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乐强 高庆伟 崔振兴
艾滋病教学在改革中的实践与创新
韩乐强 高庆伟 崔振兴
目的探索艾滋病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大连大学2006级—2009级临床五年制本科生, 在艾滋病理论与课间教学中, 采用改革后的艾滋病教学模式, 在授课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统一命题测验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改后学生在教学效果评价明显高于教改前(χ2=174.406, P=0.000), 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教改前后均明显提高(P=0.000), 但教改后明显高于教改前(χ2=69.898, P=0.000), 教改前后的艾滋病教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t=19.304, P, =0.000)。结论通过改变艾滋病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了艾滋病的教学质量,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艾滋病。
艾滋病;教学;改革
如何在医学院校做好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让医学生首先掌握此病, 已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我们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艾滋病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教学对象 选择大连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 级-2009级五年制本科班为教学对象, 其中2006级58人, 2007级61人为教改前授课, 2008级60人、2009级59人为教改后授课。
1.2 教学方法 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杨绍基、任红主编的《传染病学》第七版为基本教材,授课时数均为2学时。2006级、2007级学生采用基本教材制作的幻灯在教室进行课堂授课;2008级、2009级学生采用以基本教材为主, 在幻灯中配有图片、动画等内容, 而且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授课,同时增加见习课实践教学, 对艾滋病病人进行病史采集及查体, 做出诊断。
1.3 效果评价
1.3.1 教学效果评价[1]。授课结束后采用匿名法,每学年学生对讲课效果、课件满意度、课堂知识吸收率、学习兴趣等方面问卷调查。
1.3.2 学生问卷调查。通过参考相关文献, 对课前、课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 评价教学改革效果。
1.3.3 学习成绩分析。将教改前后学生授课后当堂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且每次测试均采用相同试卷, 用同一评分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教改前后问卷调查和成绩录入Excel,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 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见表1。
2.2 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问卷结果, 见表2~表4。
2.3 学生成绩分析, 见表5。
表1 教改前后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表2 教改前授课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n, %)
表3 教改后授课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n, %)
表4 教改前与教改后对学生授课后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n, %)
表5 学生授课后成绩分析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传染病教材尽管不断地修改和更新,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材的编写、更新周期较长, 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 导致有些信息和内容落后[2]。因此, 我们在艾滋病的教学方面, 在以统编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 不断地注意从期刊及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材料和信息, 不断地更新内容。通过不断的内容更新, 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丰富课件的内容和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剔除课本上错误的或落后的内容, 达到实时更新教学内容的目的[3]。见习课顾名思义就是边看患者边学习, 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本文通过对艾滋病授课内容及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授课内容, 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给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的吸收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拓宽知识面, 提高教师素质,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医学是一门知识不断更新的专业, 因此, 今后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继续完善该课程的建设,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4]。
[1]姚云波.新时期传染病防制面临的形势与对策.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1):187-188.
[2]吴淑华, 邱琼华, 陈碧瑕, 等.心电图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青岛医药卫生, 2011, 43(2):160-161.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 29(10):634-634.
[4]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4-44.
R181.3
B
1674-9308(2014)01-01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1.073
2013年度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YLX13067)
116031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