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 杰
做一个且思且行的攀登者
——江苏学习考察感悟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 杰
李杰,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研部主任,哈尔滨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被人教社聘为初中人教版课标教材培训团专家。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哈尔滨市功勋教师、市模范教师、市首届“我最喜爱的教研员”等称号。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数学开放题、变式题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撰写多篇论文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主编了新课程学科培训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初中数学》等书籍;先后指导了上百名数学教师,使其在全国、省、市教学大赛中摘金夺银。
北国冰城大雪纷飞之时,江苏还是绿树成荫之际。此次江南之行,聆听教育界知名专家精彩讲座,与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对接,考察苏州千年名校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让我领略了名家名校的精神风范,感受到教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在心灵的击打下收获智慧的启迪。下面我将通过点滴的记录来表达此次学习的所思所想。
·追求精神成长
江苏是中国教育的前沿阵地,是苏派教育家成长的摇篮。成尚荣老先生在报告中,非常深情地谈起苏派教育家季羡林先生当选“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宠辱不惊,贫贱不移。他用学问铺成了大地美丽的风景,把文化汇入了传统,把心留给了东方。话虽简短,内涵却极其丰富。“良知璞玉”“道德文章”准确点出了季先生最宝贵的思想、品质和精神。这也是他最“感动中国”之处。
伟大教育先驱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体现了他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
苏派教育家洪宗礼先生的教学品格,那就是“真爱”。“真”里融着“爱”,“爱”里透着“真”,这个“真爱”,洪先生坚守了一辈子!这个“真爱”,他都慷慨无私、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他的课堂、他的学生和他的语文教学事业!就为这个“真爱”,洪先生早就给自己定下“情操高、教风实、教艺精、知识博、基本功硬”的16字奋斗目标,并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坚守,辛勤耕耘和修炼了近40年;就为这个“真爱”,他坚持搞语文教改,在高、初中各年级进行数十次教学实验;就为这“真爱”,他总结、提炼出“五说”语文教育理论和“双引”语文教学法,铸就了自己的“语文教学‘链’”;就为这“真爱”,他一直坚持“师爱”+“教育爱”的“黄金法则”,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书写着自己的教学人生。
这些教育先贤们的身上,都具有相同的品格。他们都信奉一种纯真,保持一颗纯洁之心,讲究对教育真的情,对学生真的爱,对教育事业虔诚以对的忠诚,执着不悔的热情。这样随之而来的是坚定的信念,以教育为其终身追求的事业,乐在其中,忧在其中,全身心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更可贵的品质是能持之以恒的耕耘。这就是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高远的精神境界。
这是一种定力。是对教育事业的生命坚守。只有拥有了定力,才能够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趋;才能坚守教育的理想信仰,能够沉心静气,拒绝浮躁,安心从事教育教学;才能志存高远,持之以恒,默默地为教育奉献自我,提升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不断修持,必然会修大行,成大果。他们是站在关心社会、关心民族、关心世界、关心人类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思想、品质和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和思想境界。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宠辱不惊,贫贱不移,这些闪烁着异样光彩的人格特征,必将成为社会的良知和楷模。
·培植敏锐的批判精神
杨启亮教授讲道:教育家与教师的区别在于,对待问题有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视角。教育家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应永远铭刻在教育家的思想深处。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是批判精神。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批判精神源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由衷热爱与高度的责任感。缺乏批判精神,便是道德与责任感的缺失。
现实中有些人对问题的确有自己的见解,但其中一些人缺失批判精神,常常表现为人云亦云。一个没有独立见解,特别是没有批判精神、批判能力的人,怎么可能获得知识分子应有的美德,怎么可能成为教育家?我们要像陶行知和季羡林那样,永远拥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大胆的批判精神。这样才能早日成为真正的教育家。
如何培植批判精神呢?个人认为,一要加强学习,广泛阅读,读书不仅能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而且是教育智慧的源头;二要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其本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路开阔,生成研究的灵感和独特的创意。应该具备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睿智。另外还需要在精神上与日常事务保持距离。适度地与社会“疏离”,能使人形成客观、冷静的态度,拥有自己思考的空间。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主张
成老先生所言:教学风格是众多合唱者声中领唱者独特的旋律。
教育家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在做事,他的风格,他的主张会影响一批人,甚至几代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主张,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到当代国宝级教师霍懋征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到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独立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让这些教育家的形象熠熠生辉。
著名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堪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形成洪氏语文流派。站在两个学术高地上:一是道德高地,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二是学术高地,他说:我不仅站在讲台上,我还要站在书架上。我一定站在学术的前沿。他建造三座高峰:一是从事母语教学,语文课堂研究高峰;二是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高峰;三是语文教材编写创造高峰。形成一个范式: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式。洪老先生之所以能称其为教育家,是因为他站在道德与学术两个高地上,是因为他在语文学科领域建造了三座高峰,并形成了一个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式。这应该是他终身追求的教学品格。
·思考一:距离教育家究竟有多远?
