻隔病虫侵入
的果品套袋;在每2.67 hm2果园面积,架设一个黑光灯或高频灯诱杀害虫;利用性诱剂扰乱昆虫的交配信息,减少其交配和繁殖的机会,从而大大降低害虫的繁衍;利用架设防虫网、使用黏着剂以及树干涂白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为害;还可采用先进的光学、电磁学等物理方法驱赶鸟、鼠、虫和兽类等。
科学地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方法简单,直接见效,但易杀伤天敌,破坏环境。因此,一定要合理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一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减少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比合理的情况下不用药。二是严禁使用“一剧二高三致”(即剧毒、高毒、高残留、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无公害农药,如灭幼脲、阿维菌素等。三是根据天敌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药时间和施用方法,以保护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四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每种每年最多使用2次,同类农药应交替使用,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果时间应间隔25天以上;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每种每年最多使用1次;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和未核准登记的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五是严格按规定的浓度、方法、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施用,喷药必须均匀周到,不留死角。
专业化果园统防统治。在果区建立植保专防队,配备先进的植保器械,进行高效、统一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是解决果园病虫防效差、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统防统治的主要优点,一是降低了防治成本,用药量、用药次数明显减少,防治效果提高,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果品安全生产。二是节约劳动力并缩短防治时间。由于统防统治连片作业,如过去一个劳力喷雾防治面积为0.2 hm2,现在可以提高到0.67 hm2,既省工又省时。三是解决了一家一户小果园,你防我不防的问题,把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统防统治不能局限于病虫害发生以后,在预防工作上同样要做到统防统治,如统一深翻果园,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单位面积等距离应用黑光灯,集体统一设置黏虫板等措施,这样才能发挥统防统治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041000)
特约编辑:艾 华
2000—2013年中国主要水果生产情况
王秋萍,女,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