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改的进行,广大一线教师在积极地探索,如何才能深入研读文本,还语文课堂真实的味道。但是,仍旧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一部分教师缺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套用教参的多,深入研读文本的少;有的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有部分学生回家不看书,一上课,教师就开始按照预设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课堂上不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学生并没有真正地阅读课文;有时,教师依据题目答案,给学生归纳好答题的模式,如比喻句赏析题: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情感。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不认真读文本,看到这样的题目,直接套模式,必将理解不深刻,甚至会歪曲句子本意。如此看来,认真研读文本,读懂文本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倡导教师先自己深入走进文本,再运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实现真阅读、深阅读的目标。
现在不少学生喜欢购买《名师点拨》、《课课通》等学习辅导书,预习时,不读文本,只看看思考题的答案。上课时,学生遇见有熟悉的问题就举手回答,老师以为是学生自己的思考,其实不是。老师再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学生的所读、所思、所感、所想,大多是老师的思想,这样一来,会扼杀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阅读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并读懂文本呢?我以为,首先,要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预习,指导他们读文章,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明确中心——分析结构——把握详略——品读语言——回看全文。在读文章前,要求学生不要先了解背景,作者介绍,以免干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待学生有了自己的品读思想后,再考虑文本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然后在预习本上写下对文本的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在课前将问题整理,在教学中,只探讨学生不懂而又重要的问题,他们就能感觉到,课堂教学离自己近了,自己是阅读的主人了,就更有兴趣研读文本了。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前,我事先整理了学生的预习作业,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写了罗布泊先后的变化有什么作用?2、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请提出拯救的措施。3、除了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外,还有哪些地方正在遭受同样的命运?课文的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就能解决,课堂不再重复,课堂只研究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关注度很高。长期实行,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很浓。
这里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不同的文体,学生研读的内容是有区别的。如“明确中心”这一项:记叙文是明确中心、主旨;议论文是明确论点;说明文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品读语言”这一项:记叙文是优美的句子,动词、形容词等传神的词语;议论文是有关论证方法的句子,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说明文是有关说明方法的句子,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学生走进不同的文本,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这样的品读才有深度。
其次,教师个性化地设计思考题,可以激励学生真阅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地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开放性的思考题要多一些,在评价时,答案要多元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如:学习《孔乙己》时,在学生自主读文后,我设计了如下思考题:1、结合全文的主旨,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文章的感受或启示。2、在孔乙己穷途末路时,假如你就是孔乙己,请你写篇日记,吐露心声。3、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小伙计,请你给孔乙己写封信,委婉地规劝他如何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如:学习《杨修之死》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杨修就是我们班上的同学,你如何跟他相处?再如:学习《斑羚飞渡》时,问学生,假如你旅游时,看见这样的场景,你将对斑羚说什么?你会对追赶斑羚的猎人说什么?这样个性化的思考题,学生不走进文本是解答不出来的。学生想有自己的思考,必须再一次走进文本,认真研读文章,如此,研读文本又向纵深迈进了一步。另外,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留下些知识不讲,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不说出答案,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课外储备这些知识,研究问题的解答方法,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教师能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注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阅读层次、文化修养、自身的品性各不相同,对一篇文章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教师不要利用教参的理解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左右学生的思想。否则学生就会丧失自主性,也对阅读文本产生懈怠心理。同时文本教学的内容不能全由教师决定,应该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文本的价值。语文课堂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教,很容易扼杀学生的思考、探索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思考。如:学习《敬畏自然》时,学生读完文章,问他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有什么话要说?学生问的问题,很可能教师在备课时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思维交流极易碰撞出火花,能有效地发挥出文本的最大价值。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思考应给予充分地尊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但是,个性化阅读一定要尊重文本,不能随意深发。对教师是如此,对学生亦然。如,学习《散步》时,有学生读出文中的“我”只敬老不爱幼,在面对走大路还是小路的分歧时,应该满足孩子的愿望,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要倍加呵护。学习《背影》时,有学生读出文中的父亲溺爱孩子,孩子都二十几岁了,还那么宠,不让他自己去买橘子。再如学习《香菱学诗》时,有学生认为香菱地位卑微,根本不适合学诗,黛玉也不该教她。诚然,学生阅读文本,产生的思想是由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而中学生还未成年,有些思想并不正确,这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
最后,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文本,更深一层次的目标是能得到思想的启迪和行动的指引。语文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文本不仅是知识的集合,而且是能获得心灵启迪的艺术品。学生和老师一起欣赏、体味、涵咏、感悟,当遇到承载生命情感的语句时,动情地朗读,学习它丰富的生活内涵、充沛的感情世界,以此来完善自己的人生。如:在学习《猫》时,认识到作者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残害了一只小猫的生命,指引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又如学习胡适《我的母亲》时,作者的母亲在教子方面,比较严格,有时是过于严厉。因为旧社会的妇女总是把“相夫教子”作为自己的全部事业,所以胡适母亲深感教子责任的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她要对得起自己敬重的丈夫。所以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我们要学习她身上的严谨、认真的好品质;在为人方面她克己谦让,宽容善良,仁慈和善,在两个嫂子总是给她气受时,她忍气吞声,识大体,涵养高,展现了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我们可以学习她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美好的品性。另外,阅读文本仅限于课本远远不够,还需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阅读林清玄的散文《林泉》、《清欢》、《玄想》,菩提系列,学习作家一颗纯美的心灵,懂得爱也善于表达爱,明白爱的表达并不一定需要物质,因为落于物质的,就会少了灵气;爱的表达也不必要落于形式,因为落于形式的,就会轻忽内容。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启迪,自然会指引自己的行动,做一个纯净的人。再如引导学生阅读龙应台的《目送》,学生本真地阅读后能领悟到,孩童是要一天天长大的,一定会离开父母的庇护,这是成长的规律。“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孩子必须要长大,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所以家长要学会放手,坦然面对孩子的成长,孩子也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独立,不应过分依恋父母。学生课外的真阅读,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
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牵着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大师身边,互作介绍后,悄悄离开,让他们心贴心地谈话,教师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我想,还阅读以本真就是这样吧。
吴永萍,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