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也日渐普遍。网络聊天语与日常口语有很大的不同,它突破了现代汉语传统的规范,独具特色,成为当代汉语流行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网络聊天语的类型、规范化和使用主体的心理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这一新兴语言。
关键词:聊天语;主体;规范化
作者简介:张欣(1990-),女,吉林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2
关于新词新语的研究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有些网络聊天语甚至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日常生活和交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赖静在《网络缩略语探析》中,对网络语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汉语拼音缩略,如GG(哥哥);数字缩略,如1314(一生一世);单词首字母缩略,如BF(boyfriend);字母谐音缩略,如ICU(I see you);字母数字混用谐音缩略,如U2(you too)、F2F(face 2 face)等。[1]程奉《浅议网络聊天缩略语》中认为网络聊天语从其特征上应分为:首字母缩略组合法和谐音拼凑法两大类。尽管这样,网络聊天语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规律可循的整体,还是处于很主观、随意的发展阶段,前人对它的研究也只是从主观方面对本体的研究,在对网络聊天语的规范化以及去留问题上,学者们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网络聊天语的类型
(一)源自方言
很多网络聊天语的最初源头是方言。我国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特色。不同地域的语言又各不相同,尤其是南方话与普通话相差甚远,这就造成了方言式的普通话。例如江浙一带管“飞机”叫“灰机”;台湾地区管“我”叫“偶”。这种方言式的普通话产生之后,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新颖,追求新潮,就在网络聊天中广泛使用,并集思广益又创造出了很多,例如,“介个”(天津方言)、“有木有”(河南方言)、“银家”(东北方言)等等。
(二)缩略式聊天语
一般来说,网络聊天的缩略语有以下几种形式:1、字母缩略,即用两个能表示该词的字母来代替。例如:GG(哥哥)、MM(妹妹)等。2、数字缩略,即用能代表该词的数字来代替,往往代替的数字与该词之间有谐音的关系。例如:5555(呜呜呜)、886(拜拜了)等等,网民们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抽象的数字特殊的意义,把数字重组之后在创造出新意,使抽象的数字妙趣横生,使用起来极具喜感。3、数字加字母缩略,即把数字和字母连起来代表某个词语。例如:3Q(thank you)、V5(威武)等等。利用字母和数字加在一起的谐音来表示词语,不仅幽默诙谐,让人们容易接受,而且方便快捷,这类词语不仅在网络聊天语中经常使用,在日常交际中也是随处可见。
(三)连读式
词语连读即把音同或是音近的两个词语连在一起读出来,读出后不仅具有港台腔风趣幽默,而且还新颖独特,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例如:酱紫(这样子)、表这样(不要这样)、你造吗(你知道吗)、我宣你(我喜欢你)等等。不可否认,这样的网络聊天语以它们的幽默风趣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新鲜色彩。以上的网络聊天语已经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二、使用主体的心理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的交叉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识到研究语言习得及使用的心理过程的重要性。网络缩略语的生成与运用正是网民心理现象的折射,必然要依赖一定的心理认知基础,交际时所涉及的心理活动及过程都属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畴。”[2]下面我们将从使用主体的从众心理、懒惰心理、追求新奇和隐晦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从众心理
“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每个人都不愿意落伍于时代和社会。因此,当某种流行语在社会群体中慢慢开始流行的时候,其他不熟悉或还没有采纳这一流行语的社会个体就会面临选择。这时,从众的心理要求加剧了流行语使用的程度和流行的扩大。”[3]此外,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青年男女为了缓解这种来自生活和心理的压力,开始在语言上下工夫,寻求含蓄委婉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所想。因此,更加形象、更加富有个性的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快速地被接受并流行起来。这种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娱乐了大众,缓解了人们在巨大生活压力下的紧张状态。
(二)懒惰心理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承认语言的约定俗成性,他说:“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习惯,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可以说是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4]但是网络聊天语不仅只是一项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一项心理活动。法国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马丁内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他认为,人们在方方面面表现出的懒惰心理要求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总是对语言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这种经济要求在网络聊天语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证。例如,“TMD,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这种省时又省力的方法,网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寻求新奇
语言自从产生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生活改变了,语言也就随之改变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我们已经走过了近一百年,这一百年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脚步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千年。网络语言的出现更为语言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创新性,这是网络聊天语迅速发展、流行的主要原因。网络语言为个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使年轻人的个性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得到了彰显,创新性成了网络语言流行的一大特点。“人们不再用繁琐复杂的字词语句来表达内心想法,而选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来风趣形象地表达出来,网络流行语总体趋向于口语化,很多流行语在应用过程中变成了普通语言,流行语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增大”。[5]
(四)隐晦
广大的网民都有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证明自我的强烈愿望。网络聊天便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他们通过上网交流,运用形形色色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共鸣。但同时一些过激的话也会出现,于是,网民们便寻求一种便捷隐晦的语言,既可以表达情绪,又可以发泄不满。例如TMD(他妈地)、NND(奶奶地)等等。
三、正确看待网络聊天语的生存与发展
只要社会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新词新语。网络聊天语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很多网络新词已经走红网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对汉语的整体性和规范性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网络语言引起了很多学者和语言学家的争论。赞同者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是汉语词汇的主要来源,更因为网络语言具有强大的时尚气息,而使汉语的表达能力大大增强。相反,反对者认为,网络语言的随意组合和胡编滥造破坏了汉语词汇的规范性,严重污染了汉语语言的纯洁与健康。甚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封杀”网络语言,保护汉语词汇系统的整体性。
网络语言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具有历史必然性,是语言与时俱进的表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封杀”网络语言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新兴语言,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按规范的方向引导它们,使其向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赖静.网络缩略语探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
[2]李俊华.网络缩略语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韩李.当代汉语流行语探析[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4]索绪尔.语言学教程[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申亚妮.网络流行语探析[J]. 新西部科技与社会 2009,(5).
[6]戚晓杰.网络语言探微[J] 语文建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