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化大学,哪来个性化校训
吴龙贵在2014年1月2日《新民晚报》撰文指出:关于哈佛大学的校训在中国互联网上盛传已久。近日,哈佛大学图书馆官方网站惊现留言:有人问,在哪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哈佛大学校训?对此,哈佛大学校方在其官网上表示,这些校训都是假的,在哈佛墙上看不到所谓的校训,并称所谓校训都是编造的。
网上流传的哈佛校训包括: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说实话,这些充满说教意味的心灵鸡汤式语句,不要说不是哈佛校训,就算真是哈佛校训,笔者也不以为然。可能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哈佛校方借机撇清了与这些冒牌校训的关系。这些假校训之所以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受到不少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内大学校训高度趋同化的一种反讽和颠覆。统计发现,德、学、行、实、新等9个关键字在中国“211工程”高校校训中最常被提及,“学”的出现频次最高(56次),其次是“德”字(35次)。
校训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而是一所大学内在精神的高度凝练,这个精神和气质实在是强求不得。没有个性化的大学,哪来个性化的校训?校训毕竟只是一个载体,真正需要改造的不是高度雷同的校训,而是缺乏精神追求的大学。
高校腐败突显制度性缺陷
储朝晖在2014年1月2日《中国科学报》撰文指出:近期,多起高校内部的腐败连续暴露出来。了解高校内情的人知道,腐败问题早已存在,弥漫于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就业、助学金发放,甚至学生干部选任等各个方面,且已揭露出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对于高校内的腐败,切不可等闲视之。
当下,不得不系统思考现有大学管理制度存在的系统性缺陷。这种管理制度从外部看是接受政府行政权力赋权,成为行政机构的复制品和附属品,不受或难以接受学校内部师生的监督,留出了较大的空间。从学校内部看,行政化特征几乎复制到每个角落,原本是学校核心主体的师生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学校由于招生腐败导致学生质量急剧下降,直接从事教学的教师有苦说不出,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申请与划拨几乎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的,担任院校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往往能够获得巨额的科研经费雇人作研究,而普通教授申请科研经费往往阻力重重。
解决高校的腐败问题,追查已发生的腐败责任人当然是必要的,但仅此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加大打击的力度,对所有可能涉腐机构的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审计清查;另一方面必须从长计议,尽快加速大学的去行政化进程,下决心对现行高等院校管理体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院士“一条龙”造假乃监管失控
刘志权在2014年1月3日《京华时报》撰文指出:院士造假的新闻,由来已久,有举报属实的,有负部分责任的,也有不了了之的。但恐怕都没有最近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举报造假的这出事件典型。典型事出有因,俗话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这次是学生举报老师。因为亲身参与,知之甚详,其所揭发,也就丰富翔实,因此在新年之初,为公众奉上了一出“学术造假现形记”。从“造”论文到“造”发明专利,然后造假再从学术链传导到产业链,层层推进,高潮迭起。
公众尽可以看戏,但这毕竟不是虚构而是现实。横跨学术链和产业链的“一条龙”造假,不仅戕害了神圣的院士评选制度,也有损于社会诚信。考虑到“院士”荣誉的神圣性,本该予以最严苛的学术审查。而本次学术造假中,诸如将专著拆分发表、一稿多投、滥竽充数、著作抄袭等,手法之低级,即便是最普通的职称评审,理应被发现。因此,学术审查“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简单的学术审查尚且如此,“高级”点的克隆外国样机的“国产人工耳蜗”通过审查自然不足为怪。事关院士评审,对相关发明专利,主管部门理应邀请国际同行业专家参与审查的,之所以忽略,还是“不为”。如果相关部门疏于作为,不努力完善审核、监督、惩处机制,放任“个体”裸露在巨大名利的诱惑之下,其实也难辞其咎。切断造假链条,应从切实改变行政工作作风做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