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对教育的追求究竟执着到什么程度?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一,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不是把这些问题及时地提出来,用独特的视角及教育理论去研究论证它,用自己微薄之力解决它,对于当前我国极端的应试教育,思考过如何应对吗?从而扭转局面,很多时候会想,这不是我们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很可能随波逐流,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另外,做事缺少恒心,决心总下,很难坚持。所以还须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经得起教育风浪的拍打。其二,是否具备批判能力,这一点,江苏的教育专家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敢想、敢说、敢于批判,令我折服。其三,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教研风格能立得住吗?是否凸显出成老先生所言的众多合唱声中领唱者独特的旋律?是否创建自己的高地和高峰,引领团队不断地攀登。值得我深入思考。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很多的教师及学生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一批教育真人来拯救教育,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不要像一些所谓的专家那样,对中国的教育悲观失望,只是抱怨,不谈解决,都认为自己的力量微薄,无法改变。我们要向内寻找力量,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有教师,有学校,而且有中国,有走向世界的中华民族,你就会不断追求,潜心研究。教学主张也好,教学风格也罢,都受自身的思想所支配,思想是风格的雕塑。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们要向这些教育家一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抵达,不断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的教育思想和品格。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那么,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结果如何呢?严华银教授的报告值得我们回味。如华人科学家朱棣文所言:中国人有教育,没有教养。中国的教育表面上重视德育,而实际上是分数至上,学生精神道德上的教养长期受到忽视,使得中国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了整体的滑坡。学生们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言行,使之不伤害别人及社会,而表现为言行无所顾忌,其实可以称之为“有知识的野蛮人”。
严教授描述中国学校的德育又是怎样的?学校像一叶扁舟在大海汹涌的激流中艰难前行,少数者勉力支撑,秉承教育的宗旨,正道而行,但圣洁之地也已被一定程度地污染,教育主体中一些人师节不保,逐渐失去育德之资本和资格。有些人开始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用不着边际的所谓理念大言说教,在光鲜的旗号下施行着忽悠式教育。但这样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如若不改变,那国人经济小康之时,必然是中国教育崩溃之日。
·思考二:扭转“说教式”的伪德育教育
分析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的确走入了误区。其一,来自于对学生评价的片面,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的扭曲,造成片面追求分数现象严重,认为只要学生分数高,其他方面什么都好,以分数的高低取代品德的好坏。造成学生不择手段的追求考试分数,形成心灵的扭曲,别人的分数一定不能高于我的分数,学生之间自私自利,很难合作。复旦大学投毒案更加提醒我们教育部门如何改变德育教育的缺失,改变这种唯分数转的局面。其二,来自家庭的教育的狭隘,中国目前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孩子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长此以往,孩子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家长来做,这样造成孩子不懂孝敬长辈,不会尊重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其三,来自于学校的“贴标签式”的“口号式”的假德育教育。在中国的学校里,司空见惯的话:某某部门要来检查,我们准备迎检呢。学校广播里经常有这样的通知:今天有某某领导来学校参观,请同学们下课在走廊里右侧通行,不许大声喧哗,不许打闹……聪明的学生们明白,言外之意,没有领导参观,我们就可以不这样做了,这难道不是教学生做“两面人”吗?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接受这样的熏陶,我们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一直到大学毕业,究竟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说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呢,何况小学生呀!