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研究——基于山东省的数据分析

2014-02-26 06:44:02梁丽霞李伟峰高功敬
东岳论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城镇人大代表山东省

梁丽霞,李伟峰,高功敬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特指农村女性群体参与村民自治以及村庄公共事务管理的各种活动。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组成部分,农村女性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质量、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农村女性自身以及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因此,探讨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其政治参与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变化趋势尤为重要。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加强社会管理的大格局下,基层自治和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00年)等一系列法律政策的颁布实施,加快了农村民主建设的步伐,也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女性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政策环境。作为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山东,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亦取得了显著成效①李宗元:《山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举》,济南:黄河出版社,2004年版。,那么,这十年来山东省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水平是否也有了显著提升?其政治参与过程存在哪些问题?为全面了解这些情况,本文利用2010年山东省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政治认知水平、政治参与行为、政治参与态度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山东省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文从横纵两个维度对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展开分析:横向对比,即从性别视角和城乡视角出发考察农村女性与农村男性以及城镇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差异,凸显农村女性在政治参与中的弱势地位,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提供参考;纵向分析,即分析十年间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选择第二期山东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可比性指标与第三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山东省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变化,探讨农村女性政治参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山东省农村女性政治认知水平

政治认知水平是指公民对政治相关信息的知晓水平和知晓渠道。本文主要从农村女性是否关注政治议题、所关注政治议题的类型、获得政治信息的机会和途径等方面来考察其政治认知水平。

1、对政治议题的关注

(1)是否关注政治事务

总体来说,山东省农村女性对于政治事务具有较高的关注度,93.4%的农村女性对于国内外重大事务表示关注,高于全国92.9%②宋秀岩:《新时期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研究(上卷)》,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页。的比例,仅有6.6%的农村女性对国内外重大事务表示“都不关心”。

但是,农村女性对政治事务的关注程度低于城乡男性和城镇女性。从城乡和性别的交互分析来看,对于国内外重大事务明确表示关注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城镇男性98.9%,农村男性97.6%,城镇女性96.8%,农村女性93.4%。这说明农村女性对政治事务的关注程度低于其他群体。

(2)关注议题的类型

山东省农村女性最为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务与农村男性基本相同,排在前三项的均是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与社会治安,性别差异不显著。相比较而言,城乡之间有所区别,城镇男女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社会保障、住房问题和社会治安。可见,城乡女性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农村女性更为关注与其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三农问题,对于更具城镇特点的住房问题关注不大,该差异主要与城乡女性不同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关。

与十年前相比,山东省农村女性关注的政治议题有所变化。2000年调查数据显示,山东省农村女性最为关注的重大事务排在前三项的为:减轻农民负担、社会治安、男女平等①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第92页,第86页。。其中“男女平等”选项由2000年的第三序位降至2010年的第六序位,位次的降序从侧面反映了十年间山东省农村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有所提升。

2、政治信息的获取

(1)获取政治信息的机会

山东省农村女性获取政治信息的机会偏少,政治信息可及性低,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实践的机会,这体现在参加人大代表和村居委会投票选举两大领域。

数据分析显示,不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村委会选举,农村女性未能参选的最主要原因均为“不知道有这件事”。表1数据表明,与农村男性相比,未参选人大代表的农村女性选择“不知道有这件事”的比例为56.1%,高出农村男性9.8个百分点,未参选村委会的农村女性选择该选项的比例为32.0%,高出农村男性9.2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女性对政治信息的接触机会少于农村男性。与城镇女性相比,农村女性在参选人大代表过程中政治信息可及性明显偏低,在村居委会选举中城乡女性差别不大。

表1 分城乡分性别选择“不知道有这件事”的比例(%)

与十年前相比,农村女性的政治信息可及性更低。以人大代表选举为例,未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的原因中,选择“不知道有这件事”的比例,2000年农村女性的比例为15.7%②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第92页,第86页。,远远低于2010年的比例,说明农村女性政治信息知晓程度降低明显,这可能与农村女性的社会流动加快有关,也提醒有关部门应重视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政治信息的可及性。

