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意义与影响因素

2014-02-25 20:32孟禹言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物质消费精神

一、生活方式与低碳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迄今不是一个有公认严格定义的概念,对其范畴的界定多种多样,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认为消费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涵,生活方式的差别外在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消费方式的差异。之所以对生活方式概念存在多种不同观点,主要是对导致生活方式差异性的内在致因认识有所不同。对生活方式差异性内在致因的认知,关键在于对消费性质的划分。依据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将人的消费划分为生存消费和精神消费两种类型。生存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温饱、安全、基本技能等生存层次的需求所进行的消费,精神消费则是为了满足情感、审美、个性、尊重等精神层次的需求所进行的消费。生存层次的消费,由于生理需求的有限性,不存在个体之间量的巨大差别,就消费方式而言,生存层次消费类型也是有限的;精神层次的消费虽然存在着支付能力等制约因素,但主观消费需求则几乎不存在量的上限,消费方式亦可以千差万别。生理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是人内在动物性与文明性双重属性的自然表现,只有在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均获满足的条件下,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感。英国哲学家休谟说:“一切人类活动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获得幸福是一切消费行为的本原动机,但是对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尤其是在精神层面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理解,由此产生差异性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以及其它生态灾难日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的背景下提出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现有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之路。低碳生活方式是在环境责任意识下的生活方式选择,其消费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浪费、尽量以非物质形式满足精神需求,尽量选择低碳产品等方法,实现节制消费和理性消费,从而减少生活所需直接和间接的能耗物耗,进而减少CO2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低碳生活方式并非是倡导苦行,更不意味着生活质量或幸福感的降低,它强调以低碳为指向的理性的和节制的物质消费,同时也强调以非物质的方式获得精神需求的满足。

二、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意义

(一)低碳生活方式是化解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普及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对消费增长的过分依赖。工业文明的特征是电力驱动下的机械化生产,人们日常生活所消费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都需消耗电力,电力目前主要源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祸魁。在市场经济下,生产为市场而进行,市场意味着有购买力的人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可以很容易满足消费者用于生存必需的物质产品需求,当消费者生存需求普遍获得满足,并且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为了保证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和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只有不断创造新的非必需的消费需求,如此就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逆转,不再是生产为满足消费需求而存在,而是人们必须为维持生产的进行而不断消费,在此背景下,浪费和不断抛弃成为注定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的生活现实,而且成为世界大多数人的向往。在这种生活方式下,能源、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危机不可避免。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理性与节制的物质消费,意味着消费朝向必要需求的回归,也终将意味着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朝向只为满足适度消费的回归,意味着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大大减少,如此才能化解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长期和谐共存。

(二)低碳生活方式引领人们超越物质消费寻求精神幸福

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大多数人很难清醒地意识到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获得精神需求的满足。现代科学取代了宗教的地位,帮助人们创造了丰裕的物质社会,却未能担当起精神导师的职责。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和营销者利用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内在心理,一方面以各种手段引导大众消费文化心理,另一方面通过给产品增加差别性的非必需功能,为物质产品附加以文化、审美、个性、尊重、荣耀等精神领域的价值,使消费品具有了满足生存与精神需求的双重意义。比如,豪宅除了作为居所,更多是作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标志;时装不仅为了遮体御寒,更是为了展示审美、个性和魅力;盛宴不是为了果腹,而是为了享受觥筹交错的气氛和体验对于某一阶层的归属感,等等。通过这种把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捆绑在一起的办法,社会生产找到了可以持续扩大规模的巨大需求动力,人类追求精神幸福的过程套上了物质枷锁。然而,物质消费及其所附带的精神外衣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精神的饥渴,正如挥霍无度的亿万富翁并不能给社会树立真正幸福的典范,但是在盛行消费文化的整体社会氛围下,大多数人沉迷于物质消费,并将精神层面的满足寄托于此。市场经济下生产与消费的强迫症不仅导致了生态危机,也导致了人类的精神危机。低碳生活方式使人们摆脱经由物质消费寻求精神幸福的迷途,引导其把更多生命的能量用于道德、情感、审美、求知等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探索,为心灵寻找真正的幸福归宿。

