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不仅能够焕发出语文课本身所具有的活力,而且也能有效地点燃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成为学生增长知识、陶冶品质、培育情感和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
关键词:和谐美 景物 审美价值 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脍炙人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深受世人的喜爱。选入中学课本的几篇名作,更是如此。令人遗憾的是,读者大多囿于教材的训练体系,未能尽情感受先生 “美文” 的艺术魅力,致使它的美被白白地掩饰了起来。鉴于此,本文就从美学角度鉴赏《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的和谐美,赏析作者如何把“杂多”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构成一副美妙和谐的荷塘月色图,力图让读者进一步体味先生散文的美感意蕴。
让我们先看塘边的树。“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葱葱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后文回应:“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漏着的几段空隙很妙,否则月光就照不到塘中的荷叶荷花上了。而这些树远近高低的“不均匀”,正构成树的和谐美。树的繁多、茂密,以及树的长势、排列和走向是树的总体特征——均衡、统一;而树的远近、高低、空隙则又恰好打破了这一均衡和统一的局面,使之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完美。所有的树又分为两类:不知名的树和知名的杨柳。如果都是弯弯的杨柳,便显得太单调太乏味了,因而需要有高处丛生的灌木来陪衬,使之形成“杂多”的统一。而且这些树恰又妙在杨柳最多,这样月下塘边杨柳的婀娜柔美便与月色的淡雅朦胧协调一致了。
再看看塘中的荷。“田田的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但毕竟只是平面的;再写“层层的叶子”,便增强了荷叶的立体感、层次感。只有叶,没有花,即便满眼碧绿,颜色也未免有些单调;因此,又在一片碧绿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色彩便丰富些了。白花若一味盛开,或一味含羞,也不美;好在“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样就美态芬呈了。写到这里,已写尽了荷的“静若处子”之美,但作者仍显不足,仍再写那叶与花像闪电般的“颤动”,写叶子“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令人想到惊若翩鸿的洛神风韵,充分表现出塘中的荷动静相衬的和谐旋律,难怪乎作者要说“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如果说,先生在为我们演奏一首名曲,那么塘边的树,塘中的荷,只是伴奏,只是烘托,主旋律便是他用小提琴拉出的月光曲;而先生恰又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他又把这首月光曲绘成了一副淡雅和谐的月色图。
月光如流水,“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是动感,但作者却用“静静”一词来对衬;月光如流水,照在荷叶上,应当是很明亮的,但它却偏偏又要穿过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月光如流水,静静地往下“泻”,塘上薄薄的青雾又往上“浮”,这一“泻”一“浮”便衬托出了月色的朦胧、恬静和柔美,如此多姿多彩的月色,给人多么和谐的美感!既是满月就该朗照荷塘,但“天上却有一丝淡淡的云”,使得这“笼着轻纱”的月色又笼上一层轻纱,朦胧复朦胧,梦中又有梦!如果让这淡淡的月光均匀地撒在荷塘上也未尝不可,但作者偏要让她“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她“隔了树照过来”,让“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与“画在荷叶上”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相映,竭力突出这不均匀的月色构成的和谐美。而这是怎样的“光与影”啊!蒙着青雾,蒙着淡淡如流水一般的月色,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衬着的杨柳的倩影,淡淡地画在这田田的荷叶上。先生正是以荷塘的碧绿荷叶作画布,以淡雅的月光绘这婀娜的树影;在这幅不均匀而极和谐的月色图中,贮满了怎样的诗情啊!
和谐,是美的本质之一。和谐美,是由各审美因素的对立统一构成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只有将“杂多”的审美因素巧妙地融合,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描绘出景物的和谐美。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丹青妙手。他写的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有明有暗,有疏有密,他写的荷,碧叶田田,白花点点,含苞衬待放,荷动衬荷静;他写的月,光影斑驳,浓淡相宜,朦胧雅致,令人迷醉!这一切都融入“无边的荷塘月色里”,构成一幅正因为不均匀才有着和谐旋律的荷塘月色图。有人说,雕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先生给我们描绘的月色图,不正是一首正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吗?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