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翠华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题材教学一直是个难点。笔者聆听了两堂“历史味”较浓的“春天的故事”,探寻了“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链接点。两位执教老师都在努力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呈现历史,寻找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反思历史题材的教学定位、静态历史的激活、让历史与学生共鸣等问题。
一、历史题材“姓德”是基础
1.目标定位清晰,德性教育为先
历史教育不应该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该呈献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悸动。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观察家乡的变化引出“改革开放”政策,随后老师着重讲解该政策,偏重历史知识讲授,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题材应该姓“德”,倡导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倘若认识不到这点,再优秀的教学设计也枉然。
2.重组教材内容,为德性教育铺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不应该是静止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两堂课的教学设计都注意到从小处着手来反应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第一位老师的课把家乡巨变引入课堂;第二位老师的课则从“食”入手,以小见大,就事论理,用离学生最近区域的资源替代教材中的“中国大地从农村到城市发生巨变”宏达史篇,挖掘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为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铺路。
二、“激活”静态历史是关键
1.历史事件故事化,找准兴奋点
把复杂的历史故事化,用那些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找到学生情感与道德的“兴奋点”,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第二位老师讲述了《买肉的故事》,有趣的故事把改革开放前抽象难懂的“大锅饭”、“市场经济”等内容都蕴含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故事唤起学生买肉的经历,把自己的生活与买了两个月却买不到两钱肉的故事主人公进行对比,强烈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物资富足,生活便利。
2.历史细节生动化,增强现场感
历史由无数个精彩的细节构成,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形成强烈的现场感,让历史场景变得触手可及。第二位老师把改革开放前那段一切物资凭票购买的艰难岁月用一个细节来阐述:一个普通工人早早起床排队凭票买两钱肉,刚好轮到他,肉买完了,只能遗憾地回家;等到下个月买肉时,终于排到队,可肉票过期了,还是遗憾地回家。这一历史细节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改革开放前物资的匮乏,生活的艰难。
3.历史情景动态化,引发探究心
虽然改革开放政策提出的时间离现在不远,但对学生来说那已成了一段静态的历史。第二位教师把这一历史事件变得具体可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想象自己过上凭票购物的生活会怎样,使学生产生移情体验。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式,突破时空限制,把学生置身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激发学生去探寻“白云”和“黑土”一家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在探寻中,学生感悟到“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的喜悦。
三、与历史“共鸣”是目的
1.立足原有认知,产生历史碰撞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中历史事实向现实回归的跳板。只有立足学生现有经验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才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碰撞”。“春天的故事”一课的教学对象是出生在90年代的孩子,他们一生下来就赶上了祖国的大好时光,对于改革开放前的那段岁月一片空白。两位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未从学生本身入手,而是从他们身边的人事物入手,让自己去发现原来变化就在身边,悄悄地与历史有了亲密接触。
2.创设生活体验,增强历史感悟
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体验是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共鸣的有效方式,只有当学生把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时,教育才能深入人心。第一位老师提供的当前家乡经济发展数字对比这一材料过于抽象,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感悟。第二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两钱肉到底有多重,再掂掂两斤肉、二两肉、两钱肉的重量,最后小到如一元钱硬币的两钱肉才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全部,真实生活体验,让学生对历史的感悟水到渠成。
3.寻找身边历史,引发道德内需
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也将成为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从对身边事情的追溯、关心、了解中,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第一位老师设计了畅谈衣食住行的变化环节,可惜最后把填写《衣食住行变化表》作为目的,否则定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与之相反,第二位老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基础,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票据”的材料,通过采访家人“凭票购物”的故事来了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感受到历史是可亲的,可感的。
总之,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当我们运用各种策略把历史事件从教科书中激活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点。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