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许 黄 芳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基于范畴理论浅谈英汉词汇的认知差异
李 许 黄 芳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多个方面,如词形和词义的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寻英汉词汇的差异。词汇是意义的载体,而范畴是对词汇意义概念进行微观剖析的最好工具。本文用范畴的机制对英汉语中的旧词和新词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解决语言使用中的概念缺失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效率。
范畴 英汉词汇 认知语言学 文化差异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体验(embodiment)的结果。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或生产实践中形成,亦是体验的结果。语言作为人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故语言也是人类体验的反映。语言的基本成分是词汇和语法结构。词汇极大地体现了惯例(convention),故词汇是固化了的概念或文化。语言学家对语言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他们长期以来关心的重点局限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约之间的密切关系,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这些都与“范畴(category)”紧密相关。[5]因此,笔者尝试从范畴的角度解读英汉词汇的认知差异。
就其本质而言,体验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就是一个范畴形成的过程,亦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每个概念都有一个对应的范畴。范畴是指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构成的。[5]范畴与人们的类属划分密切相关,因此在范畴化时必然要涉及人的认知,不可能排除主观因素。故范畴化是由人主观认知参与的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抽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有不同的体验认知环境,因此会形成不同的概念。概念需要通过词汇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词汇与人脑中的概念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对于不同的民族,词汇意义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概念却具有普遍性。因此,通过分析英汉词汇的不同,很大程度上能解释英汉文化的不同和认知的差异。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人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体验通过范畴化的方式获得范畴而形成概念。范畴、概念和意义的形成离不开作为载体的词。要理解和掌握词的意义,最终要追溯到对范畴的划分和对概念的理解上。这个认知过程是每个民族的人都必经的,但由于不同民族在时空上的差异,各个民族的概念和词义往往不一一对应的,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概念或把同一词语理解为不同的意义。
(一)英汉饮食词汇
经验结构因人的生活区域而异。英语中没有“饭菜”这个语义结构,如要表达 “中国菜”,就会选取“Chinese dishes”,即用“dish(盘子)”指代“饭菜”这个概念。从这个语言现象可以推出,英语缺失了“饭菜”这个语义结构。中国的饮食文化实际是人际文化,自古中国人都以“饭菜”宴请亲朋好友,故对“饭菜”的概念化更复杂。相反,在英语社会中,却缺失 “请客”这一概念。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是相似的,但词汇化过程出现了分歧,导致两族人对“饭菜”的范畴化不同。
(二)英汉婚礼词汇
对“婚礼”这一各个民族都共有的仪式进行分析。笔者曾在60位英语专业学生中做试验,让被试者分别选出已给出的“婚礼”词义在中西背景下此事件包含的要素。几乎所有被试者都能把“红盖头、大红花轿、拜堂、爆竹、唐装”归入了“中式婚礼”的语义结构下,把“婚纱、婚戒、蛋糕,教堂”纳入了“西式婚礼”的语义结构下。“蜡烛、酒”被认为是两个社会环境所共有的。可见,同一事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词义差别很大。除了“蜡烛,酒”之外的元素体现了英汉范畴化和概念化的极大不同。因此,概念在其范畴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差异,导致很相似的两个词汇在意义上的很大差异。
(三)英汉亲属关系词汇
语言受社会的影响也表现在社会结构对词汇语义的切分上。为了经济方便,重要概念都会被“词化”,而非通过繁琐的短语或句子以迂回表达。以下为英汉常见的表达亲属关系的词:
通过比较可看出,英语的分类主要是以性别为标准,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性别差异上,同一辈分上的各亲属关系只由两个独立表示不同性别的词来承担。以“grandfather”为例,所有属于这个辈分的男性,如“祖父、外祖父”都由这一个词承担。在实际使用中,若要明确表示其中蕴含的亲属血缘关系,就要用短语来表达,如father’s father(祖父)等。在没有固化的独立词来表达grandfather所包含的范畴时,就必须用迂回的手段来表示。如此复杂的语言表达却并没有给说英语的本族人带来不方便,说明“外祖父”和“祖父”的区分在英语文化中并不重要。
