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智
多年来习惯了独行,给自己心灵一个假期,放下工作,远离喧嚣的都市,一个人,一个背包,一部相机。穿行于中国西部的大山深处,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发现关注那些比我更为困难的群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今年的目标:远离城市距离中巴边界昆仑山腹地的叶城县西合休乡。
曾经听说过昆仑山里面居住着人家,而且因为地处昆仑山腹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山势险要,人烟稀少,道路不通,很多地方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根本无法到达,有些地方只有骑着毛驴或徒步才可以进入。但是那里有美丽的风景,纯朴善良的牧民,还有可爱的孩子。因为交通不便,他们大都与世隔绝。怀着好奇探秘的心理,我还是经不住诱惑,准备去探秘这块不被外界熟悉的土地。
从叶城县零公里出发
12月中旬,新疆大部分地区早已经是白雪皑皑,我准备前往昆仑山腹地,此行的目的是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000多公里的喀什地区叶城县西合休乡。
西合休乡距叶城县城178公里,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不通公路,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牦牛,90年代以后国家投资600万元,修通了一条与外界联系的简易公路,并且还是单行道。该乡深入新藏公路线后,需一路蜿蜒前行,有人称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险、最难、最烂、路况最差的冰山公路。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里是“生命禁区”,途中要翻越两个昆仑山达坂,大多数山巅常年被冰雪覆盖,道路崎岖险峻。
行程比预计的要困难许多,由于到西合休乡路途艰险,所以不通班车,在叶城县足足等了3天多才等到了可以去西合休乡乡政府的便车。
凌晨,天空还漆黑一片,我们从叶城县新藏线219零公里出发,翻过数座达坂,好不容易赶在太阳落山前夕我到达了乡政府,而这对于我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剩下的4天行程更为艰难。我的目的地是要进入西合休乡环境最为恶劣的4个村庄,最远的村庄距离乡政府180公里,不再有任何通讯信号可以与外界联系,行程中所有的汽车在这里不再有任何价值,只有驴道和羊道可以通行,唯一可以选择的工具就是摩托车和毛驴。在寒冷的12月,这样的行程会变得更为艰难。
向昆仑山腹地进发
在乡政府的阻力也变得更加难以想象,以前进到西合休乡的人,到了乡政府全都被劝返回去了,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可以让你进入这些偏远的村庄。乡长因为考虑到我的安全问题,坚决拒绝我进入这些难以逾越的村庄,并列举了近年来多次遇难翻下山崖的牧民;12月天气寒冷,山里气候变化无常等等困难。但是,我意已决,我坚信自己的毅力和耐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我更期盼去看望在这样寒冷天气中生活的孩子们。我的执著与坚持最终打动了乡长,乡长给我配备了两辆摩托车手,一名维吾尔族翻译。
第二天一早,我备足了带给孩子们的礼物,一路向大山深处进发。行程像乡长所说的那样艰难,不仅要翻越高达46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走过19道铺着简单木板的索桥,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力和毅力,更重要的是胆量和信心。
好不容易翻上了第一个达坂,放眼向下望去,蜿蜒曲折的山道。突然,让人有些后怕起来。摩托车就在这样狭窄而又多冰雪的路上行走,旁边紧挨着悬崖,车辆打滑是常有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滑下山崖。有时候冰多路滑,人不是在骑车,而是一点点向前移动。在狭窄的小路上,不是会车,而是“会驴”,真的在这个时候才感觉新疆的毛驴太厉害了,在这么险峻的山路上行走,一点都不害怕。遇到这种地形,对我来说是最为痛苦的,我只有下了摩托车,徒步前进。
整个行程,真的有点像唐僧西天取经,一难接着一难。好不容易,走过了一上午崎岖难走的山路,这一座座的吊桥又横在了我们的面前,一数总共19个吊桥,摇摇晃晃,我只有下了摩托车,徒步行走。要命的是,这些吊桥上的木板大多已经松散了,而下面就是冰冷刺骨的激流。怪不得,乡上的一个干事说“上了这个吊桥就吓得尿裤子”,原路跑回去了呢。
好不容易过了19座吊桥,我们马不停蹄,又要沿着在峭壁上开凿的栈道,翻上一个达坂。真的感叹这些善良纯朴的牧民,能在这样的石壁上开凿出这样一条小道。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距离乡政府160公里开外的阿亚格却普村。
最美乡村女教师
