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迟东丰
对优化学生学习风格的初步思考
——受新加坡教育考察启发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迟东丰
迟东丰,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教师,哈尔滨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历史学硕士,省特级教师。曾被评为东三省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十佳教师、省教学能手、省科研骨干,哈尔滨市兼职教研员、市学科带头人。多次获教学奖项,主持多项省重点课题,多篇论文在《黑龙江教育》等刊物上发表。
题记:有幸参加哈尔滨市未来教育家型名师培养工程首批学员赴新加坡境外考察培训活动,受益于专家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入探讨,引起了诸多反思。限于篇幅,本文仅拾来感触最深的角度——学习风格方面,略谈一二。
何谓学习风格?对于学习风格,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这里仅介绍两例具有相关性和代表性的阐释。
吉尔福特(J.P.Guilford)认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不同类型信息时的能力偏好。学习者需处理的信息主要有三种:图形、符号和语义。图形信息指的是通过感官感知的信息,例如形状、颜色和声音等具体的、形象的信息。符号信息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概括或指代,例如数字、字母等抽象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信息,符号信息的处理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语义信息通常指的是词义,即词语的含义和概念。学生在对上述三种不同信息进行加工时,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特征,使得学习风格呈现出个性差异。
顿恩博士(Dunn)认为学习风格是当个人开始集中处理、归纳及进一步将崭新与艰难的学术资料转化为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情绪、社交、生理等方面。环境因素包括声音、光线、气温、环境设计等。情绪要素主要有学习动力、恒心、责任感等。社交要素主要包括独自学习、两人互动、与朋友或小组或成人一起学习等几种。生理要素主要是知觉、饮食、时间段、运动等。
菲利斯·芬格牧师曾说:“专注于改进弱点只能带来平凡的成绩。若要取得优等的成绩,就得专注于发挥您的优点。”学习风格有许多不同的元素,其中对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因人而异,很大程度上,它反映了学习者具有个性化的优势差异,在影响学习风格的众多元素中,寻求主要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优化学习风格的办法。从学生角度说,若能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及主要影响元素,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能力结构,找出出现学习问题的根源,更好地选择与自己的学习风格相匹配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从教师教学角度说,若能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偏好,施以不同的教学配合策略,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
相关研究表明,学习风格的分类方式因角度不同而各异。结合新加坡蔡成坚教授的介绍,依据顿恩博士的阐释,本文只从生理方面的知觉要素角度看,学习风格有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和动觉型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学习风格各有偏好,不同风格的学习者最佳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习惯各异,只有擅长与不擅长的方面,并无优劣之分。
1.听觉型
听觉型风格的学习者擅长对声音的处理,对来自于教师的口头传授或外界的声音记忆反应较好。在学习时,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善于在朗读书面资料或听讲解或听录音带的过程中寻找到将信息引入思维的最佳途径。在复习过程中,以及时自讲或口述为最佳方式。但是,这种风格在处理视觉和动觉信息时,往往需要有人辅以讲解才会有效果,否则图表、地图或示范动作等信息传递方式就很难有效果。
2.视觉型
视觉型风格的学习者的强项在于处理图像、图形、图案、图示上的信息,即通过视觉(看、读)来学习效果最佳。这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往往需要借助于图示或记忆导图并辅以不同的颜色来将学习到的信息转化成思维,复习的方式也往往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勒出要点。但是,他的缺点在于在处理听觉、动觉信息资料时反应慢,需要边听边动边看才奏效。
3.触觉型
触觉型风格的学习者在处理和回想写过、记录过、勾画过的资料方面表现较强,以动笔记录、测验为擅长的学习方式。复习时也往往将概念写在纸上,需要有笔和纸作为辅助的工具。其在处理听觉、视觉或动觉信息时效果不佳,除非辅之以记录才能更好地吸收信息。
4.动觉型
动觉型学习者在处理体验过的信息方面表现很强,亲身体验或自我教导是记忆、理解和思考的主要方式,即这类学习者的动手、扮演和体验的愿望与能力很强。在学习中往往愿意亲自操作、亲身体验或自己说话、自己为自己讲解,有时会寻求别人帮助考查自己或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有关情节。但是在其他信息接收方式方面反应迟钝,须要将其他方式传递来的信息转换成体验方式才能有效果。
结合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初步调查结果,尝试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呈现方式、作业方式、复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选择更为适合的学习方式,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当务之急,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寻求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原因所在。当然,与学习风格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加上受时间短的限制(从新加坡学习回来有五天课程),这里只选择了上述从生理因素之一的知觉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四个学习风格进行调查分析。尽管存在很多不足,但是,仍能看到出乎意料的调查结果,引起了我对优化学生学习风格的深刻反思。下面,我结合学习风格相关理论,简要分析学生学习风格的调查结果,并逐一提出优化措施。
本次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2级高一学年学生,调查对象共计706人,调查方法为设计调查问卷并统一发放与回收,问题指向涵盖所有学科,问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所发放问卷全部回收并统计数据。调查结果如下:
1.听觉的调动情况:你在学习或记忆知识时,哪种形式较为有效?
