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欢
摘要:众所周知,一切艺术形式皆来源于生活,现代小戏的创作更是如此,只有扎根在群众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贴近生活,表达百姓之声,释放普通人对待生活的情感,才能创作出群众能真正喜闻乐见的现代小戏。
关键词:现代小戏;扎根群众;创作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
在国内的戏剧界,辽宁省被称为戏剧大省。多年来,在戏剧创作与演出方面,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在群众文化方面,喜剧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创作,演出,辅导群众性喜剧活动,是各级群众文化艺术馆的重要工作任务
在群众性戏剧活动中,现代小戏的创作和演出比重最大,作用也尤为突出。小戏短小灵活,生活题材广泛,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三两个人物,矛盾冲突集中,情节发展单一,这样的戏剧作品,专业剧作家固然驾轻就熟,就是业余作者也容易把握,因此,小戏创作较为容易。小戏对演出的条件要求比较低,大剧场可以演,小剧场和相当的活动场所都可以演出。小戏演出也不需要繁多的灯光,布景,音响,在经费上不必做大的投入。小戏对导演,演员的要求也不苛刻,一般的业余戏剧演员,稍加指导与修饰便可上台演出。由于小戏的这些特点,在群众性戏剧活动中,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主要的形式,为业务戏剧工作者所欢迎,也为广大的群众喜闻乐见,普遍接受。
小戏的创作和演出,多年来一直为各级文化艺术部门所重视。我国进入新时期以后,辽宁省文化厅就举办了四届农村小戏调演。每届调演都有几十个小戏参加演出。
每一届调演都涌现若干优秀的剧目和演员。大连市就有影调戏《卖马》,拉场戏《过河》,小戏《县长抓鸡》在几届调演中获奖。就连在辽宁省经济不发达的朝阳市,每一届都有小戏获奖;第一节影调戏《寡妇前门》;第二届拉场戏《山旮旯的笑声》;第三届小评戏《大棚会》;第四届小评戏《西瓜园里的笑声》。近些年来红遍全国的著名笑星赵本山 ,就是在辽宁省农村小戏调演时,因成功演出小戏《摔三弦》而一举成名。这些小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小戏的创作都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反应现代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和呼声,表达了最基层群众的欢乐与忧戚,塑造了各行各业的普遍的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小戏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有的剧目还代表辽宁省参加了全国的同类作品的调演或比赛,大都获得嘉奖载誉而归。
鉴于多年来小戏的表现和作用,结合我省当前戏剧舞台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多写多演现代小戏,应该进一步地加以强调与提倡。
多写多演现代小戏,有利于进一步贯彻戏剧舞台传统与现代戏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我们的戏剧舞台,尤其是戏曲舞台,传统戏一直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代戏剧目生产比较困难,偶有创作演出,往往由于质量欠理想,演出后得不到观众的承认,这样的剧目很难成为保留剧目经常与观众见面。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生产周期长,经济投入大,一旦与观众见面得不到认可,便劳民伤财,这是一些县市剧团穿凿演出现代戏颇感为难的主要原因。反观传统戏,由于演出不需要多大投入,艺术上就经过千锤百炼,颇得观众的认可,剧团演出传统戏轻车熟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传统戏一直占据舞台优势的原因了。繁荣戏剧舞台,应该两条腿走路。传统戏与现代戏,应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竞赛,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扶植现代剧目的生产。由于小戏创作演出极为容易,投入又少,多写多演现代小戏,不失为发展现代戏的重要途径。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为创作大型现代戏积累艺术经验,培养多层面的观众。
多写多演现代小戏,有利于培养业余创作者,壮大编剧队伍。人们常说;剧本, 剧本,一剧之本。剧本作为戏剧生产的一度创作,十分重要。没有好的剧本作为基础,肯定拍不出好戏;没有强大的编剧队伍,戏剧艺术很难繁荣发展。培养优秀的剧作者,多写小戏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多写多演现代小戏,有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向社会输送优秀的精神食粮。小戏贴近生活,轻便灵动,写的多是身边的人和事儿,观众欣赏优秀的小戏,不仅得到精神上得审美快乐,同时还能在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得到陶冶。多年前,海城县评剧团曾演出小戏《和睦家庭》,在群众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有的不太和谐的家庭,亲戚朋友主动送票,推荐看这个戏,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多写多演现代小戏,善莫大焉!有志于此者何不踊跃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