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伟 钟 恋 焦小珂 兰 杰 艾 莉▲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2.四川新中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广元 628000;3.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四川广元 628000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母草还具有治疗前列腺增生[1]以及美容的功效[2]。目前,以益母草为原料的现代制剂主要有注射液、片剂、颗粒剂、合剂、胶囊、软胶囊、膏剂以及滴丸等多种剂型,主要用于妇科疾病。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脂肪酸类以及挥发油类等,其中的生物碱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指标性成分,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其药材及其制剂的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进行了测定并规定了限度。现将益母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益母草的应用非常广泛,以益母草为主药的制剂也很多,如复方益母草合剂、抗宫炎片、坤宁颗粒、益母草注射剂等,在质量控制方面多选用益母草或益母草里的指标性成分作为其主药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现有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等。
益母草的鉴别多以其指标成分盐酸水苏碱为主,也有以阿魏酸为鉴别成分的,都采用益母草对照药材作为对照标准。因为盐酸水苏碱易溶于醇和水,所以大多采取醇水提取。陈士翠等[3]对活血养阴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对葛根与益母草进行定性鉴别,药材用乙醇提取并用1%的盐酸甲醇定容,与盐酸水苏碱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 G 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365 nm)检视。金凤珠等[4]在复方益母草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对益母草、当归以及川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手段。益母草的薄层鉴别为水提醇沉液与对照药材溶液以及阴性对照液同点于一硅胶 G 板上,以苯-氯仿-冰醋酸(6∶5∶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下(365 nm)检视。女金丸[5]由当归、白芍、肉桂、益母草、牡丹皮、延胡索、黄芩、陈皮等二十三味中药制成,益母草的鉴别为其水提液经过滤、过交换树脂以及洗脱等过程制得的甲醇溶液与盐酸水苏碱的甲醇溶液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的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盐酸-乙酸乙酯(8∶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并喷以稀碘化必钾,日光下检视。罗毅等[6]用益母草提取液与阿魏酸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 G板上,以苯∶冰醋酸∶甲醇=30∶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另外,以苯∶甲酸乙酯∶甲酸=6∶3.5∶0.5;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9∶1∶0.1; 正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2∶0.5 为展开剂也可以得到与以上相同的结果。
薄层色谱法多作为定性鉴别用,也有的文献采用薄层扫描法定量。如2005年版 《中国药典》采用薄层扫描法(TLCS)测定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产妇定胶囊主要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甘草、红花等中药组成,傅勇等[7]以君药益母草中的盐酸水苏碱为指标成分,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以及含量测定,从而控制其质量。妇月康胶囊是由当归、川芎、甘草、益母草、红花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裴香萍等[8]以盐酸水苏碱为指标,建立薄层扫描法,并建立了方法学考察,测定结果稳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中药的含量测定中。陈碧莲等[9]采用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测定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含量,方法为 HILIC 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2%冰醋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Alltech 200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 80℃,气体流速 2.0 L/min;流速0.5 L/min。该方法可以替代薄层扫描法用于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张玉萌等[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母草饮片中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SCX 强阳离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5 mo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1000∶1.5)(磷酸调 pH 值 2.25~2.3)检测波长:192 nm;流速 1.0 mL/min;柱温:25℃。该方法可以用于益母草饮片的质量控制。彭丽丽等[11]对益母草滴丸中水苏碱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为Waters Spherisorb SCX阳离子交换树脂柱(416 mm×250 mm,5 μm );流动相:15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有0.04%三乙胺和0.15%磷酸);柱温:室温;检测波长:192 nm。此方法简便,可以用于益母草滴丸的质量控制。李政海等[12]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Ultimate Column XB-NH2(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192 nm,流速为1.0 mL/min,建立了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型)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复方益母草胶囊是由益母草、熟地黄、当归3种中药制成,具有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的功效。钟颖[13]采用RP-HPLC-ELSD法同时测定复方益母草胶囊中阿魏酸、盐酸水苏碱、梓醇、麦角甾苷的含量,丰富了复方益母草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益母草的质量控制中也有应用。罗毅等[14]采用HPCE法测定了益母草总碱中的盐酸水苏碱,水苏碱在0.164~1.97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5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益母草总碱提取物定量控制的方法。徐两军[15]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了益母草中的4种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芦丁、金丝桃苷以及槲皮素),山奈酚、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07、0.08、0.23和0.44 μg/mL,该方法可以用于益母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吴婷等[16]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CE-ED)测定了益母草及其冲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根皮苷、橙皮素、芦丁、山奈酚、洋芹素、槲皮素在 5.00×10-7~1.00×10-4g/mL范围内均与其相应的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S/N=3) 分别为 4.68×10-7、2.03×10-7、4.68×10-7、2.68×10-7、4.81×10-7、3.61×10-7g/mL,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的手段[17]。朱海云等[18]采用“H2SO4-KBrO3-Mn-SO4-丙酮”振荡器,添加一定量的益母草,得到其振荡指纹图谱,同时研究了振荡体系中丙酮、Mn2+、H+和 BrO3的浓度变化对振荡波形的影响,并分析了振荡周期、振幅和振荡寿命随底物益母草用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益母草的临床用药提供基础。益母草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较其药材广泛,如贺亚玲等[19]应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对16批益母草注射剂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采用Aichrom Bond-AQ-C18(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 0.1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共确定了9个共有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益母草注射液指纹图谱的专属性以及特征性。苗文娟等[20]以水苏碱峰为参照物峰,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益母草注射液指纹图谱,标示出益母草注射液中12个主要共有峰,该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及分离度,可为益母草注射液的质量提供依据。
