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艳萍
南昌市第一医院院感科,江西 南昌 330006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程艳萍
南昌市第一医院院感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疝气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提高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笔者医院2012年1-12月的513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513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有127例,使用率为22.22%;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用药少于24 h的有17例,合理率为13.38%;药物选择应单一用药为主,共120例,占94.49%,二联用药的有7例,占5.51%,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有4例,仅占3.12%。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率低,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合理性
手术部位感染(SSI)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有效预防SSI,但若使用不合理则会引起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为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的合理性,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笔者回顾性调查了2012年1月~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13例,并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进行归纳分析。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12月份我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疝气、三种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共513份,其中甲状腺手术136例,乳腺手术83例,疝气手术288例。男性314例,女性199例;平均年龄60.41岁,最小的11个月,最大的90岁;住院时间最短3 d,最长21 d,平均天数7.5 d;患者手术前有慢性肺部疾病有2例,糖尿病例36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有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肠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有2例;有8例患者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抽取Ⅰ类切口出院病历,设计统一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的合理性。
1.3 评价标准
标准参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分析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
2.1 手术情况
513例患者中,手术持续时间最长4.5 h,最短30 min;除2例有切口感染外,其他都是甲级愈合。
2.2 围手术期用药情况
在所调查的513例患者中,有127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占22.22%,以静脉输注为主要途径,共涉及抗菌药物5种类。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与构成比(%)
3.1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本调查显示,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最短的1 d,最长的是14 d,平均用药时间是4 d,38号文件要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累积用药>2 d者是72例,占56.69%;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耐药菌株,甚至导致由耐药菌引起的严重合并感染。
3.2 预防用药时机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有指针者,预防用药时机非常关键。过早给药不能在手术部位的组织达到有效抗菌浓度,难以起到预防的目的,术后给药可能因细菌定植或发生污染失去了预防的效果。
[1]姜玲,史天陆,沈爱宗,等.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96-1299
[2]韩乾国,雷学忠,张磊,等.抗菌药物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基因转录调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071-2074.
R969.3
B
1674-9316(2014)20-009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