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姣
摘 要 学者们对象似性和隐喻的研究是较多的,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象似性角度看隐喻构建与解读中的主体性却是鲜少见的。语言与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间存在映照性象似关系,两者相互影响。而隐喻的构建与解读均需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达出来,因此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的不同必然导致隐喻构建与解读过程中主体性的产生。
关键字 象似性 隐喻构建 隐喻解读 动态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24-03
1902年符号学家皮尔士把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标记符(index) 和象征符(symbol)。象似符又分为映象符、拟象符和隐喻符三类,此区分构成象似性研究的符号学基础。上世纪50年代以后,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语言结构本身转向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系统,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象似性。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美国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提出,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过甲事物来理解乙事物的重要手段。学者们对象似性和隐喻的分别探讨较多,然而从象似性角度出发解析隐喻构建与解读中主体性产生的原因却鲜少见。本文将两者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进一步说明象似性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从思维、经验以及认知模式与语言的象似性维度解释隐喻主体性的产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隐喻的内在机制。
一、象似性与隐喻构建与解读过程中的主体性
关于象似性的定义各学者所持意见不一,沈家煊认为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而海曼将语言象似性定义为: 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 长度、 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 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的性质。本文则倾向于后种定义,认为象似性并非仅仅指语言符号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表征上的相似,而是更高层面的关于语言反映人的思维、经验的抽象象似。王寅在《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一文中也指出,语言形式是体验、认知、语义、语用等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促动的结果,因此象似性主要不是指语言形式直接像镜子一样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而强调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
所谓主体性 ,就是指认知主体表现出的有别于他者的个体特性 ,具有独特的自由意志、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判断 ,是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力量的释放。
语言反映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它们之间存在着抽象象似性,而每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都不同,都带具有自身特色的主体性,且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会随着人的经历而改变,是动态的,因而语言主体性的产生是必然的,且带有动态特征。而隐喻的构建与解读均需要通过语言完成,所以隐喻的构建与解读过程中必然带有动态主体性。
二、从象似性看隐喻构建中的主体性
1.不同隐喻使用者在隐喻构建中主体性的产生
不同隐喻使用者对同一事物的隐喻构建会不同,因为隐喻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与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之间存在着映照性象似关系,个人的语言反映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而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又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语言。所以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不同会导致个人用不同的语言构建不同的隐喻,从而使主体性在隐喻构建过程中产生。
以对“女人”的隐喻为例,通过北大中文语料库搜索“女人是”的语料,得出语录680条,下面对前十条带有对“女人”隐喻用法的语录进行分析,以说明不同隐喻使用者因其个人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与语言的象似性会对使用不同的隐喻表达其对“女人”的理解。语录如下:
①[女人是]水做的,曹雪芹的话似乎不太适合形容女记者。
②用“男人”的“他”代表两性都在内的人类;男人在前台,[女人是]背景,使女性边缘化,把女性变为规范之外的人和例外。
③他们中的一个造得比另一个更好,因为男人用财产供养女人。所以好[女人是]驯服的。
④文化女性主义者还提出,[女人是]天生的和平主义者。
⑤女人天生比男人爱和平,[女人是]生命的孕育者,男人是天生的破坏者。
⑥男人和女人从小就受到教育,相信[女人是]情绪方面的专家,擅长于照顾别人的工作。
⑦[女人是]天生的“好管家”。
⑧[女人是]海。
⑨用男人们的话说:丈夫有双挣钱的手,[女人是]个存钱的篓,钱交给妻子,俺们最放心。
⑩[女人是]男人或家庭的附属品。
例①中曹雪芹将“女人”比喻成是水做的,从他笔下的《红楼梦》中的角色“林黛玉”
