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姜文联贾坤王鑫
(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2.华南农业大学)
犬临床真菌性皮肤病诊疗体会
张君1姜文联1贾坤2王鑫2
(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2.华南农业大学)
1.1病例一
家犬,黄色,雌性,年龄:6月龄,体重2.3kg。主人讲述:15d前从头颈部开始有轻微短毛、脱毛,皮屑较多,伴随瘙痒;7d后呈片状脱毛,之后就诊按照犬异位性皮炎诊疗,效果不理想;2014年5月5日前来就诊,犬头部、背部、四肢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脱毛,且呈现轻度色素沉积(如图1)。
图1 犬背腹位照片
伍氏灯检测,脱毛皮肤部位呈现亮绿荧光色(如图2)。
图2 伍氏灯检测
皮屑显微镜检查:刮去皮屑放在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微微加热,置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呈链状排列和密集菌群包绕毛干,在皮屑中可见菌丝和孢子。
1.2病例二
可卡犬,黄色,雌性,年龄:1岁龄,体重10kg。主人讲述:30d前从背部开始有轻微脱毛,有明显轮廓界限,伴随瘙痒;2014年5月6日前来就诊,全身剃毛,犬患部短毛、脱毛以及较为规格的圆性脱毛区犬,患部出现丘疹,皮肤隆起、发红,(如图3)。
图3 犬背腹位照片
伍氏灯检测:脱毛皮肤部位呈现暗绿荧光色(如图4)。
图4 伍氏灯检测
皮屑显微镜检查:刮去皮屑放在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微微加热,置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分割菌丝或结节菌丝孢子排列成串。
将病例一和病例二的样品均接种在改良沙氏固体平板培养基,28℃恒温培养1~5d,每天进行观察。
病例一菌落发育迅速最初呈白色藻层,可产生透明的黄色色素,经5d后,表面呈淡黄褐色粘样乃至棉絮状,里面呈淡黄色或淡黄褐色;菌落有时中心隆起,有时是同心圆环状(如图5)。
图5 病例一菌株培养
病例二菌落培养4d后菌落表面扁平,边缘部呈白色短绒毛状,其余全部为粉末状,呈淡黄色;菌落呈同心圆环状(如图6)。
图6 病例二菌株培养
分别对病例一菌株和病例二菌株进行乳酸棉兰涂片染色镜检(如图7和8)。
图7 病例一菌株培养(16×10)
图8 病例二菌株培养(16×10)
图7可见大分生孢子,梭形或纺锤形,顶端微弯曲,孢子壁厚有棘状突起;图8可见呈链状排列、密集成群菌丝以及蓝染孢子。
根据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一和病例二分别是由犬小孢子菌和癣菌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根据真菌治疗的特点,进行对症治疗[1]。
首先,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类进行药浴、喷洒,连续使用6周,每周药浴2次,每天喷洒2次;内用抗真菌药物特比萘酚类药物,连续使用8周;同时使用营养毛发类的药物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经过治疗,病例一和病例二在10周后完全康复[2]。
犬感染真菌后,真菌孢子在表皮角质层内繁殖,逐渐在毛囊口形成大量菌丝,菌丝伸入毛囊,继而进入毛根,深达毛球上部的角质形成区,以后在毛内或毛周分支分裂形成紧密的孢子或分节菌丝。引起毛发病变及皮肤炎症而产生症状。当毛发向外生长时,被毛可逐渐地移出毛囊,由于真菌破坏了毛干,致使毛发失去光泽而折断[2]。
长期或大量食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由于其能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有可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活动和扩散,地噻米松磷酸钠在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防御真菌感染的两条至关重要的途径:稀薄免疫系统与体液免疫系统,使得淋巴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某些吞噬细胞数量与质量均有所下降,为真菌的感染排除了大部分障碍。同时,由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抗毒作用,使得整个机体的对外界的防御水平降低,并为免疫器官增加了惰性[3]。
真菌的菌丝一般是无色的,因此,在观察其形态时,要用染色液进行染色观察,一般的染色液如结晶紫染色液不适合用来进行真菌染色观察。在这些染色液中,真菌菌丝容易集结成团,不易分开,影响观察,而且菌丝收缩,影响观察结果[4]。
针对治疗应采取抗菌消炎与改善皮肤抵抗力与营养状况等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在皮肤温度、血液循环、营养供应、免疫功能均得到改进后,增强皮肤抵抗力[5]。同时,在药物作用下,降低皮肤致病菌的活性,逐渐由药物抗真菌转变为皮肤自身防御真菌,从而建立广泛、长期的皮肤免疫系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该病的复发[6]。
改善皮肤营养状况,主要是提升皮肤温度改善血液循环不充足的全身营养的吸收与供应。在临床上,可以尝试通过热敷患处、使用皮肤营养剂、口服营养物质、局部外用促进血液循环的刺激剂,从而建立新的真菌与皮肤的对抗平衡[7]。
[1]Gargoom AM,Elyazachi MB,Al-Ani SM,et al.Tinea capitis in Benghazi,Libya.Int J Dermatol,2001,39(4):263~265.
[2]汉领娣,李秀眉,仝安辉,王奎亭.西安地区宠物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分析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1,02.
[3]Mignon BR,Leclipteux T,Focant C,et al.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to a crude exo-antigen and purified keratinase of Microsporum canis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guinea pigs.Med-Mycol,1999,37(2):123~129.
[4]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5).
[5]凌启波,梁英杰.常见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常用染色方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0.
[6]Odds FC et al.J Clin Microbiol,1997;35:313.
[7]王亨,孟霞,李建基.犬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09,12.
1004-2342(2014)06-0041-02
S855.4
C
201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