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建敏
摘要:可逆句指的是动词性短语前后的名词性成分,也就是说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逻辑意义不发生癌变的一种特殊句式,又叫主宾可互易句。说话人对话题的选择,句式又对动作性的忽略,以及句法结构上的严格限制共同造就了可逆句。句子的生成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形。本文以“一锅饭能吃三个人”和“三个人能吃一锅饭”,以及“他是谁”和“谁是他”为主要例子,从使用频率和语境两方面来分析可逆句。
关键词:可逆句;使用频率;语境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
正文:可逆句属于现代汉语多种句式中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很少可以见到。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可逆句(主宾互易句)也是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如宋玉柱(1991)在《现代汉语特殊句式》中提出了七种特殊句式:“‘把字句、被动句、连谓句、兼语句、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可逆句。”徐瑶在《现代汉语可逆句的类型及可逆动因》一文中根据“形式和意义相匹配的原则”,将可逆句分为量匹配类,功能匹配类,存在类,隐现类,致使类和遭受类等六个类别,还分别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本人在这里不一一赘述。还有许多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们所持的观点和理论也各有千秋。如沈家煊(1999)、任鹰(2000)、刘秀雪(2001)、龙涛(2003)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可逆句进行说明,但他们大都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而没有从具体的句子本身出发解释这一句子现象。因此,在本文中,本人将从句子本身出发来简要探析这一现象。
首先,“一锅饭能吃三个人”和“三个人能吃一锅饭”,前一种说法有人是不赞同的,尤其是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一般来说,“吃”的对象是可吃的,能吃的,怎么能说“饭吃人”呢?在此,吕叔湘先生解释说:“其实这里的‘吃跟一般的‘吃不同,是‘供……吃的意思,”这就没有什么讲不通了。同类的例子多得很:‘这个礼堂能坐一千人,‘一张稿纸写五百个字,‘大车装行李,小车坐人,‘里屋睡三位,外屋睡五位,不就都睡下了吗?‘还有十分钟,至多能讲一个人了。这里的动词都等于‘供加动词,这就构成一条规律,不算是不合逻辑。”
其次,“他是谁”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说法,而“谁是他”的使用频率与之相比较而言就少得很,只有在特殊语境中才会用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中就同时出现了这两种用法:
鲁大海 (冷冷地)他在哪儿?
鲁贵 (故意地)他,谁是他?
鲁大海董事长。
鲁贵老爷就是老爷,什么董事长,上我们这就得叫老爷 (曹禺:《雷雨》)
由此看看来,“他是谁”和“谁是他”都是可以说得的,关键的不同在于,本人认为是说话人所要强调的重点不同。“他是谁”中的“谁”描写性较强,“谁”相当于“什么人”,这个问句也即“他是什么人”的意思;“谁是他”中的“谁”相当于“哪个人”,这个问句相当于“哪个人是他”。
以上两个例子简要说明了主宾互易的情况,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它的存在必定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逆句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样的句子能够实现主宾易位呢?制约主宾易位的因素又是什么?
先来看看一些学者们的专题研究:
李宇明(1987)对存现结构中的可逆现象进行考察;
陈平(1994)就汉语中主语和宾语与语义角色的配位关系给出了两条语义角色优先序列: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
袁毓林(1998)从语法派生法的角度试图给出可逆结构的可逆动因;
任鹰(2001)认为,“主宾可换位动结结构其实有着不同的构造方式,以动结结构为述语的句子则有着自动和使动两种不同的句式格局。一个动结结构的前项动词和后项补语都有可能充当结构中心,能够分别支配各自的宾语成分,是动结式述语结构的主宾换位机制形成的主要理据所在”;
田金莲(2006)对双数量否定供动可逆句的不对称性进行考察。
郭圣林(2007)对“英雄出少年”与“少年出英雄”和“他是谁”与“谁是他”进行动态语篇分析
综合众家之说,可以看出,能够主宾易位的句子中,实施和受事关系不那么明确,较为模糊,也就是说主宾语呈对立关系的现象很少,几乎没有,像“他吃饭”“我讲话”这样实施和受事对立关系很强的句子是不能够实现主宾易位的。主宾易位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语义和句法两方面。对于前者,前提条件是动词能同时搭配不同语义角色,如,“树浇水了”与“水浇树了”都可以成立;对于后者,限制性成分的多少会对主宾互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来说,限制性成分越少,受到的限制也越小,反之则越大,如,“水面漂着一根滑溜溜的细长的木头”很顺口,而“一根滑溜溜的细长的木头飘着水上”就很不通顺了。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话题焦点不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概念功能的制约,还有可能出于特定表达的需要等等诸多原因。
本文是在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加以简要概括,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知识宽度有限,因此在论述层次和角度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与不足,有待继续学习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晓《汉语句子的多角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2]郭圣林《现代汉语句式的语篇考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9月
[3]吕叔湘《语法三问》,载《语文学习》,1953年第8期
[4]李宇明(1987)存现结构中的主宾互易现象研究,《语言研究》第2期
[5]陈平(1994)试论汉语中二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4期
[6]任鹰(2001)主宾可换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第4期
[7]田金莲(2006)双数呈否定供动可逆句的不对称性考察,《安徽文学》第8期。
[8]哀毓林(199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两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