(2)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

一般来说,政治认知程度同政治信息的来源渠道多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山东省农村女性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排序是:电视、朋友/家人/熟人、广播,与农村男性的排序基本相同,但是相比较而言,农村女性对朋友/家人/熟人的信息依赖度更高。在获得信息的途径上,城乡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城镇男女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报刊、网络。可见,与城镇男女相比,农村女性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来获得信息,特别是依赖非正式媒介如“朋友/家人/熟人”了解信息的比例还比较高(8.4%),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作用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女性的政治认知水平较低,政治信息的知晓程度弱,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也较为有限。从性别和城乡差异看,农村女性的政治认知水平不但低于男性,而且在某些指标上也低于城镇女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政治信息传播中,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女性的特点选择有效的传播媒介,以增加政治信息的可及性,提高其政治认知能力。

二、山东省农村女性政治参与行为

政治参与行为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治行为。本文主要从参与选举投票、参与民主管理、参与社会组织三个方面来考察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

1、参与选举投票

参与选举投票是村民最为普遍的政治参与行为;而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则又是个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农村女性在选举中投票情况如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

(1)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投票

山东省农村女性参选人大代表的比例较十年前大幅降低,但是同期参选率却高于农村男性和城镇女性。如表2所示,山东省农村女性参选人大代表的比例为43.8%,2000年调查数据表明山东省农村女性参选人大代表的比例为65.2%③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第92页,第86页。,可见十年间农村女性参选人大代表的比例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从201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女性参选人大代表的比例与十年前相比大幅降低,但是与农村男性和城镇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参选率却是最高的,特别是与城镇女性相比高出的幅度更为明显。

(2)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

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的热情高涨,参选比例为80.8%,高出农村男性2.9个百分点;与城镇男女参选居委会相比,农村女性参选村委会的比例高出的幅度更为明显,比城镇女性高出37.1个百分点。这种参与差别可能与城乡基层管理模式不同有关。

从总体上看,十年来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投票的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其参选率高于农村男性,也高于城镇男女;另外,农村女性参选村委会的比例大大高于参选人大代表的比例,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村委会的选举与农村女性选民的切身利益更为密切相关,农村女性更为重视,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有关。

2、参与民主管理

本文选择两个指标来考察农村女性参与民主管理的状况:给所在单位/社区/村提建议,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这两项活动是公民表达民意、反映民情、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农村女性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频率如何,反映了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程度。

从数据分析来看,与十年前相比,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有所提升,2000年的数据表明,农村女性给单位/社区/村提建议的比例为9.3%,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的比例为3.2%①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第101页。,2010年的数据则分别为17.1%和4.3%,高出2000年的数据7.8和1.1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省农村女性给村里提建议的比例也高于全国13.9%②宋秀岩:《新时期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研究(上卷)》,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版,第305页。的比例。

但是根据同期数据来看,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仍然偏低,性别差距和城乡差距仍然较为显著。表3表明,给所在单位/村/社区提过建议的农村女性低于农村男性12.8个百分点,低于城镇女性5.1个百分点;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的农村女性也比农村男性和城镇女性低6.4和6.1个百分比。

总体而言,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民主管理行为的积极性比十年前有所提升,参与比例也高于全国农村女性的参与比例;但是与男性和城镇女性相比参与程度还比较低,话语权较弱。虽然农村女性在参与投票选举方面参与比例较高,但在更深程度的民主管理活动方面参与还不够,如何激发、调动农村女性潜能,促进其政治参与的深度,应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表3 分城乡分性别参与民主管理活动的比例(%)

3、参与社会组织

参与社会组织是政治参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女性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作用,不但可以增强参政意识、锻炼参政能力,而且可以维护自身权益。

从参与比例来看,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各类社会组织的比例较低,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较为明显。分性别来看,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比例低于农村男性;分城乡来看,除专业行业组织外,农村女性参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比例也都低于城镇女性。这说明农村女性与其他群体相比较而言,组织化程度偏低。与十年前相比,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社会组织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以联谊组织和民间自助互助组织为例,200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女性参与的比例为1.9%和4.5%③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第101页。,高于2010年0.8和4.2个百分点。

从参与类型来看,农村女性参与比例较高的是社区管理活动组织(1.7%),参与专业行业组织、联谊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的比例均为1.1%,参与民间自助互助组织的比例仅为0.3%。这可能与农村女性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较高有关。