A.认真听讲或听录音B.朗读或出声背诵
C.不喜欢有声音的环境
数据显示,不同学科、不同信息呈现方式的差异很大,学生在听觉调动的比例差异也很大。学生在学习文科或偏文的理科学科时,更偏向于调动听觉来提高学习效果,如语文、英语、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理性思维越强的学科,学生除听课以外,更倾向于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尤其是数学、物理学科更为明显。这样就给学生本人和相关学科教师以更多的选择合适学习风格的启发,教师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另外,A与B属于听觉型学习风格的不同表现,两类学生所占比的总和更能反映某种对比倾向。
2.视觉的调动情况:你在学习或复习时,运用较多的手段是:
A.经常画结构图、图示等B.使用彩笔勾画重点
C.不愿意勾画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运用其他学习方式的同时,都比较擅长勾、画、图示等学习方式,大部分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视觉学习方式,占比大约在86%~94%之间,运用A、B项由多到少的学科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语文、数学、英语。这个结果与教师平时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手段基本一致,因为几乎全部学生都有记录方式各异的学习笔记。但是,选C项的学生比例过高,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学会调动视觉来辅助学习,使知识更多地以形象化方式呈现,效果会更好。
3.触觉的调动情况:你在学习或复习时,经常用笔:
A.做重点记录,写出所学B.做大量习题
C.不喜欢动笔
记录或演练习题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基本符合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判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不愿意动笔。但从另外角度看,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方面,数据背后反映出某些教师的教学往往采用“自己讲授——学生记笔记”的陈旧教学方式,并靠搞题海战术提高成绩,且这种做法还比较普遍。这表明课程改革并没有得到深入实施,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优化也很难进行。
4.动觉的调动情况,你在学习或复习中:
A.自己给自己讲有效果
B.让自己体验或表演、演示效果好C.不愿互动
学生在动觉调动方面远超出调查前的判断。总体看,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动觉的调动和运用非常普遍,尤其是A项占比都在60%以上。提倡自讲或互讲是日常学习、复习中有效的方法。对于B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占比近40%,说明学生更易于在语言学科学习中实施情境扮演,体验式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较为遗憾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这项占比平均不足28%,说明很多教学情境资源并未被应用到这几个学科的教学中去。A与B两种不同方式都是动觉型学习风格的不同策略表现形式,但也有区别,就课堂教学改革而言,我们更期望选B的学生多一些。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提倡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要提供更多的让学生体验的机会。
总体看,本次调查的优点在于初步了解学生在各种学习风格方面的整体呈现,有利于各学科教师从学科教学角度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整体倾向。但是,调查的方式还有待于改进。这种调查问题设计不利于具体区分学生个体学习风格的倾向性。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署名调查,更没有直接针对个体进行数据分析,只是关注了整体。因此,优化学习风格的探索仍有很大空间。另外,调查问题设计采用围绕四种学习风格分别进行横向设计,并没有给学生设计有利于区分学习风格的更为独立的调查问题,不利于了解学生学习风格倾向。当然,这个调查结果也可能反映了学生并非只专注于一种学习风格,更多的可能是多种风格兼具,具有综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可能不在少数。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
给教师教学的建议:
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性具有非常意义。无论在学科信息的呈现方式上,还是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上,都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风格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
课程内容会因主体概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最佳呈现方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对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结合学生不同学习风格倾向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文本或笔答题或图示等方式加以呈现,便于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来学习。
2.教学组织方式多样化
教师要有意识地配合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一法为主、多法为辅,尽最大可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有效学习的需求。当然,寻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为最好的教学组织方式,激发学生可能存在的四种学习风格优势,绝不能生搬硬套或一言堂。
3.培育动觉型学习风格
动觉型学习风格更注重实验操作或亲身实践,它更容易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这是我们教学中欠缺的方面,因此,教师应更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动觉知觉,积极培育动觉型学习能力。
4.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缺陷
很多学生有学习困难原因并不在自身态度、情绪的问题,也不在于智商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提供的教学的方式与之并未相互契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其开创自信与成功的人生道路。故而教师要学会理解并区别对待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积极寻求与之契合的教授方式,即因材施教。
给学生学习的建议:
学生会因为生理、学习环境、交往范围、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然而,学生面对的教师也存在授课风格的差异性。客观上说,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特点。也就是说,教师几乎不可能寻找到适应所有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给学生一些优化学习的策略,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
1.课堂学习扬长避短
在了解自己学习风格的前提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风格,尽最大努力扩大信息接受的渠道,让信息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自己的思维,进而有效学习,即开发自身潜能,逐渐变不利为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具备综合型学习风格。
2.灵活转化信息呈现方式
立足于自身占优势性的学习风格,及时转化信息呈现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听觉敏感者就尽可能多地将信息转化为声音,视觉敏感者就尽可能多地将信息以图表、多颜色的方式呈现,触觉敏感者就尽可能多地动笔写或做题,动觉敏感者就尽可能多地将信息转化为自我教导、自我体验或与自己相近学习风格者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总之,要号召学生发挥自身风格优势,开发新的风格潜能,综合提高学习能力。
3.采用个性化复习方式
复习往往发生在课下,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优势,采用更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记忆或理解的效果。
4.多进行笔答式训练
除触觉型外,其余三种学习风格都不会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发挥更多优势。因此,倾向于这三种学习风格的学生要学会用笔答方式输出信息才能够适应考试。
综上所述,笔者对学习风格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仍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但是,对学习风格的研究以及与之配合的教与学的策略改革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究教与学的优化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