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下的蛋

2014-02-20 18:42王晓晖
中国广播 2014年2期
关键词:勇气变革改革

王晓晖

往前数2375年,在陕西,21岁的秦孝公看上了33岁的商鞅,两位青年携手奠定了大中国此后治国管理的基本体制,沿袭至今。中国20世纪的两位风云人物毛泽东和朱镕基对此极为敬仰,一为此赋诗一为此落泪,他们能够在历史的生理频点上找到穿越千年的共振!因为人生来是恐惧的,而强国梦必须大无畏!

其实,每天一睁眼,蚂蚁般的人际互动、社会互动、情感互动、内心挣扎无时无刻不需要支撑着的抖擞!软弱与勇敢的爱恨情仇纠结于人性一路相随。

70余岁打拼出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赋予了一个频率百倍的勇气,放她肩上“中国”分量,让她眼神不再游移,心灵不再旌荡,脚步不再摇晃。

中国之声,十年披荆斩棘,十年气吞长风千里,十年风展红旗如画!

在这里,听到中国骨节咔咔生长的每一寸,听到同事们心灵颤抖壮大的每一分!

我们并不强大,没有大炮,只能靠炸药,董存瑞的营长说:“对,连续爆破,摧毁敌人的火力点!”一“炸”十年!

新闻有使命,所以在我与之结缘的过去才爆发两次大“折腾”:2003年,中央电台组成中国之声联合舰队,200多人依依不舍别了昨天的岗位,在黑板上、屏幕上、办公室里搬来搬去,重新组合,浴火重生,掀开中央电台“管理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最后一页,迎来2004年元旦中国之声的第一声!

2008年,挟冰雪、地震、奥运传播强力,弃大综合后的中国之声以全直播形态、全媒体产品、全新闻流程、全公司化经营杀入媒体竞争主战场!当同事们奔波在奥运火炬直播行程中时,中国之声重装出征!那是个大家委屈在肚里、辛苦在心里、激情在血里的时代,他们背负起全台重任,在全台无私的援助下,升起中国广播旗舰战旗!

新闻的勇气不仅在使命,更在理智,清醒中质疑魔方般的问题,要有追问“是非不明”的能力,更要达到“黑白不分”的宽容境界。要常问自己:有绝对吗?

每天你的亲身经历时刻在校正新闻的坐标。

真人真事一:

某人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知道房子的极端重要性,知道了管房子的是单位里权力最大的人,看到了许多同事为分房离婚,结婚,怀孕,挺着大肚子满面泪水在苦苦哀求管房子的。为了房子,我们很多人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战战兢兢的送礼。在此角度,我们是否要感谢房地产的市场化,即使它再有问题,能走回头路吗?我们宁可面对千千万万的房地产商,也不愿面对一个管房子的。这种可选择性让我们明白:中国商业的进步不仅仅意味着财富,还能够让我们拥有尊严。

那么,房地产有绝对的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的遗忘,以及解决问题的勇气。

真人真事二:

某年,全国“公司热”,某单位一口气开了40多家公司,倒煤炭,倒钢材,倒地皮,倒洗衣粉,倒自行车,倒旅游鞋,倒帆布。一个公司经理上午接了一个要帆布的电话,要价很高,下午就有另一个电话来推销帆布,卖价却很低。一算差价赚大了,赶紧回上午电话,要了一大批帆布,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要买的人。公司全赔。书生们从此知道商业是需要学习的,而且商业的错误有时并不是来自商业本身。

那么,是公司开错了还是公司做错了?

真人真事三:

某年,广播报道了两个新闻事件,引起中央震动:一个是沿海某省几个村庄集体大规模生产不洁净的一次性注射液运往全国,生产者全部是当下的穷人;一个是北方某省农工委下文替商人大力向农户推荐养殖海狸鼠,结果无人收购,十多万农户血本无归,采访机里农民和记者抱头痛哭。我们发现,商业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最有钱的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不道德,不管是最穷的人,还是最有权的人。那么,到底是权力的罪恶大还是贫穷的罪恶大?

每年,国之大事一次次点燃新闻的火炉。

2020年前我们将经历中国史上最复杂、最深刻的改革,是唯一一次把国富和民强紧密绑定的改革。一位专家最近研究了撒切尔、里根、邓小平这三位20世纪的强者:撒切尔是曾经世界第一国家的变革者;里根是现在世界第一国家的变革者;邓小平是未来世界第一国家的变革者。

结论:

一、改革非常需要一位可以促成经济变革的强力领导。意见一致并不能催生变革。变革需要清晰阐明目标,展现绝对决心和实现变革的意志力。权宜之计或折中之举没用,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如一。