对比中国与新加坡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会发现: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得很具体,对“尊重、责任感、正直、关怀、应变能力、和谐”有明确的界定,并且对每一个阶段,应达到的标准非常明确,具体到日常生活怎么做。而中国的课标都是有一些空洞的说教式大词组成。的确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思考。其四,学校里很多时候教学与德育是脱离的。主管领导都是分设的,其实每一节课,教师的以身示范,教学生之间怎样与人合作,相互尊重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为什么还要德育是德育,教学是教学呢?有一位小学的班主任,在小学一年级,就毫不隐晦公布,××同学是差生。给幼小的心灵扣上了永远是差生的帽子。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种德育教育之下,会出现上面讲的结果是不足为奇的。
如何改变这种贴标签式的伪德育教育呢?首先要明确“教”和“育”的含义。从两者的内容和目标的角度而言,“教”更多地指向生活的技能和方法,“育”则更多地指向个性、品德和人格的层面。从方法的层面而言,“教”主要表现为“言说”和“指令”,表现为被教者的“模仿”和“练习”的速成;“育”则是需要耐心耐力、旷日持久的“养”,是生长式的慢功。其一,熏染。严教授讲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游,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其二,约束。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相吻合的制度约束学生,尽可能地步调一致。其三,感悟。德育本质应该是自由人对自由道德学习自由成长。其四,点拨。针对问题和错误应及时点醒学生。这样学生通过知理、内化与实践,不断提高道德境界。
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种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江苏一行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对苏州中学的考察,这是一所千年名校,这里人杰地灵。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捐宅地,创办的苏州府学,经宋元明清四代,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岁月更替,但这里一直传承着学府的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教育家叶圣陶、作家陆文夫等知名人士先后在此就读。走进校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府学”碑廊,这里记载了千年学府多位名人的石刻,一种神圣之感油然而生。走进庄严而大气的校史馆,这里记载了这所学校近千年经历的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历史,这里记载了历任校长及在此就读的名人志士,这种榜样的力量,给苏州中学学子无形的动力,将鞭策他们不断前行。
同样,苏州十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1906年创建的“振华女校”,名园办名校,名校出名人,走在古老而灵动的校园,那些亭台馆阁、老树古藤、古碑石刻,使人既能感受到学校传统文化的厚实,又可以寻觅到绵延百年教育探索的生命活力。这种厚实的积淀和蓬勃的生命活力,就是学校文化的精义所在。是学校文化之根基。“十中的历史,似乎是复杂难懂的。游吟诗人,科学巨匠,严谨的学者,浪漫的文人,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都在这所校园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前人把背影留给了历史,历史却在经年的流变中,漫出缕缕书香和灵魂的气息,绵长的文化血脉更是赋予了时间以久远的意义。”柳袁照校长充满诗意的校史回顾,让每一位与会者都怦然心动。绵长的校史之所以让人心动,不仅在于点滴的历史典故与名人琐碎的求学追忆,更在于它营造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
·思考三:学校文化的传承不应因地域和历史而被忽视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管理者,都有责任传承学校多年的文化,使她不断走向完善。相比之下,哈尔滨市的大部分学校,很多学校都坐落在一个拥挤的区域内。建校时间较短,虽然也都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很少体现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的痕迹,并不代表历史不长就不用传承。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这里是不是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我们经常看到学校的墙上最醒目的多数是哪些领导光临指导过,在揭示板上,看到最多的一定是历年中(高)考的成绩。尽管有的学校,力争形成书香校园,但并不是满墙贴标签式的名言警句,就可称得上书香校园,缺少实质的书香学术的气场。
一个学校的文化沿革,犹如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最初的宗旨,其间的思考,精彩的回顾,风格的形成,发展的方向,都是有迹可循,有史可承的特色,有传承才有根本,才有发展。
苏州一行,陶醉于湖光春色,沉思于师道箴言。从名家身上汲取力理,从理论学习中反思探索,从名校考察中明确方向。一路走来,我仿佛又站在了一座雄奇巍峨的山峰之下,我愿为心中的目标执着地攀登。成长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家,我将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