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钓鱼”,练“渔技”

2014-02-14 20:55吴寿锦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钓鱼大爷习作

吴寿锦

有一次,谈到写作素材的捕捉时,有个学生叫起来:“老师,写作素材就像水中的鱼,转瞬即逝。”我一惊,继而带领全班学生为他的这一说法鼓掌。读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更觉得写作的素材如一条鱼。同时也为作者由“鱼”联想,写出这样深刻的华章而震撼。

一、 走进文本学习“钓鱼”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这“源泉”如果不去挖掘,是尝不到甘泉的。同样,生活中也有写作的“鱼”,如果不去放线垂钓,是尝不到写作的“鲜美”之味的。《钓鱼的启示》就启示我们如何去“钓鱼”。走进文本,细细品味,作者启示我们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是深刻的。

(一)从心理变化中学记事情的经过

《钓鱼的启示》一文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插入不少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写作时要先理清事件的经过。在指导时,首先从让学生明白题目和内容入手,本课的写作顺序是:钓鱼——启示。而在“钓鱼”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得细腻:得意——沮丧——乞求——依依不舍。这就启发我们收集体验生活时可以写下事件的特有顺序。我在指导学生用简短的快速记材法概括这段的心理过程是“捕到大鱼喜出望外,要放鲈鱼依依不舍”。引导学生可以按地点的转移、时间的变化等记录事情的过程,还可以按表情、心理的变化来记录顺序。有一个学生在“素材本”上写下:“知道就好”有三次,家里、学校和超市……这一有顺序性的素材。日后,她就以《知道了就好》为题来写文:早晨,上学时妈妈要我带雨伞,我说:“知道了。”妈妈说:“知道就好!”……上午,下课后,我去交作业,数学老师要我把上次练习中的错题订正一遍,我说:“知道了。”老师说:“知道就好!”……放学了,我到超市买饮料,在超市工作的阿姨要我仔细看生产日期,我说:“知道了。”她说:“知道就好!”……这一句话反复出现,叠加成一个个画面,表达出深深的关爱之情。这就是简单记下“过程”,日后要写作时与这些“感动”重新邂逅的结果。观察时及时记下过程,写作时就不会再感到“难”和“怕”了。

(二)从“说话”中学记“哲言”

本文的重点是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的勇气和力量”这句话的理解,这也正是“启示”的含义。学生仅仅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领会作者这句“哲言”似的话,是从对事件的叙述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平时也经常遇一些事,听到许多话,如果也能经过“提炼”,记在素材本上,也将是一种写作的“财富”。学生经过提示,在习作中也出现许多充满“哲思”的言语:

1.妈妈说:“心中有月亮,晚上就不会害怕了。”

——吴奇的《妈妈的月亮》

2.奶奶说:“每个人都是天上的一颗星星,你照我,我照你,才有一片灿烂的天空。”

——杨珍的《帮助别人心中亮堂》

3.“想占小便宜,反而吃大亏呀!”一位大爷说。

——罗鑫的《车上的一幕》

4.“幸运总是青睐经历挫折的人。”我的同学说。

——高忠宇的《因战胜挫折而精彩》

这些语言虽然不是“原话”,但经过“提炼”仍不失它的真实性。就如《钓鱼的启示》中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一样经过“提炼”却成为一句经典之言。我们收集这些语言后,记下“哲言”,日后翻阅时同样会忆起当时的事和说话人的神情来,这就是写作的记忆仓库。

(三)从体验中学记“细节”

《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细致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给我们的写作以很深的启示。“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鱼放回湖里去。”这里的“盯”的动作,可以看出父亲也喜欢鱼,但经历道德考验“一会儿”,还是决定“放鱼”实践道德……从“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这一神态可以看出“我”是多么舍不得放鱼……这些“细节”成就了文章的精彩。如果我们平时也能学习作者那样记下一些细节,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爸爸看着我的试卷,脸上出现了绯红色,继续往下看时又皱起了眉,脸变成深红的紫色,接着喘着粗气,脸变成猪肝色说:“你怎么把这些简单的题都做错了?”……

这一“细节”摘自刘联星同学的素材本,交流时,她读着这段话,我们仿佛感觉“父亲”就在眼前。细节给人的震撼力是难以估量的,引导学生多记细节,他们对观察、对习作也会升腾起兴趣来。

二、 走出文本练“渔”技

学习文本是为了走出文本。受到作者捕捉素材、巧妙写作的启发,学生自己也会提笔收集材料。可是要写出“我”的习作,不但要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的“鱼”,还得从“鱼” 悟道,练好“渔”技。

(一)敏锐捕捉,写实启示

写作的素材真如水中的鱼,只有我们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并及时记录,才会让“鱼”游到纸上。

有一次,我带着读四年级的女儿到一条乡村路上去散步。突然传来小孩嬉戏和鸟叫的声音。我们转到路口一看,是一个农村小孩把一只鸟的脚绑上一条长长的线,如牵风筝一样牵着鸟在玩。我走过去劝小孩把鸟放了,小孩不肯……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女儿在素材本上记下“男孩牵线玩小鸟,鸟失自由要妈妈”。

