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鲍恩研究综述

2014-02-25 15:28郑晓烨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伊丽莎白

郑晓烨

指导老师: 杨纪平

摘要: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一位英籍爱尔兰女作家,生平一共撰写了八部长篇小说和一部戏剧,还有很多不错的书评和文学理论专著,被评为21世纪的简奥斯丁。她的小说享誉极高,深受西方评论家的青睐。然而,在中国,伊丽莎白•鲍恩却不太为国内读者所熟悉。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学术期刊上关于伊丽莎白•鲍恩的相关学术文献,针对她的生平主要创作带有的失根性和文化错位性,主要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的文献综述以及为何国内对于伊丽莎白•鲍恩的关注较少进行分析。

关键词:伊丽莎白•鲍恩;文化错位性;失根性;异化的世界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2

1、鲍恩的身份危机解读

伊丽莎白•鲍恩被评为21世纪的简•奥斯丁,然而与简•奥斯丁作品反映的浪漫爱情故事不同,伊丽莎白•鲍恩作品中更多反映了她的身份危机。中国学界关于伊丽莎白•鲍恩身份危机的解读主要集中于分析她由于自身经历所遭遇的失根性、错位性以及对异化世界的深刻揭露。

一个作家的作品除了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作家自己的经历和思想的发展。女作家鲍恩,作为一位英籍爱尔兰作家,身份危机总是围绕着她,让她左右为难。 学者陈榕在期刊《外国文学》发表的论文“从女性哥特主义传统解读伊丽莎白•鲍恩的《魔鬼情人》”中指出,“现代社会的无根感正是鲍恩自己人生的写照。”(陈榕:2006,22)鲍恩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尔兰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踵而来, 烽烟遍地,她尝遍了乱世的酸楚。七岁时她父亲因精神病入院,十三岁时母亲又因癌症去世,小小年纪的她就失去了双亲的佑护和疼爱,饱尝了孤独滋味。 鲍恩生于爱尔兰,祖先却是随克伦威尔征讨爱尔兰并在当地定居的英格兰殖民者,她的家族保持着英格兰清教传统,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她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她眷恋爱尔兰的故土,不过结婚后大部分时间却居住英国,陪伴着在英国教育机构任职的丈夫,这些经历使她长期生活在爱尔兰文化和英格兰文化的夹缝之中。如同一片飘飞的叶子,她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根,终其一生饱受失根性和错位性的困扰。

然而,也正是这种困扰成就了她的创作。在期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学者杨瑞芝在其发表的论文“浅谈伊丽莎白•鲍恩及其作品”中指出“由于她是从爱尔兰的海岸去观察英伦社会.她的观察、评论与典型的英国传统观点不尽相同。鲍温眼中的生活,既不是单纯的悲剧,也不是纯粹的喜剧,而是两者难分难解、变幻莫测的混合。”(杨瑞芝:2011,166)双重的视角让她在勾勒英国以及爱尔兰社会的生活长卷时,既有了局内人特有的洞察力,又有了局外人特有的批判距离。

异化的世界冷漠化了人性,淡薄了人们之间的感情,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之死是必然的结局。学者陈榕认为“与错位感相伴的异化感让鲍恩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殖民主义、世界大战、革命所带来的阶级变化,以及工业文明对人的精神冲击等等,被鲍恩拿进作品充当了幕布,这使得她的小说得以在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下延展了女性主义文学的范围,在心理现实主义传统的基调上添加了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色彩。”(陈榕:2006,23)

2、鲍恩的写作技巧和创作风格分析

国内学术界对于鲍恩写作技巧的研究主要针对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生动形象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女性哥特式写作风格以及其作品体现的写作创新元素。

伊丽莎白•鲍恩的写作风格独特,她善于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千姿百态的现实到人内心深处的体验,使她成为驾驭文章体裁、结构和语言的大师,其心理洞察力令人惊叹。学者邹宇红在文章“一个创新的作家”中指出“鲍恩只是以她独有的敏感性,去创造她别具一格的小说和具有文学影响力的作品。”(邹宇红:2006,7)

学者殷企平在其作品《心之死的主题与艺术特色》中指出“鲍恩敏感的观察力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得到了体现。精雕细琢的人物,精心组合的意象以及精斟细酌的词句是鲍恩作品的主要特色。”(殷企平:1989,25)鲍恩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她以紧张而可信的细节表达了那个毫无生气的苦难世界.在了解那个时间和地点的读者身上非常强烈地唤起感情和感觉方面的记忆,以致人们好像又在经历着它们。学者吴其尧在其文学评论《从小处着眼营造大氛围—鲍恩短篇小说简析》中指出“从小处着眼营造大氛围, 这正是鲍恩短篇小说的魅力所在。”鲍恩没有正面描写硝烟弥漫的战争—空袭, 没有描写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相反她是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来刻画人物心理, 烘托特殊的气氛,从侧面展现出伦敦遭受的空袭和空袭下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各种复杂心态。(吴其尧:1996,30)

除了精细的写作特色以外,鲍恩的作品也有很多创新的元素。学者吴其尧在《伊丽莎白•鲍恩生平及其作品》一文中指出“鲍恩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上仿效亨利• 詹姆斯和弗吉尼亚• 吴尔夫, 因而她的短篇小说十分注重心理分析, 擅长对意识流技巧的运用。在这方面, 她既继承了吴尔夫的意识流小说理论, 如“时代变迁论”和“内在真实论”,同时又对此作了拓展。(吴其尧:1996,15)

