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
首先祝贺中国之声作为中国新闻广播的第一品牌,已经走过了十周年。十年间,中国之声的台标音乐,古曲《梅花三弄》在听众耳边悠扬播放;《千里共良宵》的情感访谈,陪伴着听众度过了3650多个美好的夜晚。近六年多来,中国之声是唯一覆盖全国、24小时播出的广播频率;《新闻和报纸摘要》从2009年直播至今,也已跨进了第五个年头……今天,在纪念中国之声开播十周年之际,我们共同探讨全媒体时代广播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很有意义。
一、“说和听”,仍然是须臾不可少的传播
广播是声音的传播。马克思认为,除了眼睛,就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交往而言,耳朵是最重要的人的感官之一。例如欣赏音乐,他说:“一个歌唱家为我提供的服务,满足了我的审美的需要,……我所享受的是活动本身,是它引起的我的听觉的反应。”①他还注意到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一句话:“理智是通过耳朵而来的。”②显然,发出声音和感觉声音,是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广播是声音传播的载体,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听众听的形式和状态。这是传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广播电台说什么、怎样说,尤其在网络时代通过怎样的途径说,已经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事情。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广播遇到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从传播角度来看,广播具有伴随性、移动性、地域性的特征,而移动互联网具有社交化、低龄化、移动化、商业运营模式清晰、易操作等特征,都为广播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广播与智能手机结合,从接收终端来看具有天然的嫁接功能;广播的音频也适合数字化的网络转换,传统广播电台开发应用程序(APP),使得网络电台APP受到用户的欢迎。
广播与新媒体结合形成的新形态,打破了传统广播地域和终端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广播线性、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实现了声音、图片、文字并茂的传播方式。广播电台不再只是听得见,而且变成了看得见的广播、互动性强的广播,增强了年轻受众对广播的黏性。对小型电台来说,加入新浪“微电台”即可获得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成本低廉,技术上也比较方便。
目前广播业正在三个方面整体转向:
第一,不仅在节目中增加社会化媒体的手段,更把广播作为用户参与互动和广播营销的重要手段;第二,广播在接收设备和渠道、内容制作、传受互动等方面打上多平台发展的烙印;第三,用户自制内容,不仅成为传统广播内容的补充,同时带动传统广播对延迟收听、内容定制、广播聚合、开放和分享等的开发和应用。
这些变化可以引发我们在理论上的思考。马克思曾引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话指出:“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他接着写道:人们“在听觉中听到了它自己,在嗅觉中嗅到了它自己,在视觉中看见了它自己。所以人的感性就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犹如通过一个焦点,自然的种种过程得到反映,燃烧起来照亮了现象界。”③
现在各种传媒的数字化融合,将人的全部感官结合起来,越来越显现了马克思对人在传播方面全面发展的理解。马克思170年前就此写道:“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④
马克思的这些话是很哲学化的,也正是现在的情境。当代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也讲过同样的话:“多样性和可能性是人的感觉中枢固有的,这真正是通向人类最高才华的钥匙,因为多样性和可能性是人类有机体的真正的结构。”⑤
广播在多样化方面,现在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而且问题还比较多。彭兰教授认为,目前广播接力新浪平台或电视的多屏战略,都属于传统媒体转型中的低端动作,即平移媒体内容,这意味着广电媒体还没有从根本上克隆新媒体的基因,但考虑到各方利益及媒体属性等因素,这些低端动作仍然是广电现阶段的现实选择。⑥
融合广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包括综合信息发布平台会挑战信息的真实性,从网络直接过来的信息如何确认其真实性;网络不良信息向传统媒体蔓延;过度依赖微博容易带来惰性,甚至会偏离广播的本质。
二、新媒体技术应用走势
(一)微信介入通信领域
微信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用户数量猛增,截至2013年10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讲短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微信通过互联网上网每小时只产生2.4K流量,支付的上网费用也很少。不同于微博或QQ,微信从熟人朋友关系切入,逐渐向陌生人的关系过度,因而一开始就具有较为稳定的核心受众群体,并以朋友推荐的口碑营销模式快速推广,现在成为报纸重点报道的一个重要对象。
