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缺陷”过春天

2014-02-26 12:32代福鑫孟祥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2期
关键词:桶子衡量标准挑夫

代福鑫+孟祥萍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水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子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他为只能负起责任的一半,感到非常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子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两年过去了,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子说。挑水夫满有爱心地说:“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你要多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他开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水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读完这则故事,真是耐人寻味。想一想故事中挑夫的那些豁达和淡定、爱心和责任、智慧和艺术,这些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所追求的吗?

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自称天天在搞教育、时时在谈教育、刻刻在说教育,我们是否曾经想过教育的起点是什么?教育的最初原点是什么?教师在从事教育行业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我觉得,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即首先承认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和个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完美的水桶和存在缺憾的水桶是不一样的,故事中的挑夫无疑深知其中玄机所在,试想一下,如果那个挑夫不论“三七二十一”,一路标准化模具化实施“教育”,那么,这势必会给他带来无尽烦恼和忧愁,而且,每个水桶的“春天”也不会到来,水桶们只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或喜或悲,或存或亡。抱着“缺陷”过春天,其实就是在遵循着教育的基本规律:承认差异,进而尊重差异。

教育的起点找到了,那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面对两只差异的水桶,挑夫所采取的衡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标准是能装多少水,一个是能浇多少水。这样一来,他们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彼此都找到了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得所需。一个为主人填满水缸,一个为主人装点餐房。如果说教育的起点是前提,那么教育的关键就是要给每一个受教育的人确定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衡量标准,让他们在自己的标准圈里尽情地个性发展,并在成长的路上收获尊重、理解、关爱、支持和帮助。

在尊重教育对象差异的前提下,制定多样化的衡量标准,之后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把学生们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呢?故事中的挑夫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让学生们既要关注当下,又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幸福;而且要服务长远,满足学生们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挑夫的大智慧就是,他看到了一只水桶的缺陷,并没有盲目地去修补,反而是充分利用,让有缺憾的水桶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方向。再看看我们当下的教育,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努力修复那个一个个有缺陷的水桶,而且还希望能把它修得像另外一个水桶一样好,甚至更好。

故事的主人公———那只有缺陷的水桶是不完美的,但通过挑夫的“四两拨千斤”,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当然,我也同样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是完美的,不再有那些所谓的“歧视”和“硬性规定”,让我们一起抱着“缺陷”走进教育的春天。

(作者单位:吉林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校吉林蛟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桶子衡量标准挑夫
门道
门道
我与印度挑夫的故事
峡江挑夫
机智题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做法
关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