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田云庆
田云庆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犹太教文化花园
2.公园平面图
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一处现代、开阔、迷人的公园,位于马德里东北郊巴拉哈斯机场附近的国际展览中心旁,整个公园规划占地220公顷,其中160公顷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其余60公顷作为市政府拥有的高尔夫球场。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由建筑师J.潘内劳斯(Jose Luis Esteban Penelas)和E.马丁(Emilio Esteras Martín)设计。公园以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名字命名。公园建造以前,这里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油橄榄树林,马德里市政府曾打算放弃这片油橄榄树林。设计公园时融入了植被生态保护的观念,恢复了已遭废弃很长时间的油橄榄树林,并使其融入到新的公园改造设计中,使得这片百年油橄榄树林与行人、流水、道路和草坪植被等组成一道道美丽动人的风景。1992年5月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建成对外开放。从此它成为马德里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
3.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雕塑
4.公园内矩阵布置的橄榄树
5.三种文化庭院平面
6.基督教文化花园
7.伊斯兰教文化花园
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的平面是以一个直径约1公里的圆环和方格网为构架,圆环周围和方格网上是一片片油橄榄树,人工河长约2公里长,从西偏南穿过中心到东,再从东绕到北,蜿蜒自由地流淌,使得公园圆与方的严谨构图变得生动、自由和富于变化。公园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景区,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主题,露天剧场、儿童游戏场、温室等一应俱全。公园的中心是三种文化庭院,纪念西班牙历史上犹太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相互交融、共存,一同形成了独特的西班牙文化现象。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的十几座雕塑和定期举办的音乐节是公园亮丽的艺术景观。
三种文化庭院位于公园圆环的中心,它由一个象征天堂的高地用流水连接3个主题花园。基督教文化花园、伊斯兰教文化花园和犹太教文化花园从东、北、西依次围着中心的天堂高地。基督教文化花园是由一个哥特式的金属亭为中心,四周入口各有一个带钟的尖角门组成;伊斯兰教文化花园由象征伊斯兰建筑立面的白色金属网围合成一个八边形的平台,中央是一个莲花座涌泉,花园四角有红砖砌成的楼拜;犹太教文化花园平面是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象征犹太教的六角形平面,四周有带有犹太教十字的残墙围合,三种文化庭院的设计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雕塑是公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元素,欧普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艺术家,委内瑞拉的卡洛斯·克鲁兹·迭斯的作品“Fisicromia para Madrid”位于公园一处有高差的边界,蛇形舞动的雕塑由几千根不同色彩金属棒和黑白、黑红两组金属片组成。蓝天下她变换着色彩,当人们在她身边走动时,她有节奏有旋律地蜿蜒飘动,极具感染力。克鲁兹对色彩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动态艺术运动时期。他对艺术的思考拓宽了大家对颜色的理解,使人们对色彩现象的认知不再拘泥于形式。他的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当观众与作品产生互动时,色彩便无需受到形式、表述、象征等各种束缚,能够自在而为地在空间中延伸。
蓝色通道是罗马尼亚艺术家亚历山德罗的作品,青草和波浪形的斜坡暗示着人生的历程。西班牙艺术家米格尔·贝罗卡尔的雕塑“Manolona”作品397号位于一片低凹的草坪,绿色的金属杆隐藏在树丛中,托起白色的抽象雕塑,雕塑造型生动,令人遐想万千。墨西哥空间是安德烈和玛格丽特的作品,巨大的红色圆环矗立在一处喇叭口状的斜坡上,在蓝天落日下极具震撼力。
公园的设计还融入四季的概念,在公园圆环道路的不同段使用了不同色彩的材料和植物进行铺装,以象征“跨越四季”的旅程。路面铺装采用蓝的冷色调,种植着冬青和桦木以表征冬季;绿色的地面铺装,种植春天开花的七叶树、印度板栗和象征爱情的树木表示春季;夏季段靠近公园水面,种植了大量的庭荫树,采用金色和白色的铺装;秋季段路面用的则是红色,种植枫树、银杏树、杨树等秋色叶树种。
水是公园中重要的元素,它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从雾霭、喷泉、溪流到平静的湖面,在干热的西班牙实在是难能可贵。如今,成片成林的橄榄树、石榴树郁郁葱葱,每到周末,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马德里市民,这里已然成为风筝爱好者的天堂,这里也是垂钓比赛、船模比赛和露天演出的理想场所。
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不仅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它更为马德里市民提供了一个平台。它不是一个被人坐着看的公园,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与人互动、不断改变的公园。胡安·卡洛斯一世公园代表了马德里的发展和未来。
8.墨西哥空间
9.壮观的人工河
10.露天剧场和温室
11.雕塑蓝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