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 王 琛
北大归来且行且思
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 王 琛
王琛,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哈尔滨市第二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语文高级教师。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并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是全国第四届教育教学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教师标兵、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语文兼职教研员,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四届十大名师。
夜阑人静,执笔抒怀,回顾7天的北京之行,心潮澎湃……
短短7天时间,我们从繁重的教育教学中解脱出来,彻彻底底做了一回学生,听讲、发言、讨论、作业,感到无比的充实。短短7天的北京之行,已不再是单纯字面意义的培训与学习,而是一次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新审视与梳理,一次对自己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的反思与突破,一次对自己未来的教育发展重新的定位与规划,一次对自我心灵与精神的充电与洗礼。
有的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此行的感受:挚谢播洒智慧火种,诚愿耕耘教育春天;有的老师说:首都专家张张秀口吐珠玑,教育家班颗颗诚心悟课改;归来的火车上,听着车轮滚动的声音,我不禁想起一副对联:木铎泽恩满京城,金声惠响遍北疆。
76岁老教授江长仁在瑟瑟寒日中铿锵的讲解,激情流遍“一塔湖图”;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王义遒娓娓谈起北大的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激情溢满了北大的校园;数学特教张思明讲起自己的自学经历,讲起自己的教育生涯,激情又充塞了整个课堂……因为教育的激情,才有了人大附中150多门选修课;因为教育的激情,才有了101中学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教育的激情,才有了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孩子”的教育思想;因为教育的激情,才有了陶行知创立的晓庄师范……
这些优秀的教育家、优秀的校长都是在用激情创业,用激情书写教育的诗篇,激情是所有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格,更是所有管理者必需的品格,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说:“做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管理一所学校,作为校长最重要的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激情的支配下,精神振奋、精力旺盛、产生灵感、打破常规、冲破障碍;激情的支配下,教育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会创造、会奉献、会把学校利益看得重于一切,会把学校发展视作终身的目标,会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时刻记挂在心上。
在这些名师大家身上,我看到了激情不是兴奋剂,不是偶尔的心血来潮,不是一时搞点改革,出点创新,激情不是瞬间的一个状态,而是一种文化。激情要持久必须形成一种文化,一种激情管理文化,只有视激情为文化的教育人才会使理想的主旋律铿锵有力,激情所到之处教育五彩缤纷,工作生机勃勃。
如何让教育人永葆激情呢?
1.激情需要教育人“豪情万丈,身怀绝技”。
想当年,梁启超为清华大学学生讲课时,讲到了动情处,则手舞足蹈,情不自己;讲到欢乐处,则大笑,声震屋瓦;讲到悲伤处,则失声痛哭,先生如此激情投入,听课者怎能不被感染,只有具有教育豪情、教育情怀,才能像江长仁教授那样热爱教育、永不倦怠,才能像张思明一样热爱生活,不怕逆境,珍惜顺境,才能像刘彭芝一样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绝技”指专业水平、专业研究、专业发展,边教、边研、边学,苦练内功,有与时俱进的课程观,有强烈的学生意识,有创造性的实施课程的能力,“身怀绝技”才能像韩军一样,引领学生直面文本,真实地感悟生活,才能像陶昌宏一样在生活中学物课、用物理,才能像程翔一样始终坚守在教育的一线,“庖丁解牛”。
2.激情需要教育人“满腹活水,富有智慧”。
缺乏智慧就没有激情,为此,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勤读书、勤看报、勤写读书笔记、勤作资料卡片、勤反思领悟,内化知识,引来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这是保持教育激情的根本所在。
一个教师如果不好好读书,只教一辈子书必然是无比痛苦的。他既要周期性地克服无限重复带来的枯燥乏味,又要以一生的时光苦苦对抗着无比强大的世俗社会的侵蚀,其灵魂挣扎的苦状是令人同情而又倍感无奈的。而读书则能加固教师的精神小屋,开拓教师的精神田园,重建我们失落的职业幸福。只教一辈子书是痛苦的,但读一辈子书并与学生分享则是幸福的。永葆激情的教育人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他们永远不会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会坐进书房才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会因有用才阅读,因为他们清楚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会嫌自己读得太晚,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阅读是满腹活水之源,满腹活水是立教之根,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每天有阅读的时间,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3.激情需要教育人“富有眼力,规划人生”。
一个永葆激情的教育人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能够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能够从别人看不到事情的地方发现事情。所谓眼中有事,这事是什么?是课堂中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是操场上学生生命的张扬,是大自然中长大的一草一木,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个永葆激情的教育人在工作中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可以说是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人、眼中有活,并且能够做到用眼睛表达,用眼睛说话。
一个永葆激情的教育人很多时候能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推进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很普通的网络写手说的一段话应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启发:我的成功是因为,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有激情,在他们消磨时间的时候,我却在不停地努力着。
找回激情就要勇于自我挑战,流水只有遇到阻碍才能激起浪花,人要给自己设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动力。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制订远期和近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大目标,小步走”的办法,逐步向高目标逼近。
