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古诗词中的角色

2014-02-25 15:28李蒙蒙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唐诗杜甫李白

李蒙蒙

摘要: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瑰宝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与精神源泉。在无数的诗词当中,很多诗人都喜欢以月为素材,将个人的情感意愿与抱负寄托在只能隔空而视,相距甚远的月亮上。本文从典型的古诗词中寻找并归纳月亮在古人的诗词中被寄予了哪些情感,并供赏析。

关键词:古诗词;月亮;唐诗;文化;李白;杜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1

前言

滔滔诗词,并寄有千种情。古今诗词无数,然多好以月亮为材。思乡怀旧,恋友盼亲,种种情感皆表露无遗,为世人赞之惜之,悔之而又爱之。

一,月与亲友

月有团圆之意,其一则是与家人团聚,其二则是与阔别许久的友人相遇。古代,若是亲朋好友离别,便折柳相赠以示不舍。因通信不便,世情变数不定,离别也许会面临永别。古人重情重义,视情谊大如天,便是这个道理。宋人苏轼诗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人李白,一生立大志重交友,曾与著名诗人杜甫,贺知章和高适等相遇并结下友情,造就了空前的诗坛巨人相遇的场面。谪仙在诗中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诗人在仕途遇阻,知己不在的时候写下的思恋亲友的沁人心脾的话语。谪仙好友杜甫也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一生漂泊以至晚年客死异乡。诗圣有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圣还有诗云:“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唐诗人李建在中秋节写过这样的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月光之冷来暗喻人内心之凉,表面讲他人之秋思,实际描写诗人自身的秋思。

北宋王安石虽改革失败,但仕途还算颇为顺当。即使官拜相位,也有思乡思家之情。他有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一直都是人人皆知的名诗,为世人口口相传。

二,月与国家

月多为诗人赋以团圆之意,但在古代,亦用明月以示故土与亡国。唐后主李煜的诗词歌赋为后世称赞,其亡国之恨思国之情也是笔者所钦佩的,李煜在其沦为宋朝廷囚徒时写下这首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用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诗人李白是世人皆知的醉仙,醉中出好诗,行文如流水,可谓诗中之仙。在李白的诗中,描述边塞的不多,其中有一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表面写塞外明月,实际倾诉了塞外战事残酷,兵卒踏出天山不可回返的凄惨情景。

三,月与往事之回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月已不是从前,偏偏说是秦时明月,旨在对当时李广将军的回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灯月依旧,人非当初,此时的月虽圆比去年,但人却分隔两处,叫人不禁回想当初。可谓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四,月与之特有品质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之皎洁明亮,为古人所喜爱。古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寂,月亮的出现意味深夜的降临,万物将栖息,一切的劳累与喧闹皆已“随月西而去,身与梦相移;不愁风雨过,只求梦无期”。古人多好以月为素材,半是以月之洁喻己之清,借月出之静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所以才有“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的美妙感受。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也只有在明月当空﹑万籁俱寂时,诗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的话语,让人读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身心飘扬的感觉。

五,与月亮有不解情缘的诗人

从诗词创立起,有几位诗人对月亮的情感可谓是空前绝后,在他们的诗中,有很多都写有月亮。其中就包括李白,杜甫,孟浩然,苏轼,唐后主李煜等。这些诗人在古代乃至当今都非常出名。李白自少时就对月有自己的认识,他说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的一生多以酒为伴,因此著名诗圣,也是李白的好友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们熟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千年名诗。也许因为李白是诗仙,所以他的言辞逃不过“天上宫阙”。

参考文献:

[1]唐圭璋 (2006)。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

[2]张 娇, 罗 娇(2007)。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猜你喜欢
唐诗杜甫李白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杜甫改诗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唐诗赏读
杜甫与五柳鱼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