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路径

2014-02-13 00:38刘慧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刘慧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刍议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路径

刘慧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作为社会生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现代化程度尚待提高,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尚未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与管理水平广泛地运用到后勤管理中来。笔者以管理思想现代化为前提,以明确权产、管理体制以及后勤管理人员专业化及创新等为基础,对有效构建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进行浅显分析,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实效性。

现代化;高校;后勤管理;路径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浪潮,随之出现了跨校际的后勤集团公司以及由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后勤股份公司。这些后勤管理实体(公司)的出现,将原属于高校内部的一个行政部门转变为企业公司,将原来单一的高校内部服务逐渐转向为社会服务,并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呼声也愈加高涨。

一、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之内涵

为厘清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内涵,从高等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应归属于高校管理现代化的范畴;因此,我们必须要将高校后勤管理特点、未来发展趋势与大学管理现代化相结合,方能客观地对其内涵进行诠释。

首先,从高校后勤管理的特点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仅具有服务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协调性和先行性的特点;通过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各种优质、全面的服务,协调各部门工作关系,并在为其提供保障性服务同时,实现对后勤工作的管理。

其次,从高校后勤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看。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跨校际的区域性后勤集团公司、后勤股份公司的出现,也标志着高校后勤工作未来必将走向企业化、多元化、高效化之路,并在社会化的进程中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

第三,从大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看。大学现代化管理要求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及手段等措施,全面、主动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客观需要,有效地协调、组合、利用高校中的信息、人力、财力、物力、空间、时间等诸多要素,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高校现代化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现代化,其内涵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将后勤管理的特点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有效地内化为科学而富于自身鲜明个性的管理理念并运用到后勤管理实践之中。②现代化的管理队伍。后勤管理部门通过有计划地引进和聘请各类专业人才,逐步实现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专门化与现代化。③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将现代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融入到后勤管理工作之中,全面实现后勤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

二、制约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随着高校改革进程在不断深入而加快,但所取得的成效却不甚理想;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因素而影响、制约了高校后勤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不彻底

原有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基本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成熟的“小机关”模式,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在“校企分开、管办分离”指导思想下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在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原有的行政化体制未彻底根除,尚有多数高校后勤管理仍在套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了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进程受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身份较为尴尬。一些高校在对后勤实体予以剥离之后,后勤实体身份却未能取得合理、合法的社会认可,而成为高校后勤管理机构的附属品,也仅能在校内承接一些相关业务,不仅没有充分实现社会化的改革,同样也没有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其次,缺乏经营自主权。一些高校后勤实体在剥离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已经剥离出来的后勤实体的管理者其职级均被保留于高校行政序列之中,后勤实体主要内部成员也多在高校行政部门“兼职”;一部分被剥离出来的后勤实体的出资方仍为原高校。因此,这也导致了后勤实体虽然具备了独立法人身份,但其经营管理权仍受到原高校行政权力的制约,而导致其在改革与发展之中无法真正实现后勤管理现代化。

2.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较差

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后勤队伍的管理水平、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均会直接影响整个后勤实体的管理服务功能;对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从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构成看,其人员大多来自原高校后勤等各管理部门,而这些人员在进入高校后勤工作时,并未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标准,其专业性也无从谈起。因此,从后勤队伍人员的数量上看,似乎完全可以满足后勤的管理与服务需求,但从后勤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则不难发现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相对偏低,对日益复杂化的市场竞争也缺乏应对能力,难以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则是后勤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问题;就目前而言,后勤管理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就是管理信息化,而现有人员中往往缺乏此类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很多高校后勤管理实体(公司)均鲜有针对管理、服务人员进行管理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等方面的专项培训,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原有业务水平较低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出现了“想学学不到,想干干不了”的尴尬局面;从而也进一步影响到高校后勤管理现代的实现。

