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中小企业即将到来的春天
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北京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吹来了改革的风,可以预见中小企业必将进一步成为推动北京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十多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激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生机与活力。三十多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释放改革红利,为中国经济开出了治病良方。
在众多的改革措施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了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大家莫不想借这一帆改革的东风,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有所作为。因此,如何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也就成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门成立调研组,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课题,展开了深入的调研。
“我们会同了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织了近20次活动,涉及企业近50家,先后听取了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又实地走访了丰台、昌平、房山等区县,听取了许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意见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让更多人了解中小企业的酸甜苦辣,了解这支队伍为北京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调研组组长、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双委员介绍说。
众所周知,在北京吸收大量就业大军的并非大型国企和外企,而是中小企业。据悉,2012年,北京市共有规模以上中小微型企业3.7万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5.3%,从业人员309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的52%。市商务委数据显示,北京市仅沐浴、美容美发、人像摄影、洗染、家庭服务、家电维修6大居民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和网点数量就超过十万家,从业人员113万人。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主渠道。
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中小企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北京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的46%;实现利润总额763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48.3%。在总体需求不足、结构调整深化的背景下,2013年1月到6月,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增长14.9%,应缴税金6.4%。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稳压器”和“风向标”。
除此之外,调研组还了解到在增强首都市场活力,助推北京科技创新方面,中小企业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一直比较低,我们这次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放人们的思想,让大家能够了解这样一支队伍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次调研对委员们触动很大,尤其是那些大型国企的老总,他们亲眼看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种种艰辛,也看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对中小企业都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郭丽双这样说。
郭丽双认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中小企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她觉得北京市对中小企业要有客观定位,要把中小企业和集团经济、总部经济一起,作为北京服务社会民生、完善市场机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战略目标的“三驾马车”。
“我们希望把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列入到市长办公会上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破解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矛盾。”郭丽双建议说。
不可否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然而,他们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平待遇。实践中中小企业在一些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普遍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禁入现象。
据调研了解,除了金融、石油、电信等传统垄断行业外,目前北京市的汽车配件、电梯售后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禁入现象。一些新兴业态由于行业用语及表述在工商管理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内容记载,登记注册都面临很大困难。在采购准入方面,中小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审批手续繁琐、苛刻,其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名录的难度还很巨大。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在企业的贸易关系方面,市场准入方面,还是政府的定点采购方面,中小企业都是处于下风的,这就需要加快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的准入环境,使审批内容、标准、程序公开化和规范化,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如是说。
刘桓特别指出,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有一种“玻璃门”现象急需解决,即很多鼓励性政策明明已经出台,但中小企业却像被挡在玻璃门背后一样,看得见却摸不到,有前途而没有光明。这种现象郭丽双也深有同感。她说:“其实现在法律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已经很多了,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地却非常艰难。比如本来是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当中小企业实现创新的时候,得到这项政策的扶持却比科技创新还难。所以必须想办法打碎这些‘玻璃门’,真正让市场决定企业的发展。”
刘桓认为,之所以出现“玻璃门”现象,是因为政府虽然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性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却与相关法规政策的衔接配套产生了矛盾。因此必须要完善中小企业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坚持“协商于立法之前”的原则,充分听取政协委员、各相关行业、企业的意见,提高法规的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有委员还建议,应建立地方性政策法规“定期评估的长效机制,列出负面清单,及时清理阻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建立新的法规和政策,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近期中央刚刚出台了取消企业注册资本金限值的政策,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调节,但是诸如此类的限制中小企业的‘玻璃门’还有哪些,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政策进行逐条逐项地检索。每一项政策出台后,要考虑到这项政策涉及哪些方面、哪些法规、哪些制度,将这些法规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逐一解决,否则,‘玻璃门’的现象就不会解决。”刘桓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并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委员们认为,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良机。
郭丽双将这项政策比作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春天,并认定中小企业的曙光即将到来。她说:“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家们对这次改革普遍看好,大家都希望抓住这次机会,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改革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每一点政策的变化都意味着新的契机的来临。”
郭丽双举例指出: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很少有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即使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也由于期限过短,制约了贷款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则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找到了答案。
根据这个政策,有委员建议: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银监会监管范围,明确监督管理机构,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融资杠杆率,放宽贷款余额限制。并对符合条件的小型金融机构实行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
三中全会政策还指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委员们认为,社会中介服务的发展壮大,能够有效弥补因为政府职能转变而退出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空白。刘桓举例说:“在北京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没有渠道进入职称评定的序列,无法解决员工的职称评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社会环境方面和社会组织方面寻找答案,比如吉林省的职称评定就是由社会组织机构去完成的,更多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这样既解决了中小企业挽留人才的障碍,又实现了政社分开的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北京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吹来了改革的风,可以预见中小企业必将进一步成为推动北京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了新问题。但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已经蓄势待发,北京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