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强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人民医院 213172
心房纤颤是老年人的高发病症之一,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医学调查已证明:我国老年人发生心房纤颤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栓塞作为心房纤颤的常见并发症,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影响[1]。因此,控制患者心率,稳定窦性心率,防止血栓栓塞的发生,是心房纤颤的主要治疗目标。笔者对我卫生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1 临床资料 我卫生院2010-2012年期间共收治的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7.51±4.3)岁,男51例,占65%,女27例,占35%。其中合并性高血压心脏病31例,占39.7%;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27例,占34.6%;孤立心房纤颤13例,占16.7%;甲状腺亢进性心脏病5例,占6.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例,占2.6%。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均证实没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多是通过药物控制心率,主要有地尔硫卓、美托洛尔以及地高辛。
1.2 方法 对照组:晚饭后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1次/d;治疗组:在每日下午5~6点,服用3mg的华法林,根据INR的目标值,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将华法林作为长期服用药物并保持剂量[2]。
1.3 观测指标 在对照组和治疗组服药后的1周、3周、5周、7周时观察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并随访1年检测患者脑卒中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依据 将实验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服药后观察患者1周、3周、5周、7周凝血酶原时间,结果如表1。在随后1年的随访中,治疗组脑卒中发生概率为4.1%,对照组脑卒中发生概率为14.7%。可见,心房纤颤患者服用华法林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值得推广。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间的心率紊乱疾病,发病率每年约为5.5%,且与患者年龄呈正比例关系。根据流行病研究显示:60岁以下发生心房纤颤的概率为0.89%,80岁以上发生心房纤颤的概率为7.9%,而85岁以上发生心房纤颤的概率则上升至20.6%。栓塞是心房纤颤最严重也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心房纤颤会导致患者心房功能恶化,同时因为患者心房局部血液淤滞,处于高凝状态,内皮细胞功能发生障碍,易导致发生血栓。血栓的脱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如:阻塞脑、肾、肠系统及患者四肢动脉血管,造成四肢器官坏死。心房纤颤具有病因复杂、治疗效果缓慢、复发率高等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心房纤颤治疗存在抗凝不足等不良现象,这尤其体现在老年人身上。分析抗凝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收获,在有效预防老年心房纤颤发生脑卒中的同时,避免出血是现阶段需要尤为重视的问题。
表1 两组不同时间脑卒中及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常用于治疗心房纤颤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及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类制剂、维生素K抗剂,能有效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同时阻碍凝血因子梭化,阻止凝血因子前体物质发生活化作用,从而阻止血栓形成。患者在服用华法林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其他药物及食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向患者讲解华法林的相关知识,并建立患者联系卡,让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卫生院进行复诊,若患者病情有变化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应当让患者知道INR处于理想状态值才能实现最好的抗栓效果和避免出血风险。因此,广大患者应配合医生按时检测INR值的变化,以调节华法林的用量。
本文表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延长趋势,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也有延长,但是延长的效果不如华法林组明显。研究表明,抗凝药物能有效延长患者凝血时间,减少发生栓塞概率,在本文中,通过对患者1年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服用华法林的治疗组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为4.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1] 叶钦.老年人心房纤颤80例华法林抗凝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38-39.
[2] 刘丽,刘戬,刘志伟,等.药物治疗心房纤颤68例体会〔C〕//首届全国心血管病防治新进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0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