图1:《法制晚报》2013年11月22日A33版
(二)4G的应用
2013年4G开始应用,社交媒体应用领域已经超过了过去传统的PC互联网。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系统能够以100兆位/秒(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5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5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4G在支持流媒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图2
(三)新媒体对位置信息的开发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移动中的传播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常态,因而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抢占移动中的传播时间,聚合碎片化移动过程中的“微时间”,因而“时时在线”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模式。而这,正是广播发挥优势的方面。
另一方面是媒体对移动中空间的开发,从街旁网的签到,到百度的身边信息搜索,再到微信寻找附近的朋友,无一不是移动中空间位置信息的开发。2013年7月中旬,我在美国的一次旅行,让我体会很深。我们开车去从未到过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四天走了1000多千米,全靠有声手机定位系统找路、找景点、挑选餐馆和旅店。我要找一份华盛顿州的地图,一查定位系统,发现高速路边一个小镇的旅游信息中心就有。高速路上堵车,马上就找到一条乡间公路,来到墨西哥打工仔聚集的村子吃了顿风味餐。若没有移动中的媒体指引,是不可能做到的。
图3:被移动媒介引导的一家乡村墨西哥餐馆
(四)“众包”的新闻生产机制
现在,由“微博记者”主导的“一个人的国际新闻部”的新闻生产模式已经产生。2011年最引人注目的“微博记者”是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安迪·卡尔文。他一个人包揽了NPR的大部分国际新闻报道,秘诀在于充分利用微博与遍布世界各地的“公民记者”和“社区博主”的“黏性”联系,采用“众包”(crowd-sourcing)的生产机制,“协作生产”出贴近当地实际、真实反映当地民众诉求的新闻。
在“众包”的新闻生产机制中,专业记者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4月,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发布报告,揭露数千名全球匿名富豪在维尔京群岛、库克群岛等避税天堂所拥有的财富,包括总统、财阀等。这个报告是由来自46个国家的86名记者,借助大数据信息处理工具,对250多万份文件进行分析,对170多个国家的权贵精英展开调查而得以揭露的。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蒙古、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富豪均在其中。
专业记者在“公民记者”的配合下,对相关线索和文件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和完善,包括核实信源、核对法院记录、进行实地调查、采访相关领域专家等,这就确保了“众包”机制的成功运作和终端产品的专业品质。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件事。
(五)网络时代网络新闻倒逼传统媒体
1.四维报道模式
下图(图5)展示的是英国《卫报》网站上关于“阿拉伯之春”发展的四维(立体+时间)报道模式。最下面一行是17个阿拉伯国家名称,右侧是事件发生的年月日,随意拉动鼠标点击任何一个点,可以看到最近任意年月日关于这个话题的四类不同方面情形的详尽新闻,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还可以横向在时空上比较各个国家,设想其相互的影响。这是对传统媒体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面对这样的报道模式,怎样跟进和改进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2.新闻游戏化
下图(图6)是《华盛顿邮报》关于奥巴马就职典礼的新闻图片,原图更大,这里只是截图,还可以放大几十倍,画面上的人仍然很清晰。参会者有标志的有上千个,只要一点击,就可以出现关于这个人进一步的材料介绍。这种看新闻同时兼游戏的功能,会给接受者留下较深的印象,游戏中的正面宣传效果,显然远大于任何关于这个话题的其他方式的传播。
图6
3.未来的新闻报道本身是多媒体化的
2013年的普利策奖获奖作品《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集文字、音效、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等联动的作品。这说明,广播需要和其他媒体联动才能做出一个综合性、非常优秀的新闻节目。
图7
三、新媒体的急遽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一)时空观念的扩展
