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翻遍传统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似乎难以找到“代购”这么个专有名词;然而,中国的进口奶粉市场,却绝对无法忽视“代购”的存在。
南太平洋的明珠,有着“长白云之乡”美誉的新西兰,凭借着对中国出口的迅猛增势,在近年出口额达创纪录的94.2亿新西兰元(约合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2%。至此,中国成为新西兰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同时也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在所有出口产品中,乳制品占了新西兰年出口额的29 %,绝对是这个“长在牛羊背上”的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品。
青草牧养孕育优质奶源
纵观全球,公认的优质奶源产地有两个区域:一是北欧地区,以荷兰为代表,包括丹麦、瑞典和挪威以及瑞士、奥地利和德国等阿尔卑斯山脉区域;另一个就是澳新地区,以新西兰为代表,包括澳大利亚。
在记者采访全球第一大牛奶生产商、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公司的集团食品安全和质量部主任伊安·帕里斯先生时,他在一个小时的介绍中,至少提到了20次新西兰的“青草牧养”方式。的确,新西兰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奶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太平洋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温带海洋性气候使得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全国森林面积达到8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广袤的森林和牧场造就了名符其实的绿色王国。
此外,地理上的与世隔绝,使新西兰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由于动植物病虫害很少,绝大多数新西兰的畜牧业采用放养方式,并选育以荷斯坦为代表的优质奶牛品种,加上先进的奶制品采集工艺,成就了高品质的新西兰奶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70%的婴幼儿奶粉产品均采用新西兰奶源。
记者深入到新西兰多个地区的牧场参观,在北岛中部怀卡托地区的一家牧场,广袤的牧场上散养了约300头荷斯坦奶牛,据农场主介绍,这些奶牛每天早上从牛圈牵出,在户外享用茵茵的绿草。为了保证奶牛每天吃到的都是最新鲜的青草,牧场特意用铁丝网分割为若干区域,每天奶牛都会到指定区域吃草,既防止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同时也保证了奶牛的食料质量。
从散兵游勇到集团作战
中国国内奶粉事故频发,促使“洋奶粉”走俏,其中,新西兰奶粉更是众多年轻妈妈们争相追捧的首选,而“代购”的方式因其具有价格优势成为了流行趋势,加上淘宝网店的兴起,为海外奶粉代购推波助澜。
曾几何时,新西兰当地的华人和留学生是代购货源的主力军,在新西兰各大超市门口,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华人肩扛手抱成箱的婴儿奶粉离开,而在新西兰的邮局和快递公司,则是成堆的待发运到中国的奶粉包裹。
一时间,新西兰多家超市的婴儿奶粉柜台出现缺货,甚至是断货,客观上造成新西兰的年轻妈妈竟然买不到婴儿奶粉。新西兰当地妇女协会发起了“让新西兰婴儿能喝上新西兰奶粉”的抗议活动,甚至有新西兰人守在超市的婴儿奶粉柜台前,对前来批量购买奶粉的华人表示不满。
为了平息本国年轻妈妈的怒气,新西兰一些超市不得不推出“限购令”,在超市内婴儿奶粉的专区贴出“每人每次限购2罐奶粉”的提示,还特别用中文大号字体标明。为了保证公平,减少限购带来的纠纷,限购政策执行“一刀切”,即不分国籍、性别和年龄,一律受限。然而,即使禁令很严格,却仍挡不住华人通过增加购买次数、邀约亲朋好友一起购买的势头。
经过社会各界的争论,尤其是在舆论的压力之下,2012年9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与新西兰海关联合发表声明:“根据1999年颁布的新西兰动物产品法案规定,包括网购及亲友赠送方式在内,一切将奶制品带离新西兰本土的行为都被视为出口;只有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注册的出口商才有资格出口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奶制品。”随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新西兰海关联合开展行动,专项打击“代购”为主的婴儿配方奶粉出口行为。
新西兰政府“痛下杀手”,造成大量待发运的婴儿奶粉无法清关,给许多物流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曾有一家新西兰当地数一数二的华人快递公司经理告诉记者,仅他一家公司,囤积在新西兰海关的婴儿奶粉多达几万箱,每天都要面对客户索赔、奶粉过期等问题。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似乎是国际惯例。“限购令”和“禁运令”的出台,并没有完全封死新西兰当地贸易公司和物流公司的生财之道。很快,众多物流公司按照新西兰法律要求,申请到新西兰乳制品出口证书,并通过了RMP风险管理认证,重新开始做起奶粉出口的生意。只是,“代购”从过去“散兵游勇”式的游击战升级为“集团作战”式的阵地战。这种由贸易和物流公司将奶粉成批发货到中国国内,再由国内快递公司分发转运到客户手中的方式,既符合了新西兰法律的规定,又保证了新西兰政府的关税收益,成为了当前新西兰奶粉代购回国的主要方式。
“不能没有你”的中国市场
面对中国市场对于乳制品的强劲需求,新西兰国内对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新西兰人,对于当地华人的“掠夺式”采购方式感到不满甚至气愤。记者在超市婴儿奶粉柜台选购奶粉时,好几次碰到新西兰人前来交谈,有人主动伸手向我指明货架上“限购2罐”的提示,有人直接指着已经被抢购一空的婴儿奶粉柜台抱怨:“我们欢迎中国人选择新西兰奶粉,但是你们应该通过合法渠道在中国市场上购买,而不是到超市来和当地人争。”也有白人妇女无奈地告诉记者:“过去我在家门口的超市就能买到任何品种的婴儿奶粉,现在倒好,我必须开车20公里,到远郊的超市,才能凭运气买到自己需要的婴儿奶粉。”
