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衔接设计的思考——以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建立为例

2014-02-23 10:48姚韵红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学分课程内容

姚韵红

(云南开放大学 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223)

本文所提“中高职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是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采用建立在云南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分互认机制基础上的教学运作机制,以“一体化”教学设计为主线,搭建学分互认的学习成果的“立交桥”,以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以满足云南对高等技能型人才要求而推行的一个试点项目。它对于促进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创新探索。

本项目改革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在于做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这个衔接结构最基础的是课程体系设计,衔接的特点在课程标准中得以体现。因此,探索建立体现“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设计适合进行学分互认、衔接沟通的课程体系,编制体现衔接特点的模块化的教材,对于本项目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一、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

课程标准是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课程文件,是进行课程设计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及其深度与结构,并提出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教学行为的基本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其主要依据是:

(一)政策依据

本项目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以我国教育政策为指导。云南开放大学开展的“中高职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是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批复》、《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及《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一体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导,同时进一步落实鲁昕副部长在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强调全面推动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的讲话精神,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型人才的培养,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引领,在中职教育全日制面授学习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方式,促进学生从中职学习提升、扩展到高职教育水平的学习,以符合“中高职衔接”项目学生心理特点、学习规律的方式,制定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谐发展为取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对课程教学各环节进行六个“一体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二)教育理论依据

本项目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主要是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论、远程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协同与系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衔接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构建符合“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知识体系。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论

以学生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学生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建立课程标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思想。

2.课程与教学理论

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课程知识体系划分为直线型课程内容形式和螺旋型课程内容形式两种。直线型课程内容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螺旋型课程是采取螺旋的排列方式组织内容,在相邻的两个以上单元或阶段安排基本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内容。

“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是一项新型的教育改革项目,需要立足于“中高职衔接”的基础性,针对课程的不同类型以及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的不同特点,设计适宜于“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对于直线型课程的设计,以“基础+多维扩展”的方式,通过“扩展”将高职教育的必需内容补上;对于螺旋型课程的设计,以“基础+螺旋提升”的方式,通过“提升”将中职学习内容不断深化和提升。一方面将课程内容从中职层面提升到高职水平,另一方面在学分兑换机制下,使课程实施体现衔接的特点,建立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学分进行部分转换、课程学分与职业资格证书学分互通的课程框架,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向高职水平发展的衔接学习。

3.协同理论

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小系统之间、各种教学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趋向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使系统获得较大地效益,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协同教学策略在开放大学建设的教学领域的运用,成为了众多教学策略中的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策略。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衔接”的试点项目建设,可以说就是一个开放系统中,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分别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一定联系的特定状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影响着开放大学的教学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

(三)客观现实依据

当前,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的途径多样化,但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学习内容上简单重复学习,有的学校无视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直接以高职学习代替中职学习,甚至让中职学生学习本科教材,没有关注到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缺少对中职过渡到高职这一衔接点的教学设计和研究。这样的教育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是违反国家规定的。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主题,因此,必须建立确实有效的衔接机制,以科学、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所以,只有建立适宜的课程标准,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才能真正推动本项目的教学改革。

二、建立“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是在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进程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实践,其课程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是:

(一)课程适应性原则。“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适合于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基础的学生实际,又需要有适合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空间。在课程适应性原则的指导下,要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高职教育学生的培养规格,设计与两者衔接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并依据课程标准合理安排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有效组织、实施教学。

在此原则指导下,纵向上,从必备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加上“螺旋提升”模块,系统设计螺旋型课程内容的衔接,从而搭建中职课程学分与高职课程学分兑换的构架;横向上,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的合理设计,或者是扩展性知识与技能实践操作策略的补充,以基础模块(或中职模块)+“多维扩展”模块的结构,设计直线型课程内容形式,搭建课程学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兑换构架,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的途径。

(二)职业导向原则。课程标准必须符合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以职业岗位的规格要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的建立也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紧紧挂钩,这将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

(三)开放性原则。课程教学标准既要兼顾中职面授课堂教学需要,又要体现高职网上远程教学的特点,并能对打破时空限制的学生学习提供教学规范,便于弹性学制的开展。例如,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满足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水平需要学习,在文本教材中专门设计了“视野拓展”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上网学习,与同学、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种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的能力,以保障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四)系统性、协同性原则。通过协同教学目标、协同教学要素、协同学习方式、协同助学导学、协同课堂内外、协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建立,实现中高职教育内容的“一体化”设计。

三、“中高职衔接”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内涵

(一)“中高职衔接”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结构

本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为: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概述课程性质、课阐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衔接特点、课程框架设计;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或情感目标三个维度规定;第三部分为“课程内容”,需要根据课程结构体系,并突出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的不同特点,对衔接课程进行以“基础+螺旋提升”或者是“基础+多维扩展”的“一体化”教学设计;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学习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中高职衔接”项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编制文案另见相关教学材料。

