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扬寻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2014-02-14 12:29《北京观察》报道组
北京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科院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马扬寻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北京市聚集有200多位两院院士,有尖端的科研仪器和设备,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太多的转化和运用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去。

北京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际上是明确了科技要与经济对接的发展方向,也给北京市和中科院的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马扬委员推动并参与了多项院市合作项目,他在科研成果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中,寻找着首都通往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

院市合作

在全部由中科院系统委员参加的“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加快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上,马扬表示,中科院与北京市的科技合作在学科领域、合作潜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空间和舞台,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科学院的人才、资源优势,对接北京市科技创新需求,从而推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大有可为的。

实际上,早在200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就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10年,院市双方成立了由中科院北京分院、北京市科委组成的“院市科技合作工作小组”,进一步推进院市合作。近年来,院市双方共同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生物所等5家单位与市政府共建中关村科学城;联合对中科院近50家研究所深入调研,挖掘、筛选了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制版、龙芯CPU芯片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分阶段推动。

这其中,中科院北京分院与科委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让北京市的不少科技型企业尝到了优质服务甜头。“企业可以利用科学院的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如物质成分检测、新材料新产品测试等研发试验,为企业节省了成本。”马扬说,科研院所的人才、设备等优势资源,与企业研发环节相对接,才能让各种创新要素发挥作用,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找到结合点。

截至2013年底,该基地共促进中科院81个重点实验室,价值27亿元的1462台(套)的设备向社会开放,每年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

评价政策需调整

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最根本的依靠是人才。

当下,对于科技人员的业绩评价,往往是以发表论文的优劣作为标准,并没有注重对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技术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考量。这就造成科技研发与企业需求对接困难。

“现行的科研人员评价标准有欠科学,造成了科技与经济的脱节。”马扬说,在现行政策导向下,不少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发表论文,随着科技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能总以发表论文的多少和影响力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对于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评价要及时进行调整,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为推动科技成果在京转化,2011年,中关村管委会和中科院北京分院联合制定了《关于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的奖励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奖励在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和技术转移工作团队。截至目前,累计有28支科研团队和77支技术转移团队获得奖励,有效地调动了科研人员和技术转移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成果转化氛围。

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一要有人才,二要有资金。

为解决资金难题,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和新沃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中科院首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融资5050万,成立了中科新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基金的运营及管理。先后遴选出20多个拟投项目,其中水性聚氨酯、油气水分离等项目已完成立项报告,准备进入投资程序。

技术与需求对接

“北京市聚集有200多位两院院士,有尖端的科研仪器和设备,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太多的转化和运用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去。”在马扬看来,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足的症结,是科研的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企业的技术需求缺乏有效对接,科研工作与经济需求产生了脱节。

他分析说,现在不少研究人员不知道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科研成果要能被应用产业化就非常困难。“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绝不是科研人员自己关在房间里闷头搞研究,他创新的技术一定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以能够实现转移转化作为目标和方向。只有把企业在发展中的技术需求与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进行对接,才能让各种创新要素协同发挥作用,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找到结合点。”

经验表明,华为的成功也得益于优势资源的对接与结合。

在企业科技研发过程中,华为集团非常注重与科研院所、大学间寻求合作。华为有相当多的技术是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如中科院的微电子所,声学所等都有技术合作项目。同时,企业很多员工,包括研发等部门的主管,也由来自大学、科研院所的老师、科研人员担任。“这是由企业自发形成的合作,是一种与科研资源寻求合作的事例。假如北京在这方面多一些奖励制度和激励政策,来吸引这些知名企业到北京寻找科技优势资源或来建企业的研发机构,各方优势资源才能在市场上活跃起来,发挥出最大效益。”马扬表示。

马扬进一步建议说,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要发挥好首都的天然优势,政策导向上要把各种科技创新要素完备起来,其中不仅要有科技资源要素,还一定要有企业需求要素。要靠激励制度、政策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企业的研发机构、研发部门来北京共同建设创新中心,来与北京的科技资源相结合,寻求对接合作。“不是企业整体搬进来,而是关键技术的研发点、创新点,与北京的科技资源要素结合、对接起来。这样,发挥各方资源的优势,整个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就有了目标,也一定能实现。”

猜你喜欢
中科院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