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为何更“黏人”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意思是说人上了年纪后反而变得比较像小孩,比较“黏”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典型案例:女儿结婚后,64岁的梁阿姨便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最近梁阿姨特别“黏人”,只要女儿一回家,她就拉住女儿说个不停。女儿要走时,她就失落得像个孩子,还会天天给女儿打电话,甚至跑去女儿单位找她,女儿不耐烦说她几句,她就吃不下饭,还经常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紧张性反应。家人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被诊断为分离性焦虑。
病情分析:分离性焦虑原本多发于学龄期儿童,表现为与所依恋的亲人分离时不安、焦躁。但老人患分离性焦虑的比例正逐年递增,原因有三:一是随着年龄增大,躯体疾病增加,让他们更渴望儿女的关怀和照顾;二是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没时间与老人交流,容易让老人有被忽视的感觉;三是不少退休老人心理落差大,增加了对家庭的依赖。
心理处方:对老人来说,要学会主导自己的生活,儿女没空陪伴更不能封闭自己的心,要试着自我调节。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锻炼,可以找老伙伴下下棋、听听京剧,建立自己的人际网。对儿女来说,要对父母心怀理解、及时沟通,帮他们找回自己的生活。尽可能抽时间多陪陪他们,聊聊生活中的开心事,有不顺心的事也说说,听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有被需要的感觉。(晚综)
性格怪的老人爱去看病
据美国“心理科学中心网站”报道,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公共健康科学部门的研究者发现,老年人的性格特征与他们使用医疗保健服务的频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人格特质与他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项目之间密切相关。情绪稳定性差(他们在神经质项目中得分较高)的老年人,到急诊室就诊的可能性会高出24%,他们在疗养院中接受长期护理的可能性会高出两倍。此外,性格内向的老年人频繁去看急诊的可能性高出了16%,他们在疗养院中接受天数较多的长期护理的可能性高出了30%。
研究人员认为,卫生保健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了解老年人的人格特质来避免医疗资源过度使用,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防止高度神经质的老年人频繁去看没有必要的急诊。(三九)
很多老药仍是好药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治疗疾病的需要,不断有新药问世。美国医学网站“医景”在2013年10月18日发布了名为《很多老药仍是好药》的文章,邀请药学专家探讨在临床上仍被广泛使用的老药。针对临床上的很多疾病,不少医生和药师都建议先用老药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药学部教授刘世霆说,很多老药的地位目前仍难被取代。例如华法林能够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临床上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静脉血栓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虽然其治疗剂量和毒性剂量很接近,可能引起出血等问题,但通过合理监测,能够很好地控制不良反应。目前,从效果和安全性上,还没有其他药物能够完全替代。此外,青霉素、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证据。
在国外,一般将新成分的药物作为新药。而在国内,剂型改变后也被当成新药。剂型的改变多是为了方便服用或减小某种副作用,因此如果之前服的药物有新剂型,可遵医嘱选择。这些药物的成分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很久,安全性有保证,医生也能预测、处理多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对目前的治疗效果或安全性不满意,是很多患者盲目求新的原因。这些人可能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或者是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如果不能坚持服药,吃一段时间觉得不好就擅自停药或换药,很难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治疗癌症、血液系统疾病时,一些新药确实是医学上的突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刘世霆建议,这些疾病的患者应考虑自身的病情和经济情况,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新药。
刘世霆认为,遵医嘱合理用药是保证药效和安全性最简单的方法。生病了,使用老药便于治疗和医生判断,利于进一步治疗。如果患者确实想用新药,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和药师,并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张瑾)
4类药注意防潮
颗粒剂(冲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冲剂等含糖颗粒容易吸潮,出现变质、溶解、变硬等情况。
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含有泡腾崩解剂,受潮后容易发生变性,出现变色、膨胀、变形,影响服用时的正常崩解。
中药散剂与中药材:七厘散、冰硼散等中药散剂的表面积较大,容易吸湿、受潮,出现变色、结块和细菌繁殖等问题。人参、枸杞子等中药材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药材遇潮容易软化、变质。
胶囊:胶囊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先是变软,继而霉变,甚至出现臭味。
如果发现药品受潮,不应再服用。(李红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