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悦+熊科伟
【摘 要】2013年,中国广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广播节目与活动的公益理念不断深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对农广播服务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广播服务 公益属性 应急体系 对农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公共服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体系、总体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是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等、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保障力。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全国广播媒体在2013年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体系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在将公益理念、应急广播和富农信息等纳入节目制播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新成果提供了保障。
一、节目与活动突出公益属性,践行媒体社会责任
广播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正确把握两种属性的内涵,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广播媒体在2013年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推出了一批公益属性突出的广播节目和广播活动,线上节目亮点频频,线下活动相得益彰,努力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一)广播节目体现公益精神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进一步明确广播媒体的公益属性,把新闻宣传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要求电台切实践行“以服务大众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节目中着力体现公益精神。中央和地方电台纷纷响应,把公益服务贯穿到节目生产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5月4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公益节目《公益华夏》播出专访《支教老师郭杏珍的美丽中国梦》,通过采访一位在云南山区的支教老师探讨中国山区孩子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5月5日,该节目继续推出系列专访《一群美丽的中国人,一场美丽的教育行动》,发出资助贫困学生的呼吁。地方电台也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公益节目。河北电台与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合作,新增《天天天气》《私家车气象》等7档广播节目,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从专业的视角出发为听众解读天气,提供权威、及时和准确的气象服务。广东电台财经广播《楼行前线》栏目与新华房产网广州站合作,打造大型房产互动节目《热点关注》,提供服务广大市民的房屋资讯,听众通过新华网爆料邮箱或新浪微博私信的形式提出问题,节目综合市民的提问邀请不同专家进行解答,意在关注听众身边房屋质量大小事,维护百姓住房质量安全。此外,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安全新干线:专家话安全》、天津生活广播的《迎东亚运英日韩语会话100句》、天津滨海广播的《环球世界风》、常州综合广播的《大嘴毛丫头,请你做娘舅》、辽宁综合广播的《今日黑土地》、赤峰农牧区广播的《理财百事通》、靖江交通音乐广播的《低碳生活 清爽靖江》、洛阳经济广播的《1065财富加油站:恒生科技园中小科创企业融资系列》、成都经济广播的《精英车之梦》等一批公益服务节目逐渐形成品牌。
(二)广播活动突出社会效益
广播电台作为主流媒体,具有公益属性,负有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体现对广大听众的关怀,传递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正能量,是广播活动的重大主题。融入公益理念的广播活动可以唤起听众的向善心理,使听众对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构建出一种具象的、充满活力的、良好的媒体形象。总的来看,2013年广播媒体的一些传统公益活动仍然继续保持较强影响力。3月3日,辽宁经济广播围绕“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主题,联合省卫生厅等相关部门在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成功举办大型公益义诊活动;3月5日,贵州交通广播与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合作开设了“952找到啦”失物招领公益项目;4月25日,中央电台音乐之声主办以“聚合音乐能量,传递雅安希望”为主题的晚会,邀请46组两岸三地的当红艺人登上舞台,用音乐能量为雅安芦山地震灾区的同胞送上祝福;7月27日,海口交通广播深入交通一线,开展主题为“文明公交绿色出行——为公交车司机送清凉”大型公益活动,倡导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公交车司机,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8月18日,台州交通广播和台州市妇联会举办旨在关爱女性健康的“双丝带”大型公益活动,为贫困癌症母亲送上爱心公益金;9月13日,西安音乐广播携手爱心企业为周至县翠峰新联初级中学的孩子送去钢琴、吉他、竖笛等乐器;11月19日,吉林教育广播《城市晚安》和《明星制造》节目组联手吉林省红磡娱乐事业集团开启了“寒冬,为环卫工人送温暖”活动,以此向长春市两万多名环卫工人致敬。媒体搭台,吸纳社会爱心注入,与企业组织联手助推公益活动,这种形式能获得多方赞许。广播媒体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公益、支持公益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应急广播建设,发挥应急传播优势
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利用广播传播应急信息已成为世界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广播由于接收终端可以随身携带、伴随性强和方便快捷,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广播应急体系。这一体系也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广播应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公共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上传下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应急广播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继2012年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京津塘段)开播之后,广播应急系统建设在2013年又有了进一步的推进,成为政府和民众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重要救灾工具。