二、改革要做好接受和应对短期困难的准备,这是取得长期成果必须支付的代价。在形势好转之前,可能会变得更糟糕。但关键是,改革者不要在短期形势逼迫下偏离方向。

三、要承认变革长路漫漫,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宇宙大爆炸”式的解决方案。

四、要接受一个事实,改革成果永远不会平等。肯定会有一些人比其他人得到更多好处。而改革成功的奥秘在于,确保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能从改革中受益。

五、改革会出现大量问题,关键在于要改变人们的思考,改变他们的想法。

六、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团结各方力量,而且要把改革的想法向相关方解释、解释、再解释。

《人民日报》评论公开说已经没有大家同步受益的帕累托式变革了!面对拥有非凡勇气改革的国家,中国之声的勇气也当直挂云帆!不管大使命,还是小责任,你愿一起扛吗?

新闻为求真。几代人从生到死不断在修正什么是真实!但事实了解得越多,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还是更糊涂?更纠结还是更豁达?没有绝对,新闻需要身在当下,心在未来,然后找到身心之间的血脉相连,这条脉既不能长,也不能短。我们就是丈量距离的人,而距离长短决定着能量的正负之比。

难在哪儿?难在尺子是人的思想,因人而异;距离是时代的基因,因变而异。

为此,新闻者永远在问该放弃什么,又该坚守什么。

中国之声有坚守。在这里听到极弱者竟敢单枪匹马挑战强权,极贫者竟能终生扶助更贫者。听到正义、善良、牺牲贯穿十年,信仰被时代颠簸摇晃而痴心不改!那些我们报道的勇者和我们相同,渴望正义与温暖。他们又和我们不同,他们敢于从滚滚红尘中向前一步,人格站在众生之前,心灵跳出胸膛,直照未来。而我们从业者更需时刻扪心一问:我们敢站出来吗?

站出来要踢开诱惑!不为互相祝福的“吃好喝好玩好身体好事业好”,参透人生,悟自然道,得天然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些前行者就是把个体体温在可及范围之内传递出去、涟漪般扩散信心的微尘。

站出来要战胜恐惧!恐惧来自失去,失去权力、财富、既有的一切,乃至不忍的亲人和生命!还有最最难忍的名声、尊严与委屈、嘲笑、伪高尚。因为站出来要暴露你的脆弱点,每个人不会周身崇高,你可能因自身的猥琐与不道德被他人追究而击垮,因自身的不完美而不敢追问真理与公平。这个时代许多人战胜了恐惧,证明了亘古以来谁也无权阻挡任何卑微甚至曾过失有罪的人追求心中的圣洁良知!

站出来可能会拥抱悲剧!站出来不代表就拥有正果,可能一无所获,需要有一种态度。老师说:要用出世之精神面对入世之事业。这就是一种超然而积极的坚持。

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站出来的人!在中国昏睡之时,共产党人站出来扛起使命;在中国迷茫之时,邓小平们站出来扛起使命。在史上最快30余年的高速成长之后,我们又到了为中国梦寻找无数具使命感的人的关键一刻!

中国之声十年,是发现中国力量驱动自我的十年。感动:因感而动。行动:中国需要你我站出来!

这个国家不需要你时时、事事站出来,只需要面对一双眼睛、一股鲜血、一种衰弱、一次无助时勇敢地冲动一下!

几年前,一个年轻女性记者在中国之声写道:“我想,以此为起点,我们一定是在第一时间冲到新闻一线,也一定是在第一时间朗声播报,一定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你和所有人,中国在经历什么,有什么重要的人和事要被历史铭记。有什么面孔正为改变世界而尽心竭力,有什么心灵正为追求目标而慷慨激昂。”

十年,历历在目的许多故事成为汲取力量、驱走软弱与恐惧的源泉;十年,曾经的老兵要感谢所有人,自豪与温暖像海洛因般令人着魔;十年,想写下所有人的名字,说出所有发生的喜悲人生,难记万一,留待追忆……

十年,我还是要向曾经同事中的三位代表性人物致敬:姬平、丁文奎、陈建奇,在当打之年,未至规定年龄,主动让出领导岗位担任业务指导的战友。换位想,难及他们的人生胸怀;换位想,难及他们对中央电台的热爱!记得跟每位只交流了5分钟,他们说:“放心,我们支持年轻人上!”每每纠结之时,他们都是振奋的动力!每每面对世俗功利咬啮心灵之时,要想想他们,要常问:我们的脚是站在谁的肩膀上?又该如何薪火相传?

70岁的前辈,20余岁的后生,那些人与事怎能白纸黑字出无限情怀……

一起,就有勇气!

(本文选自《难忘中国之声·我的成长》一书,有删节。)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本文编辑:刘浩三)

猜你喜欢
勇气变革改革
寻找勇气
改革之路
勇气何来?
改革备忘
变革开始了
改革创新(二)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前行的勇气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勇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