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和学情的词串教学

2014-02-20 07:22金玉
教师·中 2014年1期
关键词:词串贝加尔湖冰面

金玉

1 依据文体特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词串

很多教师在设计词串时,只关注文章中的字词,不关注文体,文体意识的缺乏导致了词串设计的千篇一律,其实词串的设计应该凸显文本的特色,才会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选择人物介绍的方式设计了一组词串来导入新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认识这是谁吗?(学生回答)

师:对,他就是很多同学心目中的小英雄:哪吒。你能介绍一下他吗?(生个别介绍)

师:他的师傅太乙真人送给了他两件威力极大的宝贝。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出示:混天绫、乾坤圈,带注音)

生:拿在手里的金圈就是乾坤圈,它个头不大,可是比一座大山还重。

师:对,哪吒就曾用它降伏过不少妖怪呢!(再读词:乾坤圈)

生:围在哪吒脖子和胳膊上的法宝就是混天绫。

师:混天绫看似轻薄,却能喷出火焰,还能束缚住神仙。

师: 这两样宝贝都具有极大的法力, 我们称它们是“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就是哪吒最初拥有的两件法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哪吒闹海》(板书课题)

这组词串一共四个词语,分别是:哪吒、混天绫、乾坤圈、两件法宝。这四个词看似凌乱,但是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小英雄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了词语出场的先后顺序,并且用巧妙的过渡语引导学生读词,介绍人物、法宝,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理解了词语,产生了学文的阅读期待。

2 依据生字词和学生知识储备的缺失设计词串

很多教师都能够依据文本中的生字词来设计词串,但是往往只是简单加以罗列。教学中,只有依据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的缺失,抓住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选择部分生字词构筑词串,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一课时,就设计了以下的词串教学:

师:(出示词串:“俄罗斯 莫斯科 贝加尔湖”指名读),读了这组词,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词语都是表示地名的。

师: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生: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境内。

师:这样介绍就清楚了,贝加尔湖是事情发生的地点,谁来说说你对贝加尔湖的了解?

生:我知道贝加尔湖四周群山环抱,风景奇丽。

生:因为俄罗斯再往北就是北极,所以一年中,贝加尔湖有5个月都是结冰的,而且冰很厚,有90厘米呢。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依据学生对俄罗斯地理知识的缺失,设计了一组关于地名的词语,利用学生的介绍,转化了课堂中的成品资源,填补了学生相关知识的空白。

3 依据文本内容和学生阅读障碍设计词串

很多教师都能够依据文本的重点内容和学生阅读难点来设计词串,以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实一篇文章具有许多特点和成分,有时抓住文章不显眼的地方,也能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构思的匠心。在执教《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我抓住了冰面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提炼了一组词串:

师:整个破冰的过程中冰面是怎样变化的?

生:老天鹅重重扑打冰面,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

师:还有谁来补充?

生:冰面裂开很多小缝,终于塌陷了,而且水面还在慢慢地扩大。

师:你们能用关键的词语来表示冰面的变化吗?(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们提炼了这样一组词语:颤动、裂缝、塌陷、扩大。)

师:谁能读好这组词?指名读。

师:让我们伸出双手,现在你的双手就变成冰面了,你能把冰面的变化演示出来吗?(教师说词语,学生手势表演冰面的变化。师相机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表演塌陷,“塌”这个生字,为什么是提土旁呢?)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把冰面的变化读出来。

师:在什么情况下,冰面破了,而且水面越来越大呢?

生:在老天鹅的带领下,天鹅们齐心协力打破冰面,而且水面越来越大。

师:这就是天鹅破冰的经过。

很多教师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关注的是老天鹅破冰的动作,而冰面的变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冰面的变化也能从侧面反映老天鹅的勇敢顽强,而且这组词串四个动词中三个:“颤动、裂缝、塌陷”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理解的生词,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手势表演来理解这些动词;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冰面的变化;最后用问题提示,引导学生概括天鹅破冰的经过。这样的教学既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天鹅破冰的场景,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天鹅破冰的艰难,从而让老天鹅勇敢无畏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

猜你喜欢
词串贝加尔湖冰面
冰面下
冰面上
贝加尔湖赛车节
在天然冰面上滑行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冰面精灵
报纸新闻标题中的“热词群”和“热词串”
迷人的贝加尔湖
美语口语词串You Know What探析
基于领域类别信息C-value的多词串自动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