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芦山县开播。中央电台中国之声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向灾区民众定向传递“有温度的新闻”和最具人文关怀的心理抚慰,掀开了中国广播的新篇章。国家应急广播在芦山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维护灾区正常秩序、动员社会各界抗灾救灾、安抚受灾群众等重要作用,再次验证了应急广播的重要性。
12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急广播中心揭牌,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也同时上线。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是国家应急广播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发布窗口,丰富了应急广播的传播手段,扩大了应急广播的覆盖范围,填补了国内无专业应急社区网站的空白。网站既有权威应急信息发布,也具备为个体应急提供咨询、回复等功能,网民可通过手机、计算机等工具,采取固定和移动的方式加入,在网站中得到个性化和急需的服务。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将现有调频广播纳入应急广播系统。农村应急广播建设则借助现有村村通、村村响及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成果。例如,广东省茂名市利用“广播电视渔船通”开展应急广播和点播推送广播试验,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发布和传输新渠道。中央和地方应急广播电台的相继出现实现了我国应急广播系统的四级响应、互相支撑,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梦增添了新的力量。
三、完善对农广播,广播惠农工作深入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分量。建立专业对农频率、优化对农节目、加快对农村广播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目前对农广播专业频率占全国广播频率总量的比例只有0.94%,与农民占我国人口近2/3的比例存在严重反差。可见,对农广播建设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继2012年中央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开播之后,广播惠农工作在2013年又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对农节目服务更加丰富多彩。
(一)对农广播蓬勃发展,频率数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对农广播频率41套,其中省级以上17套,地市级24套。对农广播频率大多以政策解读、致富信息、市场咨询、农技培训、生活服务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实用、亲切、淳朴、自然”的风格。地市一级对农专业广播不断增加,成为2013年对农服务的亮点。2013年1月1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正式开播,与该市10个区县电台调频频率交织成网,以联盟广播的形式实现了对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全覆盖。作为天津广播电视台全新推出的唯一专业对农广播,天津农村广播确立了“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的办台理念,从节目设置、新闻报道、自身宣传等方面强化了“城乡一体”的概念。遇到恶劣天气,天津农村广播会第一时间在《联盟大视野》里连线播报气象部门、农业科技部门、交管部门的最新相关信息,加上各个区、县台记者及时采制的相关报道,对农民的生产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10月8日正式启动的华容县新建乡农村广播“新建之声”以对农宣传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及传递正能量,打造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让农民群众“听有所获”。此外,丽水广播新农村频率、茂名农村之声等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对农广播频率建设更加多样化、实用化。
(二)对农节目增多,类型进一步丰富
针对不同层次农村听众的收听需求,各地开办丰富多彩的对农广播节目,最大限度地开发“新”节目,使对农节目“多”起来,“活”起来,“有用”起来,充分体现了服务和支持“三农”的理念。山西农村广播的《有事您说话》《市场直通车》《农科随身听》《帮您找工作》为农民听众提供各类农用技术、市场信息和就业信息,《清晨听戏》《三晋戏曲名家之夜》《戏曲百花园》《老歌不好找》等文艺节目丰富了城乡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综合板块《大槐树下》为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启了一扇窗口。山东乡村广播践行群众路线,把直播间搬到山东畜牧业博览会现场,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为全省的听众介绍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成就并推介山东特色畜禽品种,搭起了政府、企业和农牧民交流互动的平台。天津农村广播与11家涉农区县电台联合组建“天津区县联盟广播”之后,又与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在静海林海设立采访实践基地,打破了电台之间的层级与区域限制,搭建了新的对农传播载体,进一步强化了对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与支持。新疆综合广播对农节目《金土地》成功推出全新改版的第一期《惠农政策面对面》栏目,来自呼图壁县的10位农民代表和自治区农业厅的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提出了他们最为关心的粮食补贴、贷款难等问题。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不仅让农民获得了更多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各涉农厅局听取农牧民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三农”工作更好地开展。
总体而言,2013年全国广播系统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繁荣内容生产,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