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万 忆 庞 通 张亮华
媒体外交中的“记者传播”策略
——以广西电视台东盟传播实践为例
□ 文/万 忆 庞 通 张亮华
所谓“记者传播”,即记者在媒体外交中的人际传播,记者作为媒体外交的传播主体之一,在媒体外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国际传播学中人际传播的视角出发,解读记者在媒体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记者在媒体外交中传播的主要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并分析“记者传播”在媒体外交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最后,根据当前我国记者开展媒体外交的不足,并结合媒体外交的运行机制,为我国记者如何开展媒体外交提出建议。
记者 媒体外交 人际传播 东盟
记者是媒体外交的主体之一,他有别于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开展的媒体外交,更加强调记者个人在媒体外交中的作用。
“记者传播”有两种机制。一是本国记者“走出去”,在对外新闻采访交流活动中的个人传播行为;二是把外国记者“请进来”,一国政府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影响外国新闻记者,通过外国记者传播本国信息的行为。例如,广西电视台举办的“中国—东盟合作之旅”广播电视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就是中国记者“走进东盟”的对外新闻采访交流活动;而“聚焦广西”国际电视采访活动,则是广西电视台把东盟国家的媒体记者“请进来”进行的采访交流活动。在这两个活动当中,广西记者与东盟记者都是媒体外交的传播主体,不同的是,广西记者在职务行为之外直接进行人际传播;东盟记者更多的是作为“意见领袖”,受到“广西的影响”之后,回国后按照“广西的意图”进行“二级传播”。
归纳起来,记者在媒体外交中传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内容
广西台记者利用在东盟采访的各种场合,贯彻落实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为实现和维护中国在东盟的国家利益,积极开展信息传播活动。记者通过采访、交流、会见,向东盟各国各界人士深刻解读我国的相关政策,展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决心,传达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共谋机遇、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真诚愿望,回应外界对我国的重大关切,不仅扩大了中国的影响,而且传递出准确的信息,对各类有损中国的负面言论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2.经济内容
广西台记者通过新闻采访,广泛对话东盟商界精英,打造经济信息汇聚和沟通的平台,彰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交流沟通商情信息,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文化内容
广西台记者还利用各种场合传播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精神风貌;传播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现友善亲和的社会民风,纠正被某些西方媒体长期歪曲的中国形象,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众之间的彼此认同。
1.本国记者对外采访时的传播渠道。
记者通过在国际场合的演讲、社交等人际交流活动,向外国政府官员和普通公众介绍本国情况。例如,广西台记者深入东盟各国进行采访交流,每到一处,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见当地政、商、侨、媒各界人士,介绍中国、介绍广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媒体外交的信息传播功能。
记者在国际场合通过展示自身良好的专业形象,间接展示中国人民的良好风貌和中国的国家形象。个人的形象在人际传播中所传达的信息,往往会给人所在国的第一印象。广西台记者在东盟各国的采访交流活动中,个人的言谈举止、衣着发型等都会给东盟各国的民众形成关于中国人的第一印象。
2.接待外国记者来访时的传播渠道。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外国记者是所谓的“积极受众”,回国后其“二级传播”效果显著。从接受心理和接收习惯来看,一国或一地的受众对于从本国或本地媒体获得的信息具有更大的信任度,因此,在国际展会的对外传播中充分发挥境外记者和媒体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提高国际社会更公正地评判中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
一国政府或政府委托的媒体机构,以影响外国记者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外交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推动媒体记者的交流互访以缔结友谊;二是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解读以增进理解;三是加强新闻合作和文化交流以扩大影响。
以广西电视台“聚焦广西”国际电视采访活动为例:从2004年开始,广西电视台开始举办以东盟国家电视台为主的“聚焦广西”国际电视采访活动,通过把东盟国家的媒体记者“请进来”,对其进行新闻管理和议程设置,然后再让他们制作的节目“走出去”,在其所在国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聚焦广西”国际电视采访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这项活动不仅为各国媒体记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而且让国外记者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中国、拍摄中国,他们制作播出的节目,更容易为其所在国家观众接受,影响更为广泛,媒体外交的效果更为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东盟记者来访广西时,广西台的记者编导全程陪同接待,他们的待人接物和观点立场,给东盟记者留下的直观印象,会成为东盟记者回国后广为传播的“中国印象”。而这些印象的积累,就会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眼中的中国形象。
记者开展媒体外交的主要方式是对外采访交流,记者参与对外采访交流活动,和外国的民众、社会团体或组织、政府官员等进行采访交流,因而记者在媒体外交中的传播受众是外国的民众、社会团体或组织、政府官员等。记者通过采访交流,向目标受众传播本国的新闻传播理念、核心价值观、历史社会与文化、对内对外政策等,促进目标受众和本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达到媒体外交的目的。本国记者在接待外国记者来访时,传播受众就是外国记者。
广西电视台组织的“中国—东盟合作之旅”广播电视联合采访活动,在与东盟媒体的交流合作方面,采访团主动策划与当地媒体进行不同形式的互动,越南中央电视台、越南之声电台、老挝国家电台电视台、巴特寮通讯社、泰国国家广播电台等东盟国家主流广播电视媒体都参与了采访团的部分采访活动,并对采访团进行了充分报道。采访团还深入东盟国家的经济开发区、主要港口、华人社团、大型企业以及普通百姓家中,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报道,通过多种形式与东盟各国的各阶层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
中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都是属于官方官办的性质,媒体外交中的“记者传播”多是依托于有着政府背景的新闻媒体或记者组织。因而,中国的媒体记者无论是在何种公开场合开展媒体外交,都应该服务于中国的大外交方针,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国家利益。目前,尽管中国记者在与外国记者和记者组织的交流水平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对开展媒体外交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国记者对媒体外交还普遍缺乏理论认识,亟须提高对外交往的素质和水平。
对于媒体外交中记者传播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提高认识,加强媒体外交的记者传播。新闻媒体在开展媒体外交时,要充分认识到记者传播的作用,发挥大众传播无法发挥的功能,要鼓励参与媒体外交的记者,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开展人际传播。
2.努力实践,增加新闻采访的对话交流。作为记者来说,要善于利用出国的机会,在采访报道之余,增加与被采访对象和相关人员的人际交流,有意识地进行国际传播。
3.改进内容,突出记者传播的中国元素。记者的人际传播,政治经济的内容当然不可少,但文化传播显然更符合人际交流的特点,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中国记者要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播给国际的受众。
4.讲究策略,做好记者传播的议程设置。记者在进行人际传播时,可以有意识地影响受众关注某个问题,通过这种议程设置来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影响到政府议程。
5.加大投入,促进中国记者的国际传播。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要增加外宣资源的投入,为记者开展媒体外交,实现国际传播创造条件。
6.提升服务,影响外国记者的二级传播。资深记者本身就是各国的意见领袖。资深记者以采访事实和亲身经历为依据,在媒体和社会上发表评论,从新闻和外交等专业角度对国际事件进行分析,其个人的话语质量和传播效力不可忽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应委托本地媒体,多多邀访外国媒体记者,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交流,影响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再通过他们的采访报道和回国后的人际交往,影响各国民众的态度,进而影响各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作者分别是: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广西电视台副台长、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本文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公共外交视域下的电视媒体对外传播研究”部分成果。】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