作文时,女儿要写“难忘的事”,很快就把小孩“玩鸟”和“女孩哭着喊妈妈,警察热心带她走”两个素材合在一起写出《小鸟,去找妈妈吧!》,文中除了写“玩鸟”外,还写了小男孩看到一个小女孩因迷路哭着要找妈妈,警察带小女孩找妈妈去。小男孩得到启发,也把小鸟放回了蓝天去找妈妈。最后写道:“鸟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定要给它们一个安心的家。”

多么实在的启示,如果没有平时敏锐的观察和愉快的记录,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我在习作教学笔记中写下:观察思考练眼力,趣记推开写作窗。endprint

(二)体验感悟,写深启示

经历或看到事情的过程,体味它的美丑,这就是体验,这也是极好的写作素材。《钓鱼的启示》就是作者亲自体验“钓鱼”和“放鱼”的过程,并由此联想三十多年的收获而写下深刻的启示。按理说我们的学生也经历了许多事,这些“小事”经过思考都是有启示的。可是让他们写作时还是“咬着笔头”,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我想这不是缺少生活,也不是缺少观察,而是没有及时捕捉和记录“生活中的鱼”造成的。杨露和张龙两个同学要写以“生活的启示”为话题的习作时,杨露平时爱记“素材”,显得十分高兴,而张龙因为不写“素材”就难以下笔。其实杨露写的那件事,张龙也经历过。那天是他们值日,我这个班主任发现有一张桌子的桌面板坏了,就让他们向门卫李大爷借铁锤和铁钉。第一次张龙去借,红着脸回来说,李大爷不借。第二次,他和杨露一起去借,他们俩都红着脸回来说,李大爷讲了没有铁锤和铁钉。我纳闷,昨天我还看到李大爷在修一张破了的椅子……我看着他们说:“你们再走一次,说话有礼貌些,李大爷虽有些脾气,但人很好……”他们很快下楼,一会儿就高兴得满脸通红地说:“老师,让你猜着了,李大爷听了好话,就把铁锤和铁钉拿给我们了。”我说:“这就是文明礼貌的魅力。”同样是经历这件事,杨露在她的素材本上写道:“三借锤子和铁钉,深知脸红与礼貌。”所以她写的《脸红了》就写得血肉丰满, 启示也很深刻:“文明礼貌的魅力无穷,她让人心悦诚服。用真诚的态度礼貌待人,成功就有把握了!”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涌于笔下。平时多记素材,写时就会言之有事,再加上细斟慢酌,凝思结想,那琐碎寻常的小事在笔下也显得甘美。

(三)提炼联想,拓展启示

“一点炸开智慧花,联想扩散生活美。”这是我教学生“一点联想”的习作法。“一点联想”是由一件小事,一个动作,特别是由一句话联想到有关的人、事、物、景等,从而拓展生活的启示,这种“炸思维”的做法学生很是喜欢,因为他们的素材本里收集的许多名言警句和精彩的语言,都是丰富联想的导火索。

“诚实无价,是诚实让我拒绝了敬爱的母亲。”这是李如奕同学素材本中的一句话。她出示这句话时,我问:“你的这句话如一把火,点燃你心中的激情,也将燃烧起大家的思维。如果用这句话联想写作,你会写什么呢?”“我会写第一次拒绝母亲的事!”她回答后,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和同学在走廊上打闹时,手中的棍子撞上玻璃,窗玻璃碎了……老师叫“我们”去问是谁打破玻璃。大家都说:“我没有打破玻璃,我也不知道谁弄的!”老师火了,要家长到学校……我说了谎,不安地告诉母亲真相。母亲要我别承认……而我面对老师诚恳的目光,却承认是自己打破了玻璃……是诚实让我拒绝了母亲,诚实是无价的……多有意思的事呀!接着我要全班同学也由这句话联想自己的事。这下炸锅了:1.爸爸叫我别把捡来的青蛙放了,我觉得为难,最后是“良心,让我拒绝了爸爸”。2.妈妈叫我不要把冰箱里的“山枣糕”拿给奶奶吃……是“孝顺,让我拒绝了妈妈”。3.哥们要我别把偷张星家的自行车零件的事说出来,但面对张星的父亲(修车店的师傅),我犹豫了……是“正义,让我拒绝了哥们义气”……瞧,一句话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学生心中积蓄的期待与好奇像潮水一样涌出心头,倾吐着心中的第一次说“不”的情景。

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去搜集素材,记录素材,提炼素材,并由此联想开去,笔下流出的将是最真的感动。

“多记心中有物, 勤写笔下生花。”多多收集素材,钓起生活的“鱼”,潜心练练“渔”技,眼锐利了,手写顺了,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多记素材,素材亲切了,写时言之有境、有事、有物、有味,能不愉快?这才是“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最好体现。也是“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方法。学生自然倾吐,自在地抒发,自得地在字里行间游走,是写作的美好境界。生活像一条游动的鱼,随时都会激起浪花点点。写作的素材更是一条在水中快速舞动的鱼,敏锐地观察,真切地体验,加上提炼联想,生活给我们的启示才会诉诸在纸上,才会有更多的感动与我们相遇。这就是《钓鱼的启示》给我们写作的启示。endprint

猜你喜欢
钓鱼大爷习作
一天没开张
不会抽
钓鱼
幽默的大爷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