第二天,叽叽喳喳的小鸟将我从梦中叫醒,推开低矮的牧民土坯房子门,一股芳香扑面而来,我难以想象,在一个被大雪和寒冰包裹着的大山深处还有这样一块绿色田园。袅袅的炊烟从远处慢慢升起,绿油油的麦田焕发着春天的气息,空气也变得那样清新舒畅。感觉自己好像在梦境中一般,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它深深地隐藏在巍巍昆仑山中不为人知的腹地。
阿亚格却普村小学校就建立在峡谷河流中的一个岸边。学校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土坯房,前几年发过一次洪水冲走了一部分校舍,古丽巴哈尔老师和村民们又一起进行了重建。小学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体育设施、体育用品几乎都没有。所有的体育活动、课外活动都依靠老师带着大家做传统原始的游戏来完成。
我终于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一位善良而美丽的维吾尔族女教师——古丽巴哈尔。她就出生在这片土地,她也是第一个走出大山,并且考上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一所大学的女大学生,而当时上大学的代价,就是父亲一年一头牦牛换回她一年的学费,谈到那个时候上学的艰辛她有道不完的苦,那时乡里到县城也还不通车。所以,去一趟县城就要走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徒步、骑毛驴、搭摩托车等等。
所以她立志要学成毕业后,回到村里做一名教师,帮助这里的孩子走出穷山沟。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留在乌鲁木齐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阿亚格却普村,当了一名人民教师,这一做就是10年。
因为种种原因,巴哈尔古丽在这里只是一名代课老师,工资非常低。最初的时候,村里因为离乡里远,学校条件非常艰苦,作为村里唯一的老师,她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让村里的孩子都有机会读书学习。
有一年夏天,学校的教室被洪水冲垮了,一些牧民的房子也被冲垮了,很多牧民都选择了搬离村子,去了政府在县城附近盖的安居房。古丽巴哈尔老师选择了坚守,并且在原来的学校旁边盖起了新的教室,她的工资不高,不但要补贴家用,还要拿出一部分来照顾学校里贫困家庭里的孩子。她一直这样无怨无悔,默默地把所有的爱都留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因为她太爱这些孩子了,她太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早早地走出贫困的山区,过上幸福的生活。有多少个孩子经过她的辅导走出大山,并且考上大学,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她所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严寒酷暑,她总是默默地关心着他们。
由于地形原因,这个村子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建成,每一户人家居住都相对较远,有的要有二三十公里的路。
古丽巴哈尔老师家距离学校只有一公里的距离,每天晚上,她就将家里有困难的或者离学校较远的孩子接到自己的家里,为他们做饭,等吃完饭后再为他们辅导功课。
她告诉我在她家里辅导过的一个女孩去年考上了塔里木大学,并且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她很希望看到村里更多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走出昆仑山,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机会选择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对于西合休乡最为偏远的小山村有了太多的感触,交通不便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困难,这里孩子们取暖用的煤炭,虽然政府是可以免费提供他们使用。但是,从乡政府到村里没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渠道,都是当地牧民自己运输,每50公斤煤炭运费要300元,而且是毛驴送来最快要2天的时间才能走到。虽然政府加大了修路的工作量,面对施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的诸多因素,目前都很难有大的改善。
到了要和孩子们告别的时候,同学们全都跑出了教室和古丽巴哈尔老师一起要为我送行。因为,我是第一个从外界走进这个山村小学的公益志愿者。但是,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志愿者也会走进大山,把更多的爱留在这里,留给最需要的人。
一眼望不到边的昆仑山,还有更远的两所学校等待着我,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前方的路一切都是未知,我也知道,路途肯定要比预想的要艰难很多,既然这样选择了,我只能义无反顾,勇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