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运福
大概十几年前吧,脸上无端地长出一粒粉刺,鼓鼓的、红红的、小山包一样。妻嫌碍眼,再加上手脚勤快,用心地在这厮生长的“土壤”之处挤压几番。没想到,从此,它却成为脑门上的常住居民。你看它,豆粒般大小,不偏不倚,稳居眉心正中,与我朝夕相处,悠然自得。自从在一家商场门口被一看相老人家拦住,对此“痦子”喋喋不休地夸赞后,谁要是再有劝解我动掉这“痘痘”的言论,家人就会一致反对。不过,有个记号,有点另类,丢失了也好找,也不会打动多少人的“芳心”,想想算了,还是留着吧!没想到,这一留,却留出一些佳话来。
因为豆,所以逗
“豆豆老师”的称谓享誉校内源于一次校级公开课,我执教的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主题是“我的名字我做主”。
课前让孩子们调查访问自己名字的来历,课上研讨时,孩子们从一个小小的名字中,体会到了长辈们对自己的期望和梦想。普通的名字故事真多,孩子们积极的发言,促成了习作材料的不断丰富,他们分别对自己的名字、他人的名字作了评价。接着,在我的顺势引导下,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给自己重新起了个名字,这名字更多地包含了他们内心的希冀和憧憬。很快,一个个写着名字的小纸条交到了我的手里。真有趣,我念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孩子们笑得直拍桌子……
忽然间,一个叫“毛豆皮”的名字引起再一次大笑后,学生们相互看着,谁也猜不出这是谁起的名字,一脸的疑惑。和蔼、沉静、阴沉……虽然我的面孔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变换了几次表情,还是没有人站出来承认是谁起的名字,我挠挠脑袋,嘴里不住地嘟囔着:“到底是谁呢?到底是谁呢……”忽然间,自己一拍前胸:“哦!这是我给自己起的名字,我怎么给忘记了呢?同学们,实在对不起啊!”“哈哈……”教室里又是一阵大笑。
接下来的写作,孩子们在半个小时内很快就完成了。
读文评议的时候到了,孩子们的习作中,对自己名字的故事、他人名字的评价、自己起的新名字想法等谈论得精彩纷呈。这其中,有很多孩子对我的名字——毛豆皮特别感兴趣。雨萌这样写道:“……我感觉,最有趣的是老师给自己起的新名字,叫毛豆皮。哈哈,逗死我了,是不是老师喜欢吃毛豆啊!可是,那毛豆皮也不能吃啊!我想啊,等到秋天,我一吃到毛豆,一定会想起我们这位教作文的老师的。不过,我认为老师应该叫‘豆豆会更好,因为他的脑门上不是有粒‘豆豆吗?以后,我就叫他‘豆豆老师了……”这名孩子刚一读完自己的习作,教室里的师生就大笑起来。
“豆豆老师”的称号从此也由地下堂而皇之地步入地上,得到一致的认可。
七十三变——豆豆“仙”
“豆豆老师”,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我深信,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了解你,付出的一切就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是让他们快乐的,进而浸染自己的教育生命,享受师者教育之愉悦。
走下班主任的岗位已经几年了,将近二十年的一线班主任工作,使校领导及同事对我多了几份信任。每当某位老师因事没来,我常常担任“救火队员”,扑向最前线。这不,四年一班的班主任因病没有到校,我担当起了他们班语文课教学的任务。知道我喜欢写作的缘故吧,主任安排我给他们班上一节作文指导课。受人看重,很是窃喜一番。
不过,布置孩子们写些什么呢?临时抱佛脚。看看教室内孩子们那齐刷刷的目光盯着我,唉,有了,我始终认为孩子们不是不会写,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与他们相处已经一年多了,他们总说:郑老师好!郑老师的课我们喜欢上!好,那就这么着:“郑老师很有特点,还有很多故事,你们就写写我吧!”“好啊!”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心里真的美滋滋的,看来教师的幸福正在于此吧!
孩子们有的低头不停地写着,有的不时地抬起头来看看我,毕竟我这个“活体标本”就在眼前。有的学生还好奇地问我:“老师,你脑门上的那个点点是什么?”“老师,你多少斤?”……
半节课刚过,已经有孩子写完了,并且沾沾自喜地小声读着,个别的还在相互传阅着、欣赏着。随手拿起他们的日记,阅读起来:
“……郑老师是我们的科学老师,他无所不知,只要是科学问题,他都能答上来。要是给老师一张卷子,肯定能答100分……”
“……这位老师很幽默,他长得很怪,头大大的,我在想,是不是他的大头里面都是知识呢?他的脑门中间还有一颗痣,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回答说:‘这是美男痣。我们都笑了……”
“……郑老师什么都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非常聪明。他长得非常帅气,头上有三只眼睛,像二郎神一样……”
童言无忌,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那么高,“二郎神”可是比孙悟空还多一种变化的神仙!和孩子们在一起,真的应该快乐,真的应该陶醉,因为我是天上一个“仙”。
秀一秀,逗非逗
真的无语,都已步入大学校门的女儿,对小食品还是那么死不悔改;更有无奈,分析一下自我,嘴馋的基因让孩子除了继承还能怎样?这不,看看女儿边看书边有滋味地吃着什么,控制不住,不分青红皂白,拿来一颗送入嘴中,以慰肚内之虫的贪婪。仅仅一瞬间,浑身的汗毛全部立起。“妈呀!酸死了。”赶紧吐出。“哇!什么东西,这么酸?”“多大的人了,还什么都吃。呶,这个!”一旁的女儿笑着把商标袋递过来——秀逗。“你坚持一会儿,过一会儿就甜啦!”“是吗?”“以身试法”,咬牙一试,嗯!不错,好东西,与孩子们分享,效果一定不一般。
买来几袋“秀逗”,撕开包装,备一些各色小包装纸,再把这些小豆豆一个个精心装扮,装入带有横格的塑料盒。准备就绪,只待来日的精彩。
看着那一双双清透纯真的眼睛,真不忍心让孩子们初尝酸的滋味。转念一想,为了享受那后来的甜美,值得试试。看到我从兜里拿出装满花花绿绿球球的盒子,又听到让大家免费品尝的信息,教室内立刻小手如林。
一个小胖墩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闭着眼睛挑选了一块。我亲手为他拨开糖纸,把豆豆放入他的口中。哇!他的表情好丰富哦。想叫,但又知道有“吃的时候不准出声”的规定,五官不断地变动着姿势。短短的几秒钟后,我知道,此时该是享受甘甜的时候了。接着,让其他孩子说说看到的、想到的。
眼见为实。“他龇牙咧嘴,如果没有耳朵挡着,嘴角都能扯到后脑勺了……”好词佳句飘荡在教室之中。丰富多彩的神情,也让几个胆小的孩子放弃了再次举手的机会。退缩者谈谈心里的忐忑;勇敢者说说自己的愿望。无论写什么,我期待心理活动的精彩纷呈。
当孩子们集体品尝老师带来的“美味”时,静下心来,再体味老师的良苦用心。“先酸后甜,先苦后甘。”人生何事不是如此,小到学习,大到人生。从古至今,不努力,何谈成功。
小豆豆悟大理。生者秀一秀,师者并非逗一逗,如此行文,怎能没有见地?
生活中,有时在不经意间,我的手就会触摸到那颗有意留下来的痘痘,还真感觉到了它存在的意义——身为作文老师,我的生活因“痘”而精彩,我的教育因“逗”而快乐。“豆豆老师”逗逗之事就是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