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黄若涵
2014年11月7日,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第2轮建设启动会在青岛农业大学召开。全体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有关养猪企业负责人和其他团队成员共计3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围绕修改完善生猪创新团队2014—2016年建设任务规划、岗位专家与综合试验站的工作交流对接、部署安排实施第2轮创新团队建设任务等3项议题展开。首先,在集体学习和领会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陈瑶生教授等5位专家关于山东省生猪创新团队建设任务规划书(2014—2016年)论证意见的基础上,从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任务规划及目标、考核指标、实施进度及分年度计划和经费预算等方面,对生猪创新团队建设任务规划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仔细推敲和修改完善。然后,各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简要回顾了第1轮建设的工作进展与体会,重点介绍了第2轮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突破方向,从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产品开发、信息搜集和考察调研等方面,提出了与其他岗位特别是与综合试验站开展合作的打算与设想。为帮助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经费,特邀青岛农业大学财务处杨贤慧科长做了科研经费管理核算方面的培训,杨科长结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从基本原则、预算执行与调整、会计核算要求、票据管理和财务检查验收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科研经费核算管理的有关内容,并针对第1轮经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和经费使用中的模糊问题进行了答疑与辅导。最后,首席专家孙金海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在肯定生猪创新团队建设第1轮工作成绩的同时,从任务执行、目标实现、经费使用、年度任务协议书撰写以及各岗位与综合试验站合作协调等方面,对生猪创新团队建设第2轮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希望、建议和要求。
11月12日~14日,农业部生猪产业体系四川综合试验站站长吕学斌研究员、四川生猪创新团队生产工艺岗位专家龚建军研究员,与资阳市畜牧食品局相关领导与技术骨干一起,深入资阳市雁江区的永鑫、科辉、百盛、新希望、盛美、宏发6家养猪企业,以及简阳市的万家乐、惠远、春朋、鑫业、五友5家养猪企业,对它们的养猪生产现状、猪场布局、生产工艺、环境控制、设施设备选型与配套、粪污处理进行了调研,指出了猪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就2014年资阳市生猪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11月18日,龚建军研究员赴苍溪县对革命老区的新型农民开展现代养猪技术培训工作。参加培训的学员共有50余人,主要是当地存栏生猪规模在100~200头范围的养殖场业主。龚建军研究员就全国与四川生猪生产情况、主要猪种及其利用方式、生猪不同阶段饲养的关键技术、生猪生产工艺、猪舍环境控制技术、猪场粪尿处理与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介绍,并现场就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11月20—21日,四川生猪创新团队疫病控制岗位岗位专家廖党金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一行4名专家,在三台县开展了规模猪场综合防疫系列科技培训,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针对县畜牧食品局系统的技术人员、县域规模猪场业主及生猪养殖市场服务技术人员,进行了“规模猪场综合防疫中的生物安全控制”、“生猪重大疫病免疫技术”、“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等技术培训与现场交流,并发放“规模猪场防疫手册”等科技资料300余套。此次科技培训活动的开展,把猪病综合防疫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带到了生产实践中,正科技视听、推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获得了与会从业人员的一直好评,发挥了产业技术创新科技体系的科技智力支撑作用。
2014年12月5日,云南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农职学院综合试验站和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以芳教授共同合作开展的“重组乳酸菌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工作正式启动。
该试验计划以滇陆猪初生仔猪为素材,设置3个试验组,分别喂给3种重组乳酸菌(乳酸菌中分别植入猪蓝耳病、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等抗原基因)。连续服用15 d后,采集血样分析其中的抗体水平,并对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据悉,重组乳酸菌具有调节肠道环境,降低腹泻发生率,促进仔猪生长的作用。目前已完成了试验设计及试验母猪的选择,试验结果将为重组乳酸菌的生产应用提供相应的试验基础和依据。
2014年12月2日,在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主任郭荣富教授,团队成员安清聪副教授、计乔平博士指导下,玉溪综合试验站与江川区域推广站联合开展“不同养殖模式后期停用铜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粪铜含量的影响”试验在华宁县华大牧业有限公司正式启动。
本次试验以72头杜长大(DLY)育肥猪(平均个体重为89.58±9.7 kg)为试验素材,采用发酵床养殖,试验期为出栏前4周。除铜外,试验猪日粮的其他营养水平按NRC 2012版营养需要量进行配制。试验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试验第1周,3组试验猪日粮中铜水平均25 mg/kg,自第2周开始,各组依次饲喂无铜日粮,直至试验结束。
试验过程中,将定期称重、记录饲料用量,收集试验猪粪便并进行铜含量测定。试验结果将为通过营养调控措施降低猪粪便铜排放量提供有益的基础和依据。
2014年10月24日,安康试验站完成的“规模化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了安康市科技局邀请陕西省环保领域的专家及安康市环境保护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验收。
安康市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目前存栏杜洛克、长白、大白原种基础母猪3000余头,2011年为了解决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在陕西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规模化养猪场粪污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建设了装机2MW的沼气发电厂;15 000 m3的沼液暂存池;5 800 m2的智能温室、1200余亩的日光蔬菜大棚、3 800多亩的林果园和580亩的花卉苗圃园。形成了“猪、沼、园“循环发展的模式,使规模化养猪场的污染物综合利用达到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为同类规模化养猪场粪污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示范。项目自实施以来,累计处理粪污9.2万t、发电662.2万kW·h、生产有机蔬菜5.1万t。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5 63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