从参与目的来看,农村女性参与社会组织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55.6%),其次是为了“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33.3%);农村男性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52.5%),其次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40.0%)。可见农村女性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意识高于农村男性。另外,城镇女性参与原因的排序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56.3%),满足兴趣爱好(23.5%)。城乡女性都比较认同加入社会组织是为了服务社会,但是城镇女性更多是出于满足兴趣爱好,而农村女性更为看重社会组织能够提供的信息和资源。

三、山东省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态度

政治参与态度是指公民在政治参与时主观方面具有倾向性的政治特征。本文主要从政治参与的能动性和政治参与意愿两方面考察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态度。

1、政治参与能动性

政治参与的能动性指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在参与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本文通过被调查者对待投票选举的态度来考察其政治参与的能动性。在投票过程中,能够“自己投票,尽力了解候选人情况”,说明投票者具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反映了政治参与的能动性。

与十年前相比,山东省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能动性有较大提升。以人大代表选举为例,2000年的数据显示,农村女性选择“自己投票,尽力了解候选人情况”的比例为41.3%①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2010年选择该选项的农村女性为例为62.7%,比2000年高21.4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能动性十年间有显著提升。

从表4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大多数山东省农村女性比较珍视手中的投票权利,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投票选举,政治参与能动性较高。在参选人大代表和村委会过程中,选择“自己投票,尽力了解候选人情况”的比例分别为62.7%和70.6%。但是从性别和城乡的交互分析来看,无论是人大代表选举还是村委会选举,农村女性主动参与投票的比例都低于城乡男性和城镇女性,说明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能动性与男性和城镇女性相比还存在差距。

表4 分城乡分性别选择“自己投票,尽力了解候选人情况”的比例(%)

2、政治参与意愿

政治参与意愿指参与主体是否愿意参与政治。本期调查中在未参加人大代表和村居委会选举投票的原因中,设计了一个选项为“不想参加”,以考察政治参与意愿,因为选择该选项的人群,明确表达主观上不愿参加选举的态度,是一种政治参与意愿的自主表达。从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意愿有如下特点:

首先,与十年前相比,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意愿有所增强。以参选人大代表为例,2000年农村女性选择“不想参加”的比例为4.6%②赵玉兰:《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990-200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2010年的数据为3.9%,比十年前低0.7个百分点。

其次,从2010年的同期数据可看出,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女性选择“不想参加”的比例为3.9%,低于农村男性和城镇男女;在村委会选举中,农村女性选择“不想参加”的比例为7.2%,也低于农村男性1.5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山东省农村女性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主观意愿较为强烈,对投票选举特别是村委会选举比较重视,政治参与意愿高于农村男性。

表5 分城乡分性别选择“不想参加”的比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态度与十年前相比更为积极,在政治参与能动性与政治参与意愿方面均比十年前有所增强;但是农村女性在政治参与的能动性方面仍低于其他群体,介入程度不深。

四、结论与讨论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间,伴随着山东省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山东省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水平总体来说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农村女性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政治参与态度更为积极;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主动性高于其他群体;参与民主管理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农村女性的参与比例;具有较高的服务社会的意识。

虽然山东省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取得了上述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一是农村女性的政治信息知晓程度、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比例、参与社会组织的比例等方面,2010年比十年前均有所降低;二是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水平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女性对政治事务的关注程度、获取政治信息的机会、参与民主管理与社会组织的比例以及政治参与能动性都低于男性,性别差距较为明显;三是农村女性与城镇女性相比,其政治参与的水平也较低,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水平,学者们提出了诸多解决路径,包括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强化妇女组织功能、营造平等参政的性别文化、提升农村女性自身政治素质等③张凤华:《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刘晓旭:《农村妇女参政困境的政策因素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张丽春,王秀娟:《影响农村妇女参政的原因及其对策》,《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这些解决思路为提升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程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提升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置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女性参政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包括农村女性在内的人口流动日益加快,人户分离的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女性成为农村农业生产人口的主力,这些变化对于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在客观上产生了复杂影响。研究者和决策者应当认真分析社会变迁中农村女性的生活轨迹,研究农村女性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新问题,探讨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推动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

猜你喜欢
城镇人大代表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50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1-18 04:58:14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4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6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