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国
边地王者
刘醒龙
知道董立勃的名字,是在2003年。那一年,中国当代文学突然刮起一股遒劲的边塞风。起因是《当代》第一期发表了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我喜欢这部小说的独特味道,这之前我第一次去新疆,而立勃的小说写出了在我想了解的奇异之美背后更加撼动人心的新疆。在认同文学界普遍称道的那些观点之外,我还有自己的认识,董立勃的小说之笔始终落在戈壁滩上,在这类地方自然不会有大人物出现,但是,只要将《白豆》和《青树》这类描写天天趴在河边喝那天山雪水的普通人的小说读上几页,那股边地王者之气就会扑面而来。
2007年元旦过后,参加九寨沟笔会。在那冰雪美得醉人的风景里,第一次见到董立勃。一见面就有种很奇怪的熟悉,说奇怪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陌生感。也是得益于作品,立勃不同于那种人格与文格分裂的写作者,站在那里难免让人想起大漠胡杨,说起话来又像天山上的冰雪一样透彻。
有些人,认识得很早,离得很近,却始终好像隔着什么,走得太近了,就会不自然、不自在。笔会结束了,如果没有什么事,也就不会再联系了。我和立勃有点不一样,互相留了电话,过年过节,互发短信问候一下,像是相识多年。
他的父母是新疆成千上万个垦荒者中的一个。父母能给他以疼爱,却给不了他最渴望的生活环境。对他来说,书香门第一词,是世上最奢华的表达。上小学时,他经常会连一支铅笔都买不起。他说,自己的成长过程,最没有可能的,就是成为一个作家,而应该做一个农工,再好一点,做一个拖拉机手,最好也不过是当个代课老师,卡车司机对他来说都是远隔天山的幻想。
幸运的是立勃选择了写作,选择了文学。在以文学名义聚集的人当中,那些立志要当名作家的大多被名誉所抛弃,反而是一些只是表达不向命运低头、要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写作者,最终得到文学的垂青。
立勃和我同岁,读他的作品,自己免不了常常会心生妒忌,在文学资源普遍同质的当下,立勃所把握的文学元素太独特,也太重要了。一部《白豆》宛如一麻袋钻石,而他还写有十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中短篇小说。通过他的小说,人们知道了在新疆有一个地方叫下野地。
立勃并没有只是埋头写作。他很快就被推到了文学工作领导者的岗位上。一般来说,作家当得好,领导也当得好,并不多见。可立勃好像是个例外。
2009年,立勃召集了一群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来到了天山脚下。立勃出色的组织能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少有的另一种才能。特别是从喀什回到乌鲁木齐的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想到乌鲁木齐最有特色的地方会会当地朋友,与立勃说时,他对当时局势非常敏感,毫不犹豫地阻拦了。之后一小时,就发生了那场震撼世界的悲剧。如果不是立勃及时阻止我们外出,后果如何,不堪设想。
2012年立勃路过武汉时,我带他去古城鄂州看了看,晚上,当地朋友说是欢迎我,他却成了主角。一桌人只顾听他关于新疆的思量,差不多两个小时,竟然无人插嘴或者打断他的话。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 下列有关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读立勃《白豆》和《青树》这类描写天天趴在河边喝那天山雪水的普通人的小说,作者了解到了奇异之美背后更加撼动人心的新疆。
B. 立勃文如其人,人格如文格,在感觉中,立勃仿佛是从自己作品中走出来的一样。
C. 立勃经历过许多风沙的磨砺和雨雪的吹打,父母能给他以疼爱,却给不了他最渴望的生活环境,于是他选择了文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D. 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作者与立勃的交往过程,写了立勃的生活片段,也写了立勃作品的特点,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了立勃其人其文。
E. 为文不易,做人更难,但立勃文章写得有特点,领导做得也很好,在文人中并不多见,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其深深的赞赏之情。
2. 作者为什么称立勃为“边地王者”,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立勃“领导也当得好”文章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认为“认识得很早,离得很近,却始终好像隔着什么,走得太近了,就会不自然、不自在。”但立勃例外,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侃:“斯文”的传说与真实