教育是一种激情,教育是一种修为。用激情做教育就是用心做教育,这个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内敛修为的外化展示,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作为一个教育者,以职业的道德约束自身行为是一种基础的教育境界,但如果要用心去温暖教育行为这便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非智慧者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没有张思明那样的智慧,只是以自我约束职业道德的行为来做着自己份内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能够做到永葆激情,就会用心做教育,就是一个教育舞台上的成功者。
2013年12月7日上午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来自北师大附中的张思明老师,这位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有着“年轻”的外表,但却难以掩盖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此时有种预感,在张老师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寻常的经历和令人期待的故事。
的确,很快我们对张老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这位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了37个春秋,至今仍工作于第一线的专家的敬佩油然而生:他出生于1957年10月,籍贯上海,曾在北大附小、上海虹口一中心小学、江西鲤鱼洲“五七学校”学习、劳动。18岁那年,因家庭的不寻常经历,他留校工作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组,当时正值“文革”末期,“反潮流、交白卷”依然盛行,上大学只能是他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1981年,国家恢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他第一批报了名,然而却没有通过公共课考试。第二年再考,结果还是一样。两次失败,他并不甘心,第三年,他又报了名。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1985年,他自学修完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本科课程,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他又以全优成绩,提前半年学完了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就这样,他通过刻苦自学、顽强拼搏,成为全国自学成材的先进典型之一。
张思明认为,真正的教学不是提问题设圈套,让学生一个一个回答,也不应以课堂为界限,应该一直延伸到课堂外、假期中,以至于学生的每日生活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创造的“场”,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比如:多速自行车的速度数是怎么确定的?请你调查一下市场上的多速自行车,其速度数是否和标示的一样?十字路口的红、绿、黄灯的时间比是多少才合适?一笔款子怎样存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大宾馆的多部电梯,当客流较大时,怎样设计运行方案才更合理?假期来临,张思明不是给学生留一大堆笔头作业,他说:“每次开学时学生交来一堆应付差事式的作业,没有多大意义。”他把传统的假期作业改成8类可供选择的作业:1.阅读一本科普读物,写一个书评;2.找出数学学习参考书中的3处非印刷性错误,并予以更正;3.利用立体几何展开图的知识,用纸制作模型或工艺品;4.采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它,如:游戏中的数学、体育中的数学、玩具设计中的数学、商业服务中的数学……;5.写一篇数学小论文,可以是小发现、小研究、小成果、小窍门儿;6.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自编3个数学小综合题(要求运用几何、代数、三角甚至物理、计算机等两到三科知识);7.用计算机自编一个程序,解决某学科的一个问题;8.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微科研”,推荐选题有6个。
显然,这样的作业题,不是坐在教室里或者家里就可以完成的。它常常须要实地观察和实验,须要借助网络等课堂之外的东西,须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加工和处理,这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可以想象,当每个学期开学时,都是张思明和他的学生们一个丰盛的收获节日。
张思明老师的事迹不禁引发我深深的思考:只有真正解除“课堂教学中心情结”,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今天,我们教育界有多少朋友几乎天天都在喊“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到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再到今天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人们开始机械地追求所谓高效课堂,误以为把过去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的课文感知、基本训练等教学内容放在课前,名之曰“学案导学”,然后,在课堂教学上直接进行交流互动,就是“高效课堂”了。我认为:这不是什么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只有两个深刻的判断标准,这就是: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我国教育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课堂教学中心情结”。似乎教育除了上课、做作业,其他都不是教育。以至于,我们有教育局长质问:现在节假日、双休日那么多,不让孩子学习怎么行?在这些局长眼里:不上课,不做作业,就不是学习。今天,在不少地方:
我们的教育只要课堂教学,不要实践教育。
我们的教育只要学校教育,不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包办越多,离真正的现代教育越远,对教育的危害越大。
寄宿制学校越办越多,不是中国教育之福,是中国教育之祸。为什么要办寄宿制学校?无非是要解决那些交通不便地区少年儿童的就学问题。可是,今天为什么有那么多交通便利地区也在大办寄宿制学校?无非就是想把学生关在学校里、关在课堂里,可以进行集中统一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大家想没想过:这种做法,切断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剥夺了学生实践体验性教育的机会!有一些寄宿制学校,鼓吹要提供保姆式服务,这真是彻头彻尾的对教育的无知!
如果学校教育不回到生活,不重视实践教育,我们的课程改革注定要失败,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期盼注定无法实现。
如何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塑造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好的文化素质、行为方式的学生,以弘扬民族精神?
如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案例学习、开放学习、课题学习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以保持中华民族持久发展的动力?
如何通过平等交流、合作学习来培养具有民主、科学、个性等特征的社会栋梁,以推动中华民族的民主化进程?
我不得不大声疾呼——放弃“圈养”,让学生回归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只有教育走向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
教育之路曲折而多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走,只能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重建,才能真正做好教育。
杂乱的思考中,总有一种使命让我满怀虔诚,盼望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
正是源于这种使命,总有一种力量让我肩荷理想,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断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