(二)“中高职衔接”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内涵设计

1.衔接结构的类型

“中高职衔接”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标准,其内涵的关键在于衔接结构的设计。在改革探索中,以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为指导,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衔接结构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螺旋型课程,以“基础+螺旋提升”的方式设计,通过“提升”将中职学习内容不断深化和提升,呈现“基础结构(或中职教育)+纵向螺旋提升”结构。

第二种类型:直线型课程,以“基础+多维扩展”的方式设计,通过“扩展”将高职教育的必需内容补上,呈现“基础结构(或中职教育)+横向多维扩展”结构。

第三种类型:混合型体系课程,既有直线型课程特点,又有螺旋型课程特点,需要以占优势的类型为主进行初级衔接,在试点过程中不断修改,逐步提高衔接的质量。

第四种类型:无衔接课程:以常规学科体系进行课程标准编制。

2.重点类型课程衔接结构分析

以上前两种类型是改革探索的重点,尤其是螺旋型课程的设计,大部分“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课程属于这一类,第三种类型是偏重前两种中的一种类型,最后一种类型则为一般设计。本文以图示主要介绍螺旋型课程设计、直线型课程设计。

(1)螺旋型课程设计,其结构见图1。

图1螺旋型课程结构设计

图中中职主要对应的是基础结构(教材表现为“基础篇”),各小方框代表基础知识点,通过螺旋型提升学习,学习者进入到高职阶段,学习的内容深入到高职更厚实的知识点,小方框增大了。中职阶段解决的是“是什么”、“做什么”,让学生直观掌握、模仿操作,这是培养“经验型”中职人才的方式;高职阶段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做”,让学生明白原因,掌握策略和措施,采取的是培养“策略型”高职人才的方式。“经验型”人才与“策略型”人才的区分,是引自职教专家姜大源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观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设计,对中职与高职不同阶段的内容确定,则与这一区分是一致的。

为做好这一设计,学前教育专业以“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为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通过教材结构的设计得以体现,具体做法是:教材内容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既设计了适用于中职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篇”,又设计了适用于高职教育阶段继续学习的“提升篇”。“基础篇”主要是把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南规定的三门学科内容作为基础,以“基础知识”、“经典实验”、“案例与思考”等模块呈现“是什么”内容;“提升篇”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策略指导、原因分析等内容,以“应用指南”、“聚焦与思考”等模块提供学习者实际操作的策略和措施。这就让学习者通过“基础篇”与“提升篇”的衔接学习,较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智力和创造性发展、言语发展、情绪发展、个性发展等心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逐步提高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幼儿园活动心理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指导幼儿园实践操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的基本能力,这就有利于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两个不同的学历层次之间的课程内容的衔接。

(2)直线型课程设计,其结构见图2。

图2直线型课程结构设计

这一类型课程结构是直线上升,在从中职上升到高职的过程中,不断添加高职阶段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基础结构的知识点加上从其他课程中分离出来的知识点,或者是由各个不同来源(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或是课程深化)进行多维度扩展,从而构成高职课程结构。这种类型课程知识点是排列结构,一环扣一环,但知识点之间并不完全交叉,以扩展的宽度体现高职水平的提高。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属于这一类型。在设计中职、高职衔接结构时,可以先找到以中职“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相关的身体健康与疾病预防教育知识点,并添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生活健康教育、营养教育、体育活动的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的健康教育活动等模块化知识点,并采取加强策略能力训练的扩展模块,最终形成高职学习的衔接内容,有利于进行中职阶段学分的部分兑换。

四、推进“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建立的具体措施

(一)对云南开放大学总部及二级学院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行调研

开展对云南开放大学总部及二级学院已有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调研,分析两者共有的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方案的异同、原课程标准的区别、教材内容的区别等因素,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共同点与区别的基础上,寻找衔接点,进行教学设计。

(二)对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造

建立中、高职不同分层又相互统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不同分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要求,编制“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课程标准。具体做法是:

1.建立与学分互认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造,修订自身的学分体系。学分银行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和各级各类教育有效衔接与转换的要求,课程框架结构需要由传统的刚性化结构转化为柔性化结构。课程体系要建立普通文化基础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课程等模块,搭建满足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学分转换的桥梁课程与框架课程的合理架构。

2.编制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其组织策略:

(1)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2)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不同,按照课程理论的分类判断是否属于螺旋型课程结构,还是属于直线型课程结构,采取不同的衔接设计操作。

(3)以课程标准为引领,编制适合“中高职衔接”的新型教材。

(4)课程标准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后,颁布实施,这是学分互认的依据。

(5)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改,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的“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课程标准。

总之,“中高职衔接”项目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建立也处于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在教学中加大研究和实践。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谭小林.让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过程——协同教学的理论[EB/OL].http://teacher.eol.cn/20010827/208442.shtml.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哈肯.关于协同学[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3,(1):8.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学分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