徐百柯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精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一个当得起“国学大师”称号的人。
“黄侃?这样的老派学者,关于他本人的资料不会太多吧。”北大中文系一位博士生提起黄侃,如此作答。
季刚先生精研的小学、经学,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重镇。也许他的学问太过精深,人们似乎往往更乐于传播他性格中狂放的一面,于是便有了各种稗官野史中无法证实却也难以证伪的传说。
“黄侃在学术史上自有他的地位,但在更广义的文化史上,他像是一个符号。”北大博士生说,“承载了人们关于旧派文人狂狷性格的追慕与想象。文人的风雅,其实也是‘斯文的一种。今天——唉,不提也罢——早就斯文扫地了。”
他引用明朝人张岱的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言谈间,其神情,俨然写着一份“追慕与想象”。
传说黄侃年轻时,拜访大学者王闿运,王对黄侃的诗文激赏有加:“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年纪相当,却还一窍不通,真是盹犬啊。”黄侃听罢美言,狂性立刻发作,竟道:“你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你的儿子。”好在王闿运通脱,并未计较。
黄门弟子程千帆曾感慨,老师脾气坏,爱骂人,所以人们常忽略他性格中非常谨慎谦虚的一面。
黄侃素性狂傲,不惯趋炎附势。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国民党在南京执政后,其同盟会故友多据要津,他耻与往来。居正当时被蒋介石软禁,无人顾惜,惟独黄侃念及旧情,常至囚地,与他聊天解闷。后来居正东山再起,官至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黄侃便不再出入其门。居正觉得奇怪,亲赴黄宅诘问,为何中断往来。黄侃正色答曰:“君今非昔比,宾客盈门,权重位高,我岂能作攀附之徒!”
1915年,他的老师章太炎因触怒袁世凯,被软禁在北京钱粮胡同一处宅院内,黄侃立刻晋京探望,以“研究学问”为名,住进宅院侍奉恩师。
这段史实,被演绎出一段真假难辨的传闻。黄侃爱好佳肴,是个美食家。这次,虽有陪同恩师共患难的义举,无奈章氏向来不重口腹之欲,厨子手艺差,菜式单调。黄侃对政治风险谈笑自若,对此般饭菜却是举箸难下。于是,他怂恿章太炎换了个四川厨子。
传说他在课堂上,讲到紧要处,有时会突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段古书后面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对不起,仅靠北大这几百块钱薪水,我还不能讲,谁想知道,得另外请我吃馆子。
章太炎在《黄季刚墓志铭》中的记载则无疑是可信的。黄侃与陈汉章同为北大国学门教授,两人“言小学不相中,至欲以刀杖相决”——切磋学问,一言不合,竟闹得要决斗。不过,两位教授“后又善遇焉”。
黄侃凡得书,必字字读之,未尝跳脱。他曾讥讽世上读书而不能终卷者为“杀书头”。传说他临终之际,所读《唐文粹续编》尚有一卷没有批点完,他吐着血,叹息道:“我平生骂人杀书头,毋令人骂我也。”
(选自《民国那些人》)
5. 下列有关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黄侃,湖北蕲春人,精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一个真正当得起“国学大师”称号的人,黄侃凡得书,必字字读之,未尝跳脱。
B. 作者引用明朝人张岱的话,主要表达自己对黄侃的“追慕与想象”。
C. 黄侃的性格较为复杂,既有狂放的一面,也有非常谨慎谦虚的一面。如黄侃怂恿章太炎换了个四川厨子。
D. 文章史料丰富,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传说的,有的详细,有的简略,行文有度,自然流畅。
E. 文章刻画人物生动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还有他人的转述与评价,读后使人感到非常有趣。
6. “黄侃:‘斯文的传说与真实”这一题目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章中写黄侃狂放的性格用了哪些材料,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北大博士生为什么对旧派文人的“斯文”会“追慕与想象”。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