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思敏
让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并存
文 刘思敏
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并行不悖,集中与分散结合,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对于人类休闲模式的一种创造。
2013 年初,《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正式面世。这份文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统一全社会对于旅游休闲的认识,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不断促进国民旅游休闲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中,《纲要》把带薪休假作为一个核心关键词提出,首次对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众所周知,民众对出游的需求逐年增加,对长假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以现行假日制度安排来看,民众大多只能集中出游,像周期性的“洪水”一样倾泻到各地。带薪休假制度如果因此得到落实,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假日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旅游消费更合理释放,有助于大大缓解黄金周和小长假的拥堵,提升服务与旅游体验,极大地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带薪休假制度究竟能否落实以及如何落实就成了社会舆论关注《纲要》的最大焦点,与极大关注对应的却是鲜见叫好之声,盖因《纲要》既实际“摧毁”了“带薪休假”已经稳步推进、即将全面落实的“幻觉”,又无法为7年后“基本落实”带薪休假提供真实可信的信心保证。尽管《纲要》提出“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完善针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的休假保障措施。加强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职工休息权益方面的法律援助”,但通过简单比较就不难发现,从法律强制力上赶不上1995年开启的《劳动法》,从行政权威性上超不过2007年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更缺乏真正可具操作性的落实措施,《纲要》关于带薪休假的条款沦为“空头支票”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事实上,《纲要》推出
已经接近两年,带薪休假的落实情况并未显著改善。
在笔者看来,带薪休假的落实情况只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但如同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那样——食品消费占到总消费的比重,可以表征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富裕程度,却不可能通过饥饿减肥减少食品消费来致富——因此,带薪休假可以表征社会进步,却不可能通过所谓“强制落实带薪休假”来与“社会进步”构成直接因果关系,这也就是美国没有带薪休假的法律,美国人却普遍享受带薪休假的内在原因。
欧美发达国家普遍落实带薪休假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位居第二,人均GDP却非常靠后,而带薪休假无疑大幅增大了社会的总成本,严重超越了中国现有的发展阶段,必然“欲速则不达”。如果中国的人口红利明显消失,劳动力价格必然上升,劳动者在博弈中就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带薪休假也就会变得更加现实。
去年“十一”黄金周之后,全国假日办进行了一项调查。全国假日办准备了三个备选方案:第一个方案是都不调假,只保留春节长假,国庆节变成3天小长假;第二个方案是国庆节只调整一个周末,形成5天长假;第三个方案是国庆节调整两个周末,形成7天长假。结果,网友压倒性地选择第三个方案。我想,如果把恢复“五一”黄金周作为第四个方案,选择这个方案的网友肯定会更多。公众的确厌恶调休与“拼假”,可是当要在拼凑长假与不拼假就没有长假之间进行选择时,公众的态度非常明确,选择的是前者。
当前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已经导致民众出行出游需求形成了“堰塞湖”,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幸福感。解决长假短缺问题,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带薪休假为代表的分散长假;另一种是以黄金周为代表的集中长假。二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转型剧烈的国家,更应该并行不悖,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休假模式适合我们照搬。黄金周或许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有更好的选择吗?显然没有,次优选择,也就是限制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才是明智之选。比如谁都知道三文鱼有益身体健康,肥肉脂肪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在大多数公众根本吃不到也吃不起三文鱼的情况下,你怎么能剥夺大家吃肥肉打牙祭的权利呢?带薪休假就像三文鱼,而黄金周就像肥肉。当带薪休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落实的情况下(落实与否不在于出台多少规定,而在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们应该保障公众用黄金周来满足对长假需求的基本权利。
面对现实,切实缓解长假需求与长假短缺的尖锐冲突,疏通公众出行、出游需求的“堰塞湖”,进一步改革假日制度,增设一个或两个黄金周长假则不仅必要,甚至可谓当务之急,相对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增加7个法定假日,2天用于恢复五一黄金周,3天用于在8月上旬设置“避暑黄金周”,这样全年春夏秋冬各有1个,形成4个黄金周,剩下2天用于延长春节长假,民众需要长假支撑的旅游及休闲活动就不再是“单一出口”,可以更多选择来“疏堵”。
旅游,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典型的幸福导向型产业。在习总书记大力提倡走群众路线的当下,善于发现主流民意、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善如流而非刻舟求剑的政府,必然像尊重春节这样的传统精神价值需求那样,尊重民众对旅游的现代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既然带薪休假是社会各界针对黄金周的弊端众口一词共同开出的药方,那么理论上讲,如果带薪休假不能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就还需要黄金周;如果带薪休假落实了,黄金周依然拥挤不堪,就说明带薪休假这个药方不灵验;如果带薪休假这个药方灵验了,消费需求分散释放了,黄金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拥堵了;如果不拥堵了,只是少量增加社会总成本的黄金周还有什么必要取消?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并行不悖,集中与分散结合,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对于人类休闲模式的一种创造。
作者系著名旅游专家、社会学者,中国旅游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