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4-02-17 06:25李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李智

【摘 要】多媒体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具有视听同步化、图像动态化、信息量大的特点,传递信息形象生动,因此运用其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求知状态,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本文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识字、写字、习作、古诗教学几方面阐述了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开拓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在教学中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进行整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情境参入者。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美妙的音乐,可爱的故事人物,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引入向往以久的故事王国,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生字的积极性。教学中的重难点由此成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课堂中的快乐点。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宽视听渠道,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离不开视与听两个重要渠道。现代信息技术,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小学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使教学内容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我们听课的人都觉得,视觉的触摸产生的效果绝对远胜于文字的表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记住了神话故事的神奇力量。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实了学生学习的想象思维,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读中。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可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有效突破了课堂教学重难点,使我们多年的研究有了质的突破。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教学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可以设计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比一比,认一认”中的“太、犬、天、夫、夭、术、本、未、末、禾”我设计了动画“、”和一个“一”。“这两个小淘气要蹦到哪里去呢?”学生们的兴趣顿时提了起来,纷纷交流放到“大”和“木”不同的位置所变成的不同的字。启发孩子们发现细微差别中的不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动的画面给了孩子们视觉上的刺激,加深了印象。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是有机的“整合”,绝非简单拼装的“凑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需要先“整”而后“合”,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水乳交融、有机结合的整体。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主编.《小学学科教学论》(语文).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