就可推测此隐喻的由来。“林黛玉”多愁善感,悲婉哀戚,常常伤春悲秋,动辄哭泣, 因此对于曹雪芹来说这个女人就是水做的,可以随时流泪。例②中认为“女人”是背景,用来衬托男人。对于这种隐喻,很有可能是出自于父系社会开始时,男人主导着社会,女性地位卑微,因而从男人的思维角度看,女人就是其附属品。例③中认为“好女人”是驯服的,将“女人”当作动物般形容。此隐喻有很大的可能是出自于有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口中,因其认知模式深受大男子主义的影响而轻视女性。例④中文化女性主义者将“女人”形容为“天生的和平主义者”,这是从文化女性的认知角度出发,受过教育、有文化的女性因其思维上的淡然而认为“女人是天生的和平者”,她们的形容是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的。例⑤中认为“女人”是“生命的孕育者”,“男人”是“天生的破坏者”,“女人天生比男人爱好和平”,此隐喻也是从其使用者的个人认知角度出发的。也许其使用者所见过的男人爱好战争,女人爱好和平、珍爱生命,而在其认知模式中忽视了“女人的狠毒面”。例⑥将“女人”比作“情绪方面的专家”、“擅长于照顾别人的工作”, 此隐喻的使用者定是照顾过别人或者被别人照顾过又或者见过身边发生过此类事情,其个人经验影响了其思维,而思维又与语言之间存在象似性,会反映到语言上,所以就有了此种隐喻。例⑦中把“女人”比成“天生的好管家”,在此隐喻使用者的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中“女人”是善于管理的,但是其他人未必会如此看。例⑧中将“女人”比喻为“海”,当然这种比喻也是仁者见仁。例⑨中隐喻使用者将“女人”形容为“存钱的篓”,因为其妻子管得住钱、不乱花、能操持好家、能让他放心,他的个人经验影响了他的认知,因此对“女人”的隐喻带有其主体性。例⑩中认为“女人是男人或家庭的附属品”, 因为在此隐喻使用者的认知中,“女人”就是呆在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依靠男人的支撑而存活的。endprint
以上例子中对“女人”这个本体的隐喻都是不同的,各个隐喻使用者受自身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的影响,对“女人”这个概念都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而个人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与语言间存在映照性象似,因而投射到语言上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容“女人”,使产出的隐喻带有主体性。
2.同一隐喻使用者在隐喻构建中动态主体性的产生
同一隐喻使用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隐喻构建会不同,因为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会随着个人的成长、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在不同时期会不一致,从而产生隐喻构建过程中的动态主体性。如以下例子:
“以前认为爱情是生命的源泉,现在觉得那不过是过眼云烟。”
例子中的隐喻使用者对“爱情”这个本体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不同的隐喻构建,因其经历的变化导致其两个时期对“爱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时期他将“爱情”比喻成“生命的源泉”,那时候他正处于恋爱中,生活几乎都是围绕心爱的人进行,因而在他的认知中爱情占据了主导地位,那时候的他认为没有爱情他就活不下去。而第二阶段,家庭遭遇巨变,爱人也离他远去,在一系列磨难过后他终于挺过来了,思维以及认知发生了巨大改变,觉得爱情不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才把“爱情”看作“过眼云烟”。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主人翁的经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其思维及认知模式的动态变化,进而投射到语言上,使其对同一事物(本体)进行不同的语言隐喻,从而产生隐喻构建中的动态主体性。
三、从象似性看隐喻解读中的主体性
1.不同隐喻受众在隐喻解读中主体性的产生
因为每个人的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不一样,每个隐喻受众对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隐喻会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导致隐喻解读过程中主体性的产生。以上文提到的语录⑧为例:“女人是海。”对于这个比喻,根据个人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解读。隐喻受众受其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的影响可将此隐喻解读为女人是包容的、能包容一切,也可理解为女人心机似海般深沉、令人难以捉摸,还可解读为女人平静时温和美丽、发怒时也能如海啸般带来灾难等等。可见,不同的隐喻受众根据其自身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的不同对同一隐喻会有不同的解读,经验、思维及认知模式与语言解读间的相互投射必然导致隐喻解读中主体性的产生。
2.同一隐喻受众在隐喻解读中动态主体性的产生
个人语言与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之间存在着象似关系,个人的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会影响对语言的解读,个人对语言的解读会随着个人经验、思维以及认知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导致隐喻解读过程中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会对同一隐喻进行不同的解读,从而产生隐喻解读过程中的动态主体性。如以下例句:
“以前觉着女人是水做的,真好。如今才明白女人是水做的,可不好!” (引自:黎昕的“顽童”张贤亮)
以上例句中“张贤亮”是隐喻“女人是水做的”受众,对于此隐喻他在两个时期有不同的解读,通过文中语境可知他在说“女人是水做的,真好”时,是因为和她在一起的那个女人很漂亮,皮肤非常好,光滑如水。而后来发现那个女人非常敏感,动不动就哭,所以才有了后面那句“女人是水做的,可不好!”。由此可见,同一隐喻受众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隐喻的解读因其经历、思维及认知的改变会有不同,从而产生隐喻解读过程中的动态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6):2-8.
[3] 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治[J].外国语,2006,(6):34-35.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