“限购令”实施后,新西兰超市内的奶粉柜台再也没有出现过断货的现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新西兰人对于婴儿奶粉的担忧和对于华人在超市抢购奶粉的不满。但是,由抢购奶粉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新西兰普通消费者对中国国内渴望采购到优质食品的旺盛需求和强大购买力依然心有芥蒂。记者曾经在采购蜂蜜时,遭遇一位当地妇女很不友好的询问:“你是自己吃吗?”在得到笔者肯定的回答后,继续不依不饶的补充一句:“这是给新西兰居民吃的,你不能带回中国。”可见,对于中国人“抢购”的愿望和能力,当地人依然没有走出“买不到奶粉”的阴影。
当然,并非所有新西兰人都对中国市场的强大需求感到不愉快。乳制品毕竟是新西兰最大的出口产品,占到了全国出口总额的1/3。新西兰全国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也就是说,新西兰本土的乳制品消费量仅占其总产能的5%左右。因此,新西兰政府的决定,并非真的要限制奶粉等乳制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其主要目的是要保护本土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利益,规范并整顿混乱的海外新西兰乳制品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奶粉等乳制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消费者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新西兰政府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恒天然集团都对中国巨大的乳制品消费需求抱持积极态度。恒天然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其性质是一家农场主合作社,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由新西兰国内10500家农场主共同出资组建,目前是新西兰国内最大的公司,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美元。恒天然集团的成员企业早在1982年就已经开始与中国开展合作,并于2007年在河北省唐山市投资恒天然牧场,至今已从新西兰引进了上万头新西兰优质的荷斯坦奶牛,以证明在中国也可以生产出新西兰标准的牛奶。
尽管恒天然集团在2013年先后爆出“双氰胺”污染事件和感染肉毒杆菌的乌龙事件,但是,代购新西兰奶粉依然在中国国内拥有广泛的市场。
事实上,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为严格和成熟的奶制品质量监管制度。新西兰政府不仅监管新西兰11600多个牧场,还对全国所有乳品运输和储存商、乳品出口商、46个乳品实验室以及252个乳品风险管理评估机构实行严格监管。而在检测方面,新西兰采用的是更为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检测评估制度。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机构独立于农场和乳品企业,定期对乳制品进行产品抽检,并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每年对每个奶牛场进行至少一次的独立检测评估。
新西兰奶粉代购还能走多久
尽管由于统计口径不一的原因,至今无法对中国整个代购行业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但是根据海关总署2011年的数据,中国的海外代购交易规模已经达到480亿人民币,而且仍在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此,就算是保守估计,2013年国内代购行业的整体规模也有望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国内流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象一点地说,北京知名的新光天地年营业额不过五六十亿,也就是说,现有代购业务的规模,相当于每年挤垮几十个新光天地规模的大型购物中心,由此,代购的力量可见一斑。
记者曾经调研过的一家国内贸易公司公开在微博平台上招募新西兰奶粉代购的供货商。当记者与其联系并表示愿意提供货源时,该贸易公司开出的采购数量令人吃惊,往往个体代购的采购量在每月几十箱已经是不错的业绩,而这家公司开口就是论吨要,并且直接表示发货到香港即可,之后的运输与清关任务将由他们全部负责。笔者粗略估计了一下,其每月数吨的奶粉需求相当于数千桶900克装的标准罐装奶粉,其国内渠道销售规模不可谓不大。
即便是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期望的新西兰政府和企业,也开始对新西兰奶粉代购至中国的行为“开始说不”。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恒天然集团国际农场高级顾问皮特·摩尔先生明确表示,从他在中国工作5年的经验看,代购绝对不是新西兰奶粉进入中国市场的正路。由于代购的方式实际上使得新西兰奶粉在出口到中国后,脱离了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质量监管,造成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从长期看,将会给新西兰奶粉的信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很难预计中国的年轻妈妈们还将多久依靠代购来满足需要,不过,中国和新西兰两国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增加配额、降低关税、加强监管才是最终让中国宝宝们吃上放心奶粉的路径。代购,最终将成为人们对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