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比较研究

2014-02-25 06:19陈旭远
关键词:朝鲜族汉族学习策略

齐 聪,陈旭远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130024;2.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20世纪80年代,黄小华在香港中文大学完成了以“Aninvestigationoflearningstrategies inoralcommunicationthatChineseEFL learnersinChinaemploy”为题的硕士论文,拉开了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帷幕。时至今日,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领域涌现出了文秋芳、程晓堂、吴本虎等众多的策略研究专家。研究者们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视角,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英语学习策略领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研究(文秋芳、王海啸,1996[1];文秋芳,2001[2];文秋芳、王立非,2004;李广凤,2005;罗忠民、何高大,2007)。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策略的本质、分类、影响因素、策略对成绩的预测力、策略培训的效果、高分者与低分者及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策略使用差异比较、少数民族与汉族语言学习者的策略使用差异比较,以及听、说、读、写、译等微观领域的研究。学者们在英语学习策略领域里的多年耕耘,使我国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从研究者队伍还是从研究所涉领域来看,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均已日趋成熟。但在欣喜之余我们发现,或因研究条件所限、或因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却被放至一角,而将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加以比较研究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为此,本研究以国内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为研究基地,立足于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地考查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异同点,并透视出其背后所隐藏着的本质性规律,以期对我国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揭示出朝鲜族、汉族大学生各自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及其使用偏好,并做比较研究;从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社交等6个维度分别比较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异同点。

(二)研究对象

课题组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基地学校一年级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各层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5个班,共62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随后将185名朝鲜族大学生从中筛选了出来,并在剩余的汉族被试中随机抽取了185名同学,形成了共计370名学生的研究对象。被调查的学生来自该校14个学院的不同院系,样本覆盖较为全面且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Rebecca Oxford所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课题组分别从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社交等6个策略维度,共50项,对研究对象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方式要求被试者作答,学生要根据自己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状况如实地填写调查表,在每道题后面所对应的选项中选填1、2、3、4、5,即Likert五级量表的计分方式。这些数字对应的含义分别是: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时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问卷回收后课题组对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进行了检验,以考查其信度如何,结果表明:当50个测试项目全部进入统计检验后,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40。这说明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很好,具有很高的信度,能够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是由课题组成员在各班正常教学后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的。此次调查共下发626份问卷,回收62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01份(个别选项漏选或多选的问卷均视为无效问卷),有效率为96%。其中朝鲜族学生问卷191份,有效问卷185份;汉族学生问卷435份,有效问卷416份。问卷回收后,课题组采用了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对本研究所涉及的37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相关的量化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比较

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朝鲜族、汉族大学生各自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进行了量化统计,随后对二者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以及其在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社交等6个策略维度,共50个项目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做了二者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二者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

(一)策略使用偏好的比较

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策略使用偏好基本相同。由上表的统计数据可知:朝鲜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3.20)→社交策略(3.06)→元认知策略(2.88)→情感策略(2.76)→认知策略(2.75)→记忆策略(2.62);汉族大学生的则为补偿策略(3.32)→社交策略(3.31)→元认知策略(3.14)→认知策略(3.03)→情感策略(2.92)→记忆策略(2.79)。从总体上看,朝鲜族、汉族大学生均偏向于较好地使用了补偿策略、社交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而记忆策略同是二者使用水平最低的一项。

(二)策略使用水平的比较

根据Oxford提出的方法,每个策略平均值的大小反映了被试者使用该项策略的频率。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平均值在4.5—5 之间的表示“总是使用”学习策略;3.5—4.4之间的表示“通常使用”学习策略;2.5—3.4之间的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之间的表示“通常不使用”学习策略;1.0—1.4之间的表示“几乎从不使用”学习策略。因此,从表中数据可知,虽然汉族学生的策略使用水平略高于朝鲜族大学生,但二者的策略使用水平均不高,都处于“使用情况一般”的框架内(朝鲜族:2.84;汉族:3.06)。另从朝鲜族、汉族大学生对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社交等6个维度策略的使用水平来看,汉族学生的策略使用水平全部高于朝鲜族学生,具体的差值分别为0.17、0.28、0.12、0.26、0.16、0.25,且二者间的这种差异除了在补偿策略上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方面均表现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三)策略使用范围的比较

