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4-02-17 00:33邱章权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合数质数除数

邱章权

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如何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的尝试,浅谈几点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每节课教学中要明确教学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要求,订得明确具体,而又恰到好处,就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首先思考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做什么事,在目标表示时用“能……”开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例如,“小数乘法”在学生具备“积随着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小)”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在乘法里,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新知教学突出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短的时间内学好新知识,要努力改变教学中不分主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地安排和剪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1)在各个教学上,保证新知教学。在安排这些教学环节时,要以新知为中心,如开始的复习内容要和新知密切相关,复习时间3~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这样一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巩固新知,每堂课一般都要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新知独立作业,使学生当堂掌握新知。

(2)新授课突出重点和难点。上课时常常感到要讲的内容很多,时间不够用。其实,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不多的,因为新知大都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关键要善于抓住新知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例如:“和是11的加法”涉及到的知识有:①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②10以内的加法;③3个数连加(如7+3+4);④计算法则:“凑10法”。其中①②③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只有“凑10法”是新知识,在新知识中,按“凑10法”的需要,把其中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应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怎样把这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分解出来的第一个数和另一个加数凑成10”。

三、设计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先找出一两名学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创设认识上的“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先通过口算得到如下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问:这4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为什么除得的商都是2?这时,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课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在新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断设置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冲突”。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与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除数是小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法应该怎样?在学生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例题再讨论: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时怎么办?整数除以整数,被除数又小于除数的除法怎么算?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

(2)让学生参与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借助教材亲自去探究,主动地发现和认识新的知识。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1-12各个数的因数:1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1、2}……

12的因数有{1、2、3、4、6、12}让学生根据上述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把它们分成三部分:①有一个因数的数:1;②有两个因数的数:2、3、5、7、11;③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的数:4、6、8、9、10、11、12. 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各部分数的因数的特征:①2、3、5、7、11这几个数只有两个因数,其中的一个因数都是1,另一个就是那个数的本身,从而概括出质数的概念;②4、6、8、9、10、12,这几个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除了1和它们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从而概括合数的意义;③1只有一个因数。告诉学生,人们规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然后启发学生从自然数有无限个,推导出质数和合数也有无限个,得到: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1质数合数最后出示一组数,让学生判别哪些是质数并说明其理由。

(3)教学方法要科学化,促进效率提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在课前,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注重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导入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游戏法、情景法、迁移法、故事法、比较法等。如《可能性》的导入,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摸球比赛”游戏开始:分男女生比赛,摸黄球多就获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为什么不公平?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数质数除数
奇妙的质数约定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质数找朋友
余数比除数小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巧记质数
奇合数的构成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