3.管理、创新缺乏推动力

由于高校后勤管理实体(公司),其从业人员的构成、行政隶属关系比较复杂,很多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往往存在被动执行上级的工作指示,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的服务理念等,这与物质、精神激励明显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这些管理人员缺乏探索、创新意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则是,由于主体地位不明确,也使高校后勤管理实体(公司)群体成员,缺乏一种被大家公认、自主的向一个共同发展目标迈进的组织文化。

三、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必须遵循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大方向,在因地、因校、因时而异的基础之上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以“管理现代化”、“开放式”的思维来配置现有资源,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逐步向后勤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稳健迈进。

1.深化高校后勤管理实体(公司)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首先,明确后勤管理实体的产权。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前提之一就是全面实现后勤管理实体 (公司)的社会化、市场化;而欲全面、有效地实现社会化、市场化的首要问题则是彻底解决后勤管理实体(公司)的产权问题。这就必须要对后勤管理实体(公司)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资产清算,厘清高校在后勤服务中投入的资产数目以及在后勤管理实体 (公司)的自有资产数目,从而既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同时也利于后勤管理实体对自身资产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的形式高校可全面地将资产使用权、处置权转让给后勤管理实体(公司)。后勤管理实体在有了资产使用权、处置权的同时,也具有了独立性与主动性,也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其经营的灵活性与社会程度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高校在与后勤实体签订合同经济关系之后,可以明确资产的使用费和上缴费用等,有效地避免为后勤管理实体的亏损买单;近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树立后勤管理实体的现代化市场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彻底解决、明确产权关系为后勤管理实体社会化改革解开了束缚之后,树立现代化市场意识和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则成为保障后勤管理实体在运营之中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一是,后勤管理实体完全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之后,二者原有的行政指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完全可以获得股东地位与监控权,并可通过自身影响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管理实体,以帮助、扶持其发展;二是,后勤管理实体内部还必须全面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有效地建立、健全面对市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与组织体制;设立相关的职责、奖惩机制,积极引导管理、服务人员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忧患意识。在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地服务于社会,提高自身的价值与名牌效应。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后勤管理企业制度文化。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高效的开展,全面提升后勤企业管理、服务与品牌形象,塑造符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从而将管理、服务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水平。

3.全面提升后勤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离不开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首先,后勤管理实体的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后勤管理队伍中的人员则可以通过岗位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在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的同时,为后勤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一个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后勤管理实体的领导者还必须重视对现有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可以根据管理、服务人员自身的发展方向,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对相关人员进行有目的、分批地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还要鼓励管理、服务人员全面学习、进修现代化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在更新管理理念、充分了解、掌握科学管理技能与手段的同时,结合岗位竞聘制来进一步刺激管理、服务人员参与到学习之中,以达到岗位优化的目的。第三还要特别注意后勤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引进工作,这也是全面提升后勤管理实体专业化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后勤管理实体也可以运用改革措施激励机制等逐步实现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年轻化,为后勤管理实体注入新鲜血液。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人员现代化以及管理手段现代化为基础,通过对后勤管理实体的产权明确、提高后勤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树立员工的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及创新能力等手段;在遵循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大方向,以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为原则,方可促使高校后勤管理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逐步向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稳健迈进。

[1]罗继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与问题初探[J].市场论坛,2011,(08).

[2]郭开龙,马明华,王保富,等.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学院后勤改革调研报告[J].价值工程,2011,(15).

[3]周舒,方忠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1,(06).

[4]罗树琼.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8).

[5]邱培彪.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6]刘中国.浅谈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取向[J].现代管理,2012,(7).

On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LIU Hui-hong
(Donggua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Dongguan, 523808)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production services, the modern management level of logistics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not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ost logistics of universities.Based on modern management thinking and discussing on clearing priority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innovation and professio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 paths to construct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moderniza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logistics management;path

G647.4

A

2095-5537(2014)01-00071-03

2013-11-26

刘慧红(1984—),女,汉族,广东省东莞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节能管理。

责任编辑:张 旭 周晓华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初析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