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策略使用范围均较广。朝鲜族大学生对50项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为:“总是使用”的0项、“通常使用”的5项、“使用情况一般”的39项、“通常不使用”的6项、“几乎从不使用”的0项;汉族大学生的使用情况则相应地分别表现为0项、9项、36项、5项、0项。由此可见,虽然在所调查的50个项目中,没有哪一项是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能够“总是使用”的,即便是“通常使用”的项目也不多,但也绝没有哪一项策略是二者“几乎从不使用”的,这说明二者的策略使用范围均较广,且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各种学习策略。

(四)策略使用的微观比较

汉族大学生对微观策略的使用水平明显高于朝鲜族大学生。在初步考查了朝鲜族、汉族大学生对50项具体策略的使用水平后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对C6、C26、C41三项策略的使用水平要分别高出汉族大学生0.01、0.14、0.10分,但从二者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这种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也就是说这种差异的表现很可能是偶然的结果或是由于抽样误差等原因所导致的结果。除此之外,汉族学生对其余47项策略的使用水平均高于朝鲜族大学生,且从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二者间共在25个项目上呈现出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共占所有测试项目的50%,这说明二者对这25 项策略的使用水平确实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且是在其刚刚入学的第一周后便对其实施了问卷调查。为此,本次调查结果所透视出的朝鲜族、汉族大学生各自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其实是对其在大学入学前策略使用水平的一次探底,而对此现状的分析与讨论也应立足于初、高中英语教学这一背景而展开。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做如下分析:

(一)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策略使用偏好基本相同,且均较好地使用了补偿策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构成补偿策略的6个测试项目很好地迎合了中、高考的应试需要。因此,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常使用了其中的部分策略。另据调查及访谈结果可知,记忆策略之所以是二者使用水平最低的一项,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策略意识淡薄,以及未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策略培训而导致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老师总让我们背单词,然后考单词,不会的单词就罚写十几遍,甚至是几十遍,可是他根本就不教我们怎么记单词,单词太难背了。”可见,虽然学生有“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之嫌,但他们使用记忆策略的水平之所以这么低,这其中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策略使用水平均不高的现状,主要是由初、高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所致。研究中,笔者在对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加以考查的同时,也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策略培训进行了考查。调查结果表明:朝鲜族大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向你们传授英语学习方法(策略)”的占13%、“教师偶尔向你们传授英语学习方法(策略)”的占46%、“教师从不向你们传授英语学习方法(策略)”的占41%;汉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则相应地表现为16%、51%、33%。由此可见,朝鲜族、汉族学校教师均未能给予学生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或培训。另据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得知,无论是朝鲜族学校还是汉族学校的英语老师,他们大多数都是极其负责任的,但其之所以很少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培训,主要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策略知识就很有限,当然也不乏对策略知识不屑一顾或是一无所知的个别教师。

(三)朝鲜族、汉族大学生的策略使用范围之所以均较广,这主要是因为所测试的50个项目均来自学生日常的英语学习中,都是其学习时本应经常使用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各种策略,只不过是在对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上呈现出了不同的水平。当然,调查结果中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对个别策略的使用着实地存在着“几乎从不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对个别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学习策略使用的死角。但就大多数学生来说,即便他们还不能较高水平地使用各种策略,但还是能够较为广泛地使用了各种学习策略的。

(四)朝鲜族大学生在被试的50项微观策略中,有25项的平均值都低于汉族大学生,且呈现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在于语言的负迁移效应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朝鲜族学生来说,英语对其而言是第三种语言。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母语的影响,而且要受到汉语的影响。虽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对目标语的习得会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负迁移效应。朝鲜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受到母语及汉语这两种语言的负迁移效应,而汉族学生则只需简单地处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即可。由此可见,朝鲜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较汉族学生更多地受到了一定的语言阻碍。为此,本文认为即便影响学习者策略使用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但对朝鲜族学生而言,母语及汉语的负迁移效应则是影响其英语学习策略形成与使用的、有别于其他因素的又一因素。

四、结 语

虽然本研究使用较多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对朝鲜族、汉族大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研究,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选取研究样本的影响。因条件所限,研究中所涉及的朝鲜族大学生只局限于随机抽取的185名新生,并未对全校同年入学的全部朝鲜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汉族大学生的选取则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被试的大样本中随机抽取了与朝鲜族学生数量相等的185名学生。为此,所抽取的370名朝鲜族、汉族大学生能否完全代表各自的母体,这一点还有待在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加以考究,但本研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了揭示出了这部分研究对象的各自特点,并在我国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领域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可对日后有关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提供可鉴之处。

[1]文秋芳,王海啸.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4):61-66.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猜你喜欢
朝鲜族汉族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KORE A TOWN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其它文章
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