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形式,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又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一个人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发展的,包括道德修养、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美育素质。舞蹈在促進学生全面提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职业学校,舞蹈已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它不仅成了专业班的教学内容,而且成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舞蹈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舞蹈是以人的躯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任何一个初学舞蹈的人,第一步就是舞蹈基本训练(形体训练),而这个训练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原则,这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基本训练的准则。运用科学性原则是训练的基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体运动生理、心理、解剖的各种原理和锻炼原则,采用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人的生理、心理到精神的关系看,生理是基础,生理以肌肉、骨骼等机械的物理动作为基础和前提,人们可以通过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节奏频率由低到高,从冷静到兴奋而激动,通过形体活动达到精神状态的饱满与亢奋,尤其是在有节奏、有韵律的舞蹈动作中更是如此。许多体育项目和一些需要即时进入情绪热点的活动,以舞蹈为手段已屡见不鲜。
形体训练不但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保持稳定体重,还能修饰和改善身材的不足,如有的学生驼背、扣胸,训练学生作扩胸动作,飞鸟展翅,上体后伸、弓身展臂等动作,提高后背肌群的力量,形体训练还能有效消除身体上的多余脂肪,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并且能促进学生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使学生的肌体不断地生长发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课外活动的时间,通过多种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鉴于此,我们把舞蹈深入到学生的课间活动,改变课间操总做一套操的模式,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推出了特色操“男拳女舞”,全校学生分成几组,由专业班学生分组教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集体意识,调动学生上课间操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锻炼。
二、舞蹈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舞蹈的体裁、主题、表现形式等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舞蹈过程中可以发展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例如:在学习幼儿舞蹈部分中的律动“马跑”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欣赏老师示范动作和学习掌握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观察,记忆动作的规律特点,联想自己见过的马跑形象,然后经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掌握“马跑”基本动作,经过思维、想象和再创造的过程,到对马跑动作与情感体验后的生动“马跑”形象的创造,这就是学生学习舞蹈过程中的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舞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舞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集体舞善于表现统一的思想感情,构成多种多样的舞蹈队形和画面,以便突出表现舞蹈形象,烘托舞台气氛,这就要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有集体意识,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找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因自己某个动作的失误而影响集体效果。
幼儿舞蹈《我有一只小木枪》表现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模仿解放军的操练、打靶等军事活动。老师根据孩子们日常游戏中的形象动作及幼儿喜欢模仿解放军的操练、射击、打仗等心理要求把动作加以提炼,变得活泼、夸张,编排情节,表现孩子的情趣。舞蹈的排练过程较好地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感,并巩固了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的发展。舞蹈反映的内容,幼儿感到亲切、愉快,在舞蹈的集体排练过程中,模仿解放军叔叔形象的心理要求获得了满足,加强了幼儿间的团结友爱。
另外,舞蹈训练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如下腿、下腰、翻身、大跳等一些技巧性强的动作和基本功训练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没有一定的毅力是很难完成的,而这种毅力的培养为以后走成功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舞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育的发展
舞蹈教育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担负两大职责,一是为培养舞蹈专门人才,一是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美的修养上,舞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把舞蹈课列在正常教育课目中,其原因主要是进行审美教育。
课间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的一项集体活动,是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舞蹈的快乐,我设计了以歌曲《爱我中华》为主旋律的特色操“男拳女舞”。
每听一遍音乐,就是一种享受,每唱一遍歌词,就会增强爱国情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仿佛我们感到了各族人民正手挽着手,迈向新世纪。这种爱国之情,这种幸福和自豪的喜悦,通过动作(人体语言)进行了表达,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从而使学生感到了旋律的美、歌词的美和造型的美,塑造了心灵的美。
因此,幼师专业开设舞蹈课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与修养,掌握舞蹈基本理论,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如何把所学的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反映于幼儿生活情趣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歌舞的表现、创作和教学之中,充分挖掘舞蹈教学中素质开发的潜力,不断提高学员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幼儿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意义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