(三)低碳生活方式是对现行发展模式的挑战

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理性和节制的消费,可能会使社会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减缓,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进而影响社会就业;但是,如果不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一任目前这种过度消费、生产增长、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的发展模式持续下去,生态灾难势必加重,二者都是我们不想要的,但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悖论。从伦理层次来说,生态伦理较之社会经济伦理居于更高地位,生态危机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而且目前世界范围内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灾难频度增加,因此,应该首先站在化解生态危机的立场,对现行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模式进行调整。低碳生活方式是对现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换一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不必悲观。如果保持适度的社会生产规模,使人均享有的物质产品足以供其生存所需,但是不足以供其挥霍浪费,也即适宜于实行低碳生活方式,与之相应的社会分配方式能够使生存必需的物质产品在社会全体成员之间较为均匀地分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使一些人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那将是可怕的倒退),在人们的生存需求普遍得到满足之后,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不过多依赖物质材料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通过精神层面消费的差异体现社会公平,使得在生产领域失去的就业机会,得以在扩大的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产业领域得到弥补,这种发展模式既有利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又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虽然它涉及对现行价值观与经济社会制度的较大调整,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但它理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实行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朝这一方向的现实努力。

三、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

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集体理性和共同行动,真正有意义的是落实在生活中的具体行动,如何引导和推促人们在生活中开始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什么是对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行为心理学原理,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内在动机影响因素和外在条件影响因素。内在动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和价值观;外在条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机制和方便性。

(一)内在动机影响因素

行为动机的形成首先基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想要做的事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深度认可和行动的愿望。有利于形成低碳生活方式行为动机的知识包括:生态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灾难问题的知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们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知识等。应该把这些知识以易于接受的科普形式制作成书籍、报刊、以及广播、电视、电影节目,通过各种渠道向大众传播。

价值观是人对生命和生活中一些作为判断标准的根本问题的稳定观点。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偶像影响。宗教教义是信仰者判断事物的根本依据,是他们最基本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的影响力在于,它在潜移默化中使大众具有相似的价值观。文化不是正式的规则和刚性的约束,但它却是人们思维的无形边界和判断的无形尺度,它可以使社会形成代代相传的稳定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传达的生态观念,“中”、“和”的理念所倡导的适度与协调,对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应该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现实价值的思想理念,使其以这样的理念审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强烈内在动机。偶像影响也会对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某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表现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对其他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示范和引导作用。要在全社会推广普及低碳生活方式,如果首先由受公众拥戴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所倡导,并向社会以身垂范,则较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二)外在条件影响因素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需要社会为其提供适宜的机制,例如建立对低碳生活方式进行宣传、管理、服务的规则和机构,可以加快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普及,使低碳生活方式从观念到行动、从个体的不稳定性行动到群体的习惯性行动等各环节之间的周期相对缩短。另外,也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和约束机制,对低碳生活方式践行者给以荣誉和奖励,增强其持续行动的信心和热情,形成对尚未行动者的吸引和带动。对违背低碳生活方式理念的行为则应进行约束和惩罚。

为实行低碳生活方式提供方便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现行社会中绝大多数设施条件都是为适应既有生活方式而匹配的,这些设施有可能对低碳生活方式构成不方便性因素,比如,城市道路设计不适宜自行车出行、家庭和办公场所不设置中水循环系统、商店中不标示哪些产品是低碳产品等。对这些阻碍低碳生活方式推广落实的设施条件应该尽量调整改造,未来的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为低碳生活方式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性,以利于其真正成为社会大众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1]高丙中.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述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2]张劲松.消费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变革[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晏辉.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与消费主义[J].求实学刊,2007(2)

(孟禹言,1965年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物质消费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拿出精神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