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本文试图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背景、现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电子商务 对策和建议
当今社会信息万变,人才竞争激烈,如何在社会中定位,找到自身的坐标成了许多职业高中师生关注的问题。而在职高教育中,市场对职高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1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没有电子将没有商务。我国在未来十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为几百万人,电子商务正成为我国各类学校的教育热点。自2001年开始,各中等职业学校也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截至2011年底,各类学校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数十万人。
2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但势头较强,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也就如雨后的春笋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各校自行确定,多数中职学校现有课程设置基本是“会计+电脑”模式,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模拟、经济法、国际贸易、网页设计和网站制作等课程。电子商务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的专业教学目标,也没有任何实训课程,基本没有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核心课程。
由于一些学校急于较快、较多的培养该专业人才,不顾客观实际情况,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从而形成“三无”的现状,即无专业课教师、无实训场所、更无实习基地。
2.1 无专业课教师
从目前各校的专业课教师队伍统计分析,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该专业毕业的教师,现任课教师多为相关专业或不相关专业半道出家,他们既缺乏理论基础,更缺乏实际操作,教学工作中他们不知其然,就更不知其所以然,有的连课本上的一些专业术语都不会读,又何谈理解呢?
2.2 无实训场所
许多学校什么专业都想办,但是一个专业也办不好。没有相应的实训场所,因为他们认为办教育业应该是“投入最小、产出最大”。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充教学模式,形成了在教室都似懂非懂,出了教室几乎不懂。这样的培养模式怎么可能把电子商务专业办成一个骨干专业、拳头专业呢?
2.3 无实习基地
学校为了节约支出费用,降低管理成本,很少给该专业的学生联系实习基地。学生从刚进学校到毕业,没有实训场所、没有实习基地、便一次进入工作岗位,缺少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缺少了步入社会前的磨合,很多学生极为不适应。所以他们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待岗、失业经常发生。
3 中职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可以分批把专业课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来自于一线电子商务企业的操作人员或是具备电子商务师等资格的电商从业人员,实行“帮”“扶”“带”的方式,来帮助、扶持、带动我们自己的专业课教师,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这些老师其中一部分必须懂得工业、商业、流通、外贸、消费领域等的商业贸易的模式,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了解构建销售和服务的商务系统,懂得如何应用各种电商工具。只有这样一个综合体,才能与时俱进,确保电商教育与电商的实际发展同步,把握电商的最新发展动态,有利于造就一大批适应未来电子商务应用的人才。
3.2 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实训基地
通过市场调研,得出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分三类: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和实务操作型电子商务人才。根据中职生的年龄和经验水平,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突出实践性,让学生能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环境,能够熟练运作电子商务活动。因此,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第三类人才,即实务操作型电子商务人才。其次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中职学校必须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完善实训设施设备,改善教学环境,变实训车间为教室,改变过去以教材为本,以教室上课为主阵地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做到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徒与学生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
3.3 改革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需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岗位的传统教育模式,改单一基础理论教育为专业技能教育,变单一技能训练为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模式如下:
“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模式:招生即招工,毕业后按“订单”推荐到联办企业就业。拓展校企深层次合作,为解决部分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问题,由企业与贫困学生签订合同,企方为贫困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毕业后,贫困生到企业工作三至五年,达到“双赢”目的。
顶岗实习模式:以企业为依托,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平台,推行“2+1”顶岗实习模式。
3.4 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来选择一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
本人通过三个月在北京联合大学的学习和实践调查,了解到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有两个,我们可以根据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如下表:
■
综上,中职学校开设电商,既做到目标明确、模式新颖,又要使得课程设置与岗位对接,既要“易学”、“易会”,又要有针对性,以便提高学生上岗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一波.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构建的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 2012(03).
[2]董莺.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3(21).
[3]支侃买.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36).
作者简介:
丁时峰(1965-),男,宁夏吴忠人,回族,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中职学校会计点算化发展前景及学生就业情况,西部地区中职院校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