鲍恩作品的创新体现在其独特的写作视角——第三人称有限全知视角和别具一格的开放式结局。

在针对第三人称有限全知视角的分析上,学者陈榕认为,这种有限的全知视角却使我们能够借助主人公的眼睛,看到战时伦敦的荒败景象,有机会深入她的内心,感应她复杂的心理活动。鲍恩很多作品都采用开放式的结局,小说中善良的弱势方并没有在遭受苦难后获得解脱,这说明作者鲍恩不仅拒绝给读者提供大多数哥特小说在结尾处都会有的“正义战胜邪恶”的道德舒解(Catharsis),而且拒绝给读者提供非此即彼的一元论解读。(陈榕:2006,29)

3、伊丽莎白•鲍恩鲜为人知的解读

在西方文学界,伊丽莎白•鲍恩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是关于鲍恩的相关文学评论和人物传记等却一直较少有人研究,只有在近几年西方文学界才开始重新掀起对于鲍恩作品的研究热,然而在中国,相关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至今,在各大期刊网站上包括知网、万方文献数据库等,从1983年到2013年一共只有二十几篇相关的文献,鲍恩的学术成就与其得到的关注大相径庭,尤其是在国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笔者认为伊丽莎白•鲍恩在国内较不为人所熟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鲍恩杰出的作品很多是战时作品以及与反映其文化错位性的作品,与简•奥斯丁等作家作品的通俗易懂,读者群广不同,鲍恩的作品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和底蕴,有着独特的受众,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欣赏视角,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例如鲍恩的战时作品主要是反映了女性在双重煎熬下的悲哀,是特定时期的一种特定情节。但是在我国,战时的主要作品都是反映民族精神的,较少人会以女性作为写作的重点,因此比较难以为国内读者所接受,难以成为受众广泛的主流研究文化。学者向丽华在《英国小说中德女性形象及其传统》中指出,她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生活在1910年前既定的模式里,局限于乡间巨宅的四壁范围内。“她太局限在自己的时代,自己的阶级以及自己独特的文学感受中了。”作家先入为主的体验和感受,使得作品中女性形象多为特定时期的上层中产阶级,她们的情感和精神与时代脱节,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陷于被动。(向丽华,2006,86)

再者,鲍恩女性哥特式的写作风格也是国内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读者群也相对较少,有兴趣的研究者主要还是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其关于身份危机和文化错位性的作品更是难为国内的读者所理解,因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存在身份危机这样的文化背景。

此外,鲍恩的作品在西方文坛享誉盛高,但是相比之下研究者还是比较少,由此导致其作品引进国内的也相对较少,又因为有着语言上的差异,好的作品还需要好的翻译把小说等作品的真谛呈现给国内的读者,由于翻译这方面的缺乏,所以国内读者也就相对减少兴趣;

同时女性主义在我国热情相对不是很高,虽然近年来有逐年提高女性意识的趋势,但相比之下不是一个最为主流的话题,因此也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结论

战时女性哥特式小说是伊丽莎白•鲍恩主要的写作题材,通过对于处于相对弱势的女性在战争和男性强权暴力占有的双重压迫下的描写,主要采取心理活动描写,作者细致入微地反映出当时女性生活的悲哀,给读者以强烈的精神震撼。精细的构思是鲍恩小说取胜的关键,鲍恩的小说虽然基本上都是以平凡人为主人公,以伦敦为写作背景,作品中虽然没有如史诗般恢弘壮阔的场面描写,但是通过她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对于意象精细地布局以及语言的巧妙运用,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场面宏大的小说。此外,鲍恩更是善于把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创新的写作方法融为一体。传统的民谣,基本类似的故事发展过程但又有完全不同的开放式结局,采用第三人称的有限全知视角在小说最高潮的部分扣人心弦,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鲍恩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的作品,也与她丰富的人生阅历紧密相关。作品中很多的矛盾之所以可以展现得如此真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她自己内心痛苦的挣扎:身为英籍爱尔兰作家的无根性、文化的错位性以及这个世界的异化性一定也是她内心真实的痛。

鲍恩的佳作虽然在国内并没有受到高度关注,但是随着近年来学术界的不断进步以及越来越多的文化交融,相信伊丽莎白•鲍恩的优秀作品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读者的青睐,其深刻的主题可以引起读者们越来越多的讨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殷企平,《小说的三要素——鲍恩小说观探究》[M],浙江: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

[2]殷企平,《<心之死>的主题和艺术特色》[M],湖北: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

[3]陈榕,《从女性哥特主义传统解读伊丽莎白•鲍恩的<魔鬼情人>》[M],北京:外国文学,2006年.

[4]邹宇红,《一个创新的作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杨瑞芝, 《浅谈伊莉莎白•鲍温 及其作品》[M],湖北: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

[6]吴其尧,《从小处着眼营造大氛围_鲍恩短篇小说简析》[M],北京:外国文学,1996年.

[7]吴其尧,《伊丽莎白_鲍恩生平及其作品》,[M],北京:外国文学,1996年.

[8]向丽华,《英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M],湖北:外国文学研究(现代语文),2006年.

猜你喜欢
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戏剧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伊丽莎白·雅顿:自然与科学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