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半成品”,让信息课堂更高效

2014-02-25 17:35秦琛
考试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半成品画图卡车

秦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应采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而新课标以方法、过程为主线,始终贯穿“非零起点”精神,超越具体技术,超越基本任务,使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方法过程学习与以实践为目标的技术学习产生分歧。本文以画图模块为例,尝试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解决这一问题。

一、解读教材,追溯问题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画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工具软件,是中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学习过程最宝贵的资源,利用得好,能使画图教学更有效,更有意义。教材中“画图”教学,走的是“图形→工具”模式,即根据“我要画什么图形”判断“我要用什么工具”,这种思路本质上是面向应用的,但是教材所涉及的应用仍是表面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用的指向性狭窄,画的图形大多是单个的、独立的,如一个太阳、一张床;二是应用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不够,如画卡车,画面中就只有一辆卡车。三是对“信息表达”的诠释不够,如卡车在哪儿?用卡车做什么?不知道。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信息加工”轻“信息表达”的现象。图画是人类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想象力的重要源泉,是陶冶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那么在信息技术的“画图”教学中,如何在应用层面上有效关注“信息的表达”,使画图模块的教学走向“表达→工具”这种模式呢?这种教学模式要如何实现呢?

二、思考对策,寻找方法

杜威认为儿童的学习应当是兴趣盎然的活动过程,是情景化的体验。他认为要让学生融入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在“做”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看做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把情境创设看做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情景的字面意思是感情与景色。在画图教学中,我考虑用一幅幅设计巧妙的图画创设情境,因景生情,因情生趣,因趣而有所得。为了使学习过程有情景化的体验,让学生画一个无关联的、让思维停留在割裂状态的图形肯定不行,让画面有内容、有意义。我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把图形(角色)放在场景中画,二是把相关联的图形画在同一个画面中。

但是,实际问题是,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电脑,用鼠标画画的“技术水平”还很低,不可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上完成一幅带场景的画。那么,如何让学生既感受到情境创设的氛围,又集中精力在画典型图形(如卡车)的过程中掌握工具(如矩形)的操作呢?我思来想去,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半成品加工”策略。

“半成品加工”策略: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对教学的内容这部分“留白”,只针对这部分进行讲解与实践,以加强问题的解决。利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既不破坏整体作品的真实性、丰富性,又简化整体策划、从头制作的过程,对学生自我作品的进度差异问题和软件技术的系统性问题都进行较好的回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要点,提高课堂讲授、概念理解和实践练习效率,优化学习情景与训练环境。设计一个优秀的“半成品”是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最关键的因素。

三、探索实践,有效应用

1.“伺机而动”,让“半成品”的出示更及时。

何时出示“半成品”呢?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在课堂的巩固练习阶段。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进行模仿后,出示“半成品”,让学生巩固练习。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半成品”不仅可以在巩固练习阶段出示,还可以在“导入”阶段出示,甚至在“教师讲授”、“交流反馈”阶段都可使用。

例如,在画图“填充颜色”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直接出示“半成品”——简笔画,让学生观察,并与涂上各种颜色的“成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参与更激情。

传统的“画图”教学是分别介绍画圆、填充颜色、画矩形、画线条、修改图形等基本知识点,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仅仅是为掌握知识点而学习,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没有深刻理解,情感与价值观得不到提升,不能将知识与技能贯穿起来,灵活运用实际。而采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可以创设以下情境:

羊羊们的家园:教师提供喜羊羊、懒羊羊作为半成品,学生利用绘图工具箱中的基本形状工具如椭圆、矩形、直线、刷子、橡皮等画出羊儿们的房子及其生活的环境,并通过画云等尝试简单的图形修改,最终完成颜色的填充。

美丽花园:教师提供小山坡、两种花朵和蝴蝶等半成品,学生使用基本图形的组合画出各种花朵样式,尝试使用曲线工具画出更加形象的图形,并且利用复制与粘贴、调整图形的方法使图像更加美观和丰富,最终利用文字工具为图画命名。

3.贴近“生活”,让“半成品”更亲切。

好的“半成品”,应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实效。这种素材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从而自然投入知识的学习中。

如在学习画矩形时,单纯地画一辆开车,学生会觉得很突兀。因此,我创设了一种叫做“在路上”的半成品情境。同样是画卡车,但这辆卡车在公路上。这样设计,具有更大的想象和拓展空间,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已画好卡车的学生,可以继续发挥:卡车运的是什么货?是白天还是夜晚?同样是学习画矩形,“实践园”中共有4个图形:公文包、床、组合柜和冰箱,要求画出两三个物体。为了把这些零散的图形有机组合到一个画面中,我创设了一种“我的房间”的半成品情境。看似简简单单的几根线条,组成的却是一个透视图。选哪些图形来画?画在什么地方?画多大?都是要动动脑筋,做一番探究的。这样的半成品,学生做起来兴致特别高涨,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乐而为之”,教学效果好。

一个设计恰当的半成品,可以創设生动的情境,而情景化的体验可以增强具体化的认知感,提高儿童的理解力。让我们应用好“半成品加工”策略,吸引并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探究、实践。

猜你喜欢
半成品画图卡车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二)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一)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半成品饭菜成新宠
忙碌的卡车
画图理解“多多少”
IIHS强调:卡车侧防钻撞保护很有必要
忙碌的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