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空间的极度压缩,使每个人所处的现实位置已经无关紧要,地域、场景的空间真实存在消失,身体的存在位置已经不是决定群体是否有共同经历的前提。在越来越多的事件中,身体可能是缺位的,但是人们却可以享有共同的体验。新媒体将身处不同物理空间的人整合进共同的虚拟场景,使得处于相同空间的人可以分离在不同的场景中。
手机、iPad等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在一起”的人可以选择处于不同的场景中,社会交往的线性模式被打破。新媒体有这种功能:轻易打断正在进行的场景而导入新的场景,使社会交往模式成为非线性的、碎片的存在。
同时,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不断追求,也使得人们的交往向即时在线转变。微博的简洁,微信的私密和小群体性质,手机便携,加上无线上网技术的成熟,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获取信息并发布信息。
但也正是因为网络全方位的覆盖,使得社会交往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时候都要求人们及时甚至即时做出回应。这样一来,人们的零碎时间被最大限度地整合,新媒体侵袭着人们的时间,使社会时刻处于即时在线的紧迫感中。马克思在160年前曾谈到“用时间消灭空间”。⑦广播是时间媒体,如何在这一变化中发展,需要我们考虑。
(二)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
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真实社会角色与身份被剥离,出现新的界定,社会阶层重新划分。在论坛中,在SNS等社交网站中,在微博、微信形态中,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不依附于社会现实地位的存在,扮演想扮演的角色,承担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作用。
现在虚拟社会网络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相互交叠。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身份、角色参与到网络中,表现出多重人格,甚至借助于网络的匿名表现出极端的、反常的人格特质。因而,如何取得互信,快速确定双方在交往中的角色扮演,是新媒体对社会结构提出的挑战。
在社交范围扩大的同时,人们的社交圈则呈现集中的趋势。以兴趣为聚合的小圈子氛围形成,同时一些小众化群体,借助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也得到发展。新媒体带来的新型社会联络与动员能力,能够形成稳定的社交圈,但在另一方面,也会使不同阶层之间分化更为严重,社会利益团体的边界逐渐明晰和固化。
(三)话语力的分散与用户自主地位的提升
表达渠道的扩展,带来话语力的分散和碎片化。新媒体朝着鼓励人人参与的方向发展,人们拥有了以往得不到的表达权。
话语力现在不再仅仅掌握在少数大众媒体和官方信息渠道,民众在各种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消解原有的权威话语中心。话语力从精英阶层向草根下放,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
通过网络共享和分散资源的集中,网络速率和信息利用率提高,用户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得到提升。P2P技术通过点对点传播,可以将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集中起来,用户的电脑成为主机同步上传的内容,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反而越快。
维基(Wiki)作为一种在网络上开放的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使得用户共同创作成为一种可能,提供了用户的自主性。通过协同创作,可以相互补充和纠正,汇聚个体的力量,发挥网络的自净化功能。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都是采用这种协同写作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词条的编写中,后来者可以修改已有的内容,也可以将内容恢复到上一次完成的版本。
(四)人的记忆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上网搜索逐渐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因而,记忆方式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性记忆在于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而不再是具体的内容。
(五)传统构词法被解构
新媒体解构式的语言形成和传播方式,其特点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恶搞、嘲讽、质疑权威成为新媒体中一种常见的内容风格。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从不同方面质疑传统话语权威。于是,新媒体通过对不同语言碎片的反规则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式的图景,建构着新的话语体系。比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不明觉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喜当爹、我去年买了个表,等等。