近年来,DNA指纹图谱由于其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鉴别中。中药成分复杂,不同植物来源的同一种中药,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很大差异。如益母草属植物在我国有12个种,2个变种,由于功效相似,常被混用。因此,从分子水平上对益母草药材进行鉴别,保证药材质量,是很有必要的。余琪等[21]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在DNA水平上对益母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构建了益母草AFLP指纹图谱,为益母草种质资源的分析、评价以及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张国梅等[22]用RAPD法对几种来源于益母草属植物的生药进行鉴别,采用CTAB法提取材料基因组DNA,选取50种随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所得结果比较稳定,重现性较好,该方法可以用于益母草属植物的鉴别。陈丽雅等[23]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益母草主要分布区19个种源样本,通过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可将19个益母草种源聚为3类,其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以及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为益母草新品种的选育和人工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药的复杂性在于其内在成分的多样性,其药效不是来自于单一活性成分,而是来自于多种成分,如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以及常规小分子物质(生物碱、黄酮、皂苷等)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因此,任何一种单一活性成分都不能代表药材及其制剂的功效,也不能全面反映其内在质量的优劣。目前,对于益母草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单一活性化学成分上,主要以盐酸水苏碱以及盐酸益母草碱作为鉴别和含量测定,也有的测定阿魏酸、黄酮以及多糖的含量。关于益母草的质量评价中,文献中所测定的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含量差异很大,有的甚至低于药典规定指标,所测定的黄酮、多糖也不能客观反映益母草药材的全貌,所以对益母草药材及其制剂采用综合分析成为其质量控制的必然趋势。
在药材的传统质量评价体系中,气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24]。电子鼻、电子舌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检测和识别复杂气味及味道的分析系统。它的原理是模仿生物的嗅觉以及味觉机能检测样品的整体信息,适于中药复杂气味的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性状项下描述益母草为气微、味微苦,模糊的术语导致很难从气味上对其药材进行鉴别以及质量控制。但是,电子鼻、电子舌在中药“气味、味道”的整体把握上显示出了优越性,能对样品“气味、味道”特征进行特异性识别,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结合药典规定指标共同对益母草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益母草及其制剂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可控。
[1]葛邦雨.前列腺合剂治疗前列腺增生 72例[J].陕西中医,2003,24(4):320-321.
[2]王理鸣.益母草鲜汁对皮肤黑色素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3):60-61.
[3]陈士翠,鞠建明.活血养阴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7):65-67.
[4]金凤珠,黄秋亚.复方益母草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6):68-71.
[5]戴敬,杨晓婧,郝培培,等.女金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J].中成药,2010,32(11):2021-2025.
[6]罗毅,罗云,周本宏.益母草中阿魏酸的分离和色谱鉴定[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5):462-463.
[7]傅勇,付超美,杨亚飞,等.薄层扫描法测定产妇定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848-849.
[8]裴香萍,张淑蓉,裴妙荣.薄层扫描法测定妇月康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7,29(7):附 15-16.
[9]陈碧莲,祝明,黄卫国,等.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3):502-504.
[10]张玉萌,项菲菲.益母草饮片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含量测定[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13,15(2):73-74.
[11]彭丽丽,肖苏萍.益母草滴丸中水苏碱的含量测定[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2):40-44.
[12]李政海,苏作林,廖展苇,等.HPLC法测定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型)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6):70-72.
[13]钟颖.RP-HPLC-ELSD同时测定复方益母草胶囊中阿魏酸、盐酸水苏碱、梓醇、麦角甾苷的含量[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6):106-108.
[14]罗毅,文为,周本宏.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益母草总碱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0):1036-1037.
[15]徐两军.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益母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908-911.
[16]吴婷,管月清,郑双杰,等.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益母草及其冲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科学学报,2006,22(4):406-409.
[17]范永春,杨光明,潘扬,等.川芎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9):574-576.
[18]朱海云,孙聪.益母草的振荡指纹图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2008,28(3):1002-1006.
[19]贺亚玲,姜卫东,何世芬,等.益母草注射液HPCL指纹图谱研究[J].药物分析杂质,2007,27(10):1578-1581.
[20]苗文娟,杨蕾,吴大蓉,等.益母草注射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07,38(8):1171-1174.
[21]余琪,沈晓霞,沈宇峰,等.益母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中草药,2009,40(8):1296-1299.
[22]张国梅,徐腾,王晖.RAPD法鉴别几种益母草属生药[J].中药材,2009,32(6):885-887.
[23]陈丽雅,赵鹂,白岩,等.不同种源益母草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1):1343-1345.
[24]李德秀,罗岚.再论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4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