汉语亲属关系的“词化”显然多于英语,其词义分割更为明确具体。性别差异不是其划分的唯一准则,在同一辈分中有多个独立词项承担着 “长次关系”和母/父系的血缘关系。中国人历来信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其复杂而严格的亲属关系,也源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细分血缘关系就异常重要。而英美文化中人们大多崇尚自我,注重独立奋斗与个人成就,故“长次关系”在英语文化中不占重要的地位,所以也就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化。
总之,生活在不同时空的民族因体验认知对象的差异导致他们范畴化以及概念化产生差异,最终使得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事件或现象拥有不同的概念,因而他们对同一词语意义的理解往往不尽相同。
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词义的变化会扩展词义范畴。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词义围绕原型范畴不断往边缘扩展,这种变化过程并非随意发生,而是要通过特定的概念化方式,如家族相似性或隐喻。故英汉范畴扩展过程的差异亦可说明它们词汇认知的差异。
就语义来说,概念整合是创造和丰富新语义的最佳手段。而就词义来说,隐喻过程就是词汇化的过程。在时空前进的任何时期,在某个新的概念还没有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时,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在心智存储物中寻找并发现与该新事物具有某种关系或相似之处的概念,用这一熟悉的概念范畴的词汇来表达新的范畴的概念,这个过程是两个乃至多个概念的映射,也就是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的基本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历。隐喻可以使人们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念,为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其能够为我们所认识。隐喻还使旧词不断获得新义,因而形成了词义范畴的扩展。[1]隐喻已是最常用的概念化和词汇化的手段,隐喻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比较和筛选:首先要比较和筛选现实中的可比物;其次是比较和筛选心智词库中由以往体验获得的词汇。这个过程借助的是概念整合的机制。
不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都可用概念整合的原理以旧的范畴来表达新的范畴,即赋予旧词以新的含义。例如,英语中 “mouse”的最初意义是“老鼠”。当现代人为“鼠标”这一概念进行词汇化时,考虑到记忆负担及鼠标与老鼠外形上的相似性,最终选择了用旧词“mouse”来表达“鼠标”的新概念。在这个过程中,“mouse”的范畴被扩展了,“老鼠”这个概念成了整个范畴中的原型。在汉语中,这个词汇化过程也同样有效,如“花瓶”等词。因此,依据相似性或相关性,通过隐喻和概念整合将旧词的意义映射或整合到新的领域,形成跨范畴的联系并产生新词,是英汉这两种语言中共同存在的认知过程。这一共同的认知机制如图所示:
在词汇化和概念化过程中,由于这一过程进行的标准是人的体验,所以必然带有地域差异,造成理解误差。如汉语中用“胆小”等词,根据中国人的经验,老鼠是比较典型的胆小的动物,因此汉语习惯用老鼠来比喻胆小的人。“鼠”和“胆小”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具体,一个抽象。但因为其性质相似,它们被并置在一起,赋予了“老鼠”一词以新含义。但在英语中,人们用“as timid as a hare/rabbit”来表达“胆小”这一概念,因此兔子是英语中胆小的典型代表。因为不同民族在时空上不可弥补的差异、体验的差异,跨范畴的隐喻就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在词义上就会出现不同语言的差异。
词汇是范畴在语言中的体现,因此原型效应在词汇中也有体现。近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都体现了词汇范畴的“原型效应”。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就构成了一个词义范畴。例如,笔者试图详细地比较了汉语中的“面”和英语中的“face”。这两个词意义相近,故能形成相似的范畴结构。两者的范畴结构比较如下:
实体意义比较:
隐含意义比较:
词性活用意义比较:
认知语言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身体体验的结果。故“face”和“面”的A词义就是这两个概念范畴的原型成员,是这个范畴的最典型代表,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其他词义都是非原型成员,具有一定的家族相似性。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范畴的原型都是A,也共享大多数的非原型成员,但在G、I词义上出现了英语中的缺项;汉语在L、M、N的词义上也出现缺失。英汉对“面”的认知路径基本一致,证明在不同语言里的相同基本意义词的认知特点是有规律的,即可以用范畴的理论来说明的。但由于认知过程彰显出了文化差异对映射的影响,就表现出一种语言映射在另一种语言中存在的缺失现象或两种语言中的同样映射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英汉两个民族在划分范畴的方法、范畴扩展过程以及范畴典型效应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着相似的认知活动,但在词汇化过程中却有不同的结果。英汉语的相同之处体现了人类认知方式的相似性,不同之处体现了不同民族词汇化过程中的不同体验、不同的想象和创造。因此,对词汇的分类要从认知的角度,根据词义范畴来划分,比较每个范畴的成员、扩展以及原型效应。通过比较,我们看到词汇和认知的密切关系,词汇化是范畴化、概念化的结果,词汇对认知的塑造作用也不容忽视。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4.
[2]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Categor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8]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