世上本没有网络词汇,用得人多了,也就成了口头语,无论你认可它的诙谐,或者批判它的粗鄙,它都成为一种现象,渗透在你的网络乃至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图8
图9
(六)人与物的互动增强
网络发展将进入Web3.0时代,其技术特征是:万物感知—智慧控制;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人与人的交往只是信息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交流则是更为丰富的一部分。这种人与物的沟通将从本质上影响交流互动的方式。2009年,物联网的发展列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四、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迈入信息推荐时代
基于个性化信息聚合的新信息中介(new intermediary)发展迅速。不同于传统的新闻传递模式,新信息中介依托用户的自主选择与内容分类,根据用户浏览习惯和标签进行自动匹配和推荐,为用户提供更为符合需要的信息。Frog Design咨询公司的时尚观察家指出:“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迈入推荐时代。今天,信息唾手可得,你实际上是踩着信息走路的。收集信息不再是问题——根据信息作出聪明的决策才是奥妙之处……别人的推荐成了穿过信息丛林的捷径,就像一个酒店的老板向我推荐不知名的法国葡萄酒,还建议我在喝酒的时候用意大利面助兴一样。”⑧
新信息中介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格局,加长了信息传播链,还控制着传统媒体所难以获得的用户数据。新中介以传统媒体甚至网站等新媒体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仅提供面向用户的接口和平台,通过拉大媒体内容生产者与其最终用户的距离,使内容生产者与其用户分离,从而控制了媒体内容的流向。
正如扎客(Zaker)创始人李森和所说,Zaker将成为一个揉入个性算法的以订阅模式为主的平台,同时带有社会化元素的阅读应用。“你想订什么都可以订得到,系统很聪明,知道你喜欢什么,该给你推荐什么,你非常喜欢的,你朋友在弄的东西,你们都可以分享。”⑨
新中介以飞丽博(Flipboard)、扎客(Zaker)、Zite为代表的内容聚合与推荐工具;电信运营商、系统平台商、硬件制造商则主要提供信息集成平台,对内容本身不进行过多干预。
网络传播的要点在于个性化信息的聚集与传播,基于这种变化,原有的线性、互动、循环等传播模式都受到挑战,现在随时变化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加入了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从简单的垃圾信息清除→搜索引擎的关键词→个性化推荐系统,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模式,就此出现了个性化信息推荐传播模型:
图10
五、新媒体发展中的系列悖论
(一)精准信息推送与信息窄化
新媒体基于用户兴趣而提供的精准信息推送,长此以往将造成用户信息无形中的“窄化”,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网络传播带来的在更大空间中的个体相遇,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窄化,使得形成信任或达成共识的基础变得薄弱了。由于这种情形,社会冲突的肇因可能会多了一种——信息窄化。
(二)精准定位与用户的信息安全
精准定位所依托的对用户信息的收集,需要以精细的个人信息存储为前提,用户的信息安全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2012年11月,在美国广告界的激烈反对声中,微软依然宣布Windows 8中的IE10将默认开启“禁止追踪”功能,限制企业对个人用户在线活动信息的追踪,从而保护用户个人隐私。这一运作模式对广告主获取用户信息产生制约,并直接影响依靠精准定位而获得的广告收益。这是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又一悖论。
(三)新闻传播“去专业化”和需要专业化
新媒体形态的层出不穷与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的重压下,也会产生另一问题,即新闻传播的“去专业化”。营利模式不明朗的各种新媒体,资金的不稳定和成本控制,使得新媒体公司不愿意增加对有价值内容的投入,主要以娱乐新闻来吸引公众眼球;新媒体的成长与衰落周期的短暂及其试验性质,使其没有充分时间培养专业人才,主要依靠廉价新手或非专业人员,造成新闻内容匮乏,不利于新媒体形态的长远发展。
(四)表达渠道和形态的无限扩展趋势与技术的无限发展对人的深度控制
网络赋予了每个人更多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更为方便、快捷地渠道,传递自己的声音。但关键问题是发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
技术的无限发展更有利于当权者对人的深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权利的延伸。控制技术的最大权力是当权者,因而通过新媒体对人的控制,本质上远远大于传统时代,新的《1984》正在展现,我们同样要警惕。若干年前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即使是狗无意踩到键盘,就能即刻知道你是谁。谁在掌控每个人的信